午後一時許,我們抵達巴當艾(Batang Ai)碼頭。瞄了眼手機線路,果不其然,告別網絡的三天兩夜旅程開始了。在伊班人的世界裡,Batang泛指河流,河流乃樹林的生命,如果我們從上空俯瞰河流的形狀,就像是一棵蒼天大樹的樣子。早年的伊班傳說中,其中一個伊班戰神新嘎朗(Singalang Burung)來到人間時,會化身成為紅鷹巡視人間,而俯瞰的河流,那彎彎曲曲的形狀神似大樹,旁支河流就像樹枝那般,人類就似樹幹,所以,Batang 意指俯瞰時河流的形狀就像樹幹一樣。
這一回跟着砂旅遊局來到為數不多秉持伊班傳統文化的長屋體驗,從古晉驅車約莫五個小時車程來到傳說中的巴當艾碼頭,然後再乘搭長舟約莫15-20分鐘來到河邊長屋。因為過去曾經歷祝融肆虐,所以族人把長屋往上搬,還需再行走約莫數分鐘的距離。當然也因着這樣的地形,當你來到整座長屋的尾端,看看一望無際的遠方美景時,別懷疑,這步行是值得的。
中國《去有風的地方》電視劇中女主角因為失去了閨蜜,突然失去了忙碌意義。獨身一人來到雲南大理生活三個月,小劇把大理拍得溫馨又美好。對比劇中各種讓人心動想要出走的畫面,若是把鏡頭一轉,咱南加烏貢長屋歲月靜好的生活,一樣不輸人。
南加烏貢長屋(Nanga Ukom)何以迷人?看看以下十個理由便知。
1.僅存為數不多的傳統長屋
現在我們所看見的長屋其實都已經現代化,鋼骨水泥和便利的科技設備,僅有少數依然選擇保存舊時的木質長屋。而這間南加烏貢其實便是碩果僅存那一二間依然選擇傳承舊時文化的伊班長屋。這座長屋的搬遷,一開始是因為水位上升,所以搬至高處。而後再因2015年一場大火,悉數全灭。最新建造起來的長屋,也因為居民自己的堅持,而保存了舊時的構造方式。保留傳統文化和追求生活便利一直是很多長屋人煎熬的選擇。如今所見越來越多人選擇向現代便利靠攏,而我們失去的,就會是一去不回頭的文化傳承。所以,有機會的話,去看看吧,趁長屋還是長屋。
2.左搖右晃長舟樂
個人認為,這絕對是長屋住宿中數一數二讓人心跳加速的體驗。首先,長舟無遮蓋,自己必須備好雨衣。再來,下雨時小船也會進點水。背包就在腳下,絕對得使用防水包。最難忘是登山戲水後回長屋行程,途中河流表面佈滿木桐,船家直接下水手動把木桐推開,這一搖一晃一上一下的刺激感堪比坐過山車。經過了搖晃推木行程,天公馬上再接再厲賞賜來者狂風暴雨,渾身從裡到外由上至下的濕透透體驗。當然,也許你在意也許你不在意,旅行社提供救生衣。
3.體驗宿舍多人合租生活
這回所住的民宿乃CPH旅行社自己所建,依着長屋尾端,直接連接長屋實際接觸在地長屋居民,可以靠近攀談聊天是特色之一。傳統長屋的構造相當有意思,本來就是一群親朋戚友住在一塊,所以,劃分為三個區塊,即房間(bilik)、“Ruai” 即大家共通的公共空間,以及陽台“Tanju”。而這當中區分伊班比達友的長屋的方法便是,伊班長屋的陽台是覆蓋式的空間,而比達友這一塊屬於公開構造。Sadau為閣樓屬於未出嫁姑娘家的閨房,當她們出嫁後才會搬到底樓與大家庭同住。至於咱一行人的兩夜一起與陌生人共處一個屋簷下的體驗也格外有趣,夜裡此起彼落的交響曲,建議入睡需要安靜空間的遊客帶上耳塞求清靜。
4.體驗發電機用電的日常
南加烏貢長屋目前仍然需要發電機提供電力。這意味着三天兩夜的長屋生活,不具備風扇,當然兩日的白天都在戶外行走,倒也沒有感到什麼燥熱。夜裡天色昏暗之後才會啟動發電機,屆時才能使用插座充電。網線覆蓋特定區域,你必須待在某個定點才有網絡。不過無妨,聽聽導遊分享屬於伊班族的故事或是同行人分享趣事,有無網線倒還是其次。
5.走上頂峰俯瞰稻田驚人美景
走山是其中一個行程。導遊再三叮囑,還特意給女士們準備了長竹好穩住步伐。既然都說了保留原始,那麼這裡並沒有什麼“很好行走的步道”,純天然的林道代表着探訪者務必穿上你的“kampung adidas”,或者是防滑性能優秀的登山鞋。因為石頭、或因下雨造成的泥土潤滑,都會讓影響你的行走步伐,特別是初次登山走林的朋友們務必謹記。
更加需要備註的是,頂坡是一片遼闊無垠的美景,遠山含笑,以及忙着農活的小小影子都是電視機裡才會出現的美景。尤其是喜歡拍照的朋友,務必提醒導遊給你一點時間感受頂峰美色,何必出走探美景,咱家寶庫太多寶藏待發掘。
6.體驗自製竹筒飯、吹筒文化、了解與觀賞釀米酒過程
品嚐鮮美的原住民美食之外,還可以自制一回竹筒飯。居民們備好食材,讓遊客把所需食材塞入竹筒中爾後感受竹筒經燒烤過後引發的香氣,簡單的調料不簡單的美味,舌尖上的感動久久不散。伊班族赫赫有名的過往獵頭經歷,族人為了生存、擺脫敵人威脅,或外出獵食使用的武器——吹筒。當然如今在長屋僅僅是觀賞性質,有興趣的人可以感受這堅硬長木經由口腔噴發的空氣可以讓小針射得有多遠,可別說,還真需要一點丹田之力,針才能射中靶心。米酒是伊班族一個重要文化,豐收祭、招呼來客必備,在這裡還有觀賞釀米酒環節,了解伊班人釀米酒的過程。釀米酒是伊班人其中一個家常文化,家家戶戶都會釀上一壺,三天兩夜的逗留期間,居民聚在一塊兒聊天,你也可見一小壺自釀米酒隨意在人人手上傳開,聊得興起便喝上一口,彷彿喝的是白開水一樣。
7.瀑布小溪旁享受露天原住民美食
這是下山後的享受行程。在等待族人烹調午餐的過程,我們可以先從小溪步行至不遠處的瀑布。讓衝擊力十足的冷水衝擊心魂,帶來涼爽感。最特別是原地享用原住民燒烤美食,烤魚、雞翅,以及竹筒飯等各種美食,你若不介意,直接坐在水里吃飯,那感覺更加與眾不同。
8.欣赏傳統舞蹈與品米酒
伊班人生活在不同地方,也有細微的文化差異。要如何分辨其他地方的伊班人?可以從慶典活動上的舞蹈動作、音樂節奏變化來識別。其他地方的伊班族可能会有猎杀人猿作为食物的習慣。但是在峇当艾并没有。过去的伊班族拥有熟为人知的猎头习俗,但尸体若在森林深处或高山处被发现,发现者禁止触碰这些尸体的,尤其当尸体是在距离村庄非常遥远的地方被发现。若是无头尸体,文化上是不可触碰也不可搬运,只能任由尸首自然腐化。这些人逝去后,他们会重生,成为人猿或灵魂守护着森林。
9.傳統墓地看伊班文化-全副身家都必須帶走的離世文化
伊班其中一個傳說,一男子卡當逝世時被發現為無頭屍身,靈魂圍繞村莊不願離開人間,最後託夢給兒子卡利。他告訴兒子,自己在陰間不能生活,因為那裡什麼都沒有。請兒子準備好一些需要物品比如匕首好讓他可以在陰間過活。這解釋了為什麼伊班人去世後埋葬時要把自己的身家全部搬走。伊班人相信,陽間與陰間的生活方式都一樣。人在陽間所使用的物品,依然可以在陰間使用。因此,舊時伊班人逝世時會囑咐後人把生前的物品一同搬去棺材旁。所以,經過的傳統墓地中,確實看見床褥、電視機、風扇等奇景。
10.感受原住民的團結精神
探访长屋的文化里头,有一项携带见面礼仪式。负责人收集了大家的心意,然后准备小礼物发放给每一户人家。领导会根据每一户人家的成员来分配,确保每一个人都会收到礼物,这种“公平‘分配法从古至今傳承不變。
一點小叮嚀:
1.務必需要把所有的背包換成防水背包,會有一些讓你渾身濕透的行程。如果不在意,至少,你得給手機裝上一個防水袋,或者準備多幾個塑膠袋。
2.最好背上足夠電量的充電寶,因為不是每一個床頭都可以充電,你必須與別人一塊共用同一個插座,而這個電供僅在晚間五時許至11時許。
3.手電筒讓你夜裡或清晨沒有電力時能有光源可以上廁所。
4.轉換心情。感受原始與自然,代表我們需要暫時割捨便利與舒適。既然選擇了體驗傳統原住民生活方式,嘗試讓自己融入吧,你會發現這些奇特的體驗,最後反而成了最讓人回味的旅遊經驗。
報導/攝影:游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