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家的愜意園地】

自建的療癒基地,專療生活帶來的傷。

不需要多華麗的材料,也不需要很多錢,只要肯花心思,以及善於欣賞美麗的雙眼,就能打造一個很夢幻的住家花園。

老舊的圍牆有了爬牆虎,加上開花植物的點綴,反而更具獨特美感。

廢木品製作花棚

江秋意從小都喜歡製作花架。小時候資訊不那麼發達,只能靠著直覺去做,長大了,活在智能網路時代,只要在網路打上關鍵字,或者連上小紅書,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花架/花棚製作。

這是壞掉的圓桌,取還能用的桌盤加鐵鍊裝點,用來垂吊植物。
江秋意自制花架的其中一個花架。

“會先有一些想法,然後再上網去搜尋資訊作為參考。其實比較久以前,很多想法也是藏在腦海中,後來是冠病疫情把人都關在家中,孩子們不能去學校也不能外出,總不能讓他們總在屋中一角天天滑手機,太不健康了。”於是,靈機一動,就帶著孩子們用撿回來的廢木品,一起動手製作花棚。

孩子們也學著木工。

剛開始大家都不熟練,查資料看視頻後,眼睛是看懂了流程,卻不一定理解。拆拆建建,互相討論,孩子們也做出了樂趣,江秋意也達到了讓孩子在屋外活動,曬曬太陽的目的。在製作過程中,她也把大家的進度一一放上臉書和朋友分享,看著花棚從鋸木、組裝到上漆,還有搭在花棚旁,總是盪漾著孩子們笑聲的鞦韆。

這一處納涼休歇角落,你可喜歡?
這一景,勾起年少的回憶。
自搭的歐風休閒花棚。

把一盆盆的多肉植物移至花棚後,她還拉了電線在花棚裡裝上小燈泡,夜晚時分,在一個簡單的亮燈儀式後,大家仿佛看到了歐式休閒小花屋,出現在眼前。那些天在烈日下的鋸木拉抬;組裝不滿後的拆卸重組;所有流過的汗水,以及組裝不順的失落,都化為滿滿的成就感。這是媽媽帶著孩子們一起完成的戰利品。

花棚逐漸成形中。
加上了燈泡,這小花棚好夢幻。

老櫥櫃改装工具儲藏櫃

隨著白色歐風小花棚的完成,她開始嘗試更多更高難度的製作。“之前我媽媽有一個老式的櫥櫃,本來要丟了,我覺得很可惜,就搬回來重新改裝。”原本是深咖色,很老土的一個櫥櫃,在重新上色,改裝布簾後,成了一個很田園風的工具儲藏櫃。

原本不起眼準備要丟掉的櫃子,讓江秋意改裝為田園風儲藏櫃。

撿了別人不要的木沙發,是土裡土氣,可是在把不能用的部份去掉,把好的部份組合起來,重新上漆,邊用木料圍起來,再搭上透明雨棚,就成了一個供休歇的坐椅。旁邊再用木料結合廢棄抽屜,組成了2層式花架,擺上兩盆植物,就是傍晚時分的納涼好去處。除了製作花棚/花架;她也學著勻洋灰,試著打造秋意式洋灰磚,鋪在草地上。接下來,她也在思考要怎麼把屋後那一片空地變成菜園。

誰能想到這樣的木沙發可以改裝成這樣?

別人不要的木門、破裂的瓷盆、不能用的縫紉機、已有腐朽的木盤都在江秋意手中,變成了一處又一處,令人嘖嘖稱妙,一看就愛上的風景。但這些風景的最初也不是人人都能預見或認同的。

原本是醜醜的木椅整修後就變得有風味。
就在這裡與肉肉們(多肉植物)來個心神交會吧!
不要的門和縫紉機,也是變成一道風景。

廢品變身庭院獨特景色

也是會有人問她,這樣的廢品真能用上嗎?但她總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眼光。把自己的想法,結合手中即有的材料,擺弄出新的花棚/台;再擺上自己精心照顧的各式綠植花草,成為一處又處的獨特好景色。後來,她甚至用木料製成了風車花架,友人們個個大愛,都想要一個。

從零散木料到風車花架成形。

江秋采也很喜歡照養綠植花草,在她家中有著各式花草盆栽,都不是很名貴的品種,卻都是她喜歡的模樣。在花草間走走看看,修整挖土就是1、2小時。“常常和花友們聊花草,一聊就是一下午,有時候也會去店家看看花草新品或花盆。每一天,除了家事、工作和孩子,還有花草之事。”看著盆裡的花草不順眼,就動手重新翻種,或剪栽。翻來覆去的修整,直到自己看得順眼了。

花點心思,自製花架就會很不一樣。

巧妙分區塊設計 打卡拍照好景色

其實她家也不是特別大,就是排屋角頭間,但她很巧妙地把家中分成不同區塊,比如她在大門前用綠植流水巧妙劃出一塊小天地,用來招待朋友。她把一些大盆的常青或彩葉植物靠牆置放,並在茂密綠植間,用龍缸接水養魚。面向馬路的方向就放置各式開花植物,形成一道花草牆。然後在這花草牆內擺上休閒桌椅,友人到訪,就在這處沏茶茗點,度一下午的愜意時光。

同樣的材料,你會想這麼用嗎?

江秋采家中的每一處角落,都是打卡拍照的好景色,總讓人覺得那是國外不知名的歐風小館。而這,也是她這麼多年來一點一滴慢慢打造完成的。有的是她一人力作,有的和孩子一起製作。也許,耗費了很多精神和時間,流了很多汗水花了很多心思,甚至會因為製作失敗而失落隔天要收拾心情再接再勵。

破掉的瓷盆也有大用途。

但這又如何?正因為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才讓她的花園更獨特。生活裡總有低潮、不順的時候,不管何時在走出屋子,去看看自己種的花花草草,那些費了力氣和精神做的棚子架子時,心情也很慢慢平復過來。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療癒基地。江秋意,已有了一個,而且還是自己親手打造的。

撰文:陳玉珍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