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Mt Singai 甚是想念

电影《东邪西毒》里,有那么一段独白:“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觉没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不知为何,想起这座山,就想起哥哥带着磁性的嗓子既孤独又无奈的说了这句话!

我们在登山时,大抵都带着同样的心情在看山,看着它,总想着山顶或后方有什么,但攀越过后,又是另一番感悟。这座山自去年疫情开始后,再也没有敞开过大门让旅人造访,经过政府多区域的开放之下,每每询问后,得到的都是拒绝登入的答覆。

最后一次听闻这座山的消息,就是山脚下的村民们决定从此封锁入口,再也不让登山客由此通道进入,他们的果断,仿佛让此山从此消失在我们眼前了。

●熟悉的锡盖山

登山的朋友对它肯定了如指掌,不管喜不喜欢爬山,爱不爱运动的人,或许都曾经踏入这里。不登顶,那就爬爬眼前的“楼梯”,虽不及爬山耗体力,但也一样吃力,是个难度不轻的挑战。这梯级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改进和修饰,成了登山客进山前的小考验。综合了我多次心得体验,判定了此梯级确实比山路更难走,回回走得我气喘吁吁。

记得某一次,最后一个目标就是它,攀上它就等于我们的3S登山挑战成功,可就在准备迎接这美好时光时,大自然还是亲切的跟我们打了个招呼,之前查了天气预报,知道会下雨,但是没想到,绵绵细雨从我们即将攻上最后一座山时,慢慢演变成暴风雨,持续了一整个下午。

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却毫不犹豫的往上攀登,果不其然,小雨滴开始转大,有些人依旧迈开脚步风雨无阻,有的却走得步伐蹒跚。我们被雨水淋得一身狼藉,浑身湿透,疲惫不堪,但这也造就了我登上它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依稀记得当下自己不顾前后的走着,人群中处在了中间位置,雨声大到听不到后头友人的呼唤让前方停等一会,前方的友人又离我甚远,那个瞬间,忽儿感觉不适,不是身体疲倦的不适,而是山中阴森的不舒服感。于是,顾不了太多,只能加快速度追赶前方的朋友。

后来下山时,完成任务之后的庆祝会上,一直在后方的友人才提起,他在林中呼叫我们一起走时,确实感应到不妥,可惜雨实在大,我们没听到。不过,虽然最后经历了风雨,但却有惊无险。风雨终究会过去,生活还需要继续。享受当下,敬畏自然,我想这也许就是登山的意义吧!

●终有另条道路可走

最后一次从锡盖山下拾级而上,再缓缓而行登上山顶,已是年前的事了。照片日期记载着,2020年3月1日,回首往事,不正是马来西亚实行新冠肺炎限制令前夕。那天,陪一位朋友进山去。原先只想到半山腰就折返,可当双脚踏上山间小路的那一刻,突然觉得灵魂一阵激颤,从身体到灵魂都散发着一阵阵的激动喜悦。望着友人,满眼期待着她也能继续挑战下去。

鲜红的果实,杏色的野菇,森林里尽是这些颜色相斥的画面!

话说,友人也不是等闲之辈,虽然碍于膝盖旧患,最终选择随我攀登。那一天,同样细雨绵绵,山顶半途拉绳处,湿滑难走,边走边嘱咐友人小心。终于登上顶时,寒风浸体,却兴奋,却豪情万丈,最重要的,是让友人成功站在身旁,一起遥望远方。

才事过年多,如今却人事亦非,锡盖山也一直没对外开放,我们这群山友却始终心心念念此山。但每每摇电询问,总碰一鼻子灰,此路已不通,这半年心已灭!殊不知,前些天,竟然看到有人登上了锡盖山山顶,打听之下,原来他们早已另寻出路,从隔壁村出发。

按陈克彦所言,新的路线才是所谓的登山之路,整个过程非常疗愈。山里,那清新的绿色先洗净你心灵,接着踩在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的山路,而且时不时路径清澈见底的小溪,所以就算路途比之前的遥远一些,可感觉却更舒适。经过前半段的新山路后,就可抵达锡盖山后半段了。虽然这条登顶之路已有年多无人问津,可山路依然宽敞简洁,来到这里,怀念的心情更是浓厚。

众所周知,锡盖山是砂拉越原住民比达友族(Bidayuh)的聚居地。他们的祖先在公元1800年期间,因为躲避敌人的猛烈攻击,从邻国印尼加里曼丹的家乡且战且走,一路翻山越岭,来到锡盖山一带。为了躲避敌人的追击,他们躲藏在山里,直到敌人撤离后,他们决定在此山定居下来。于是,比达友族在山里建立了八个村落,分别是DAUN,GIANG,MOTI,PUOT,SAJONG,SAGA,SOMU和TUBEN。所以,这条通往山顶的野路,亦是当时和敌人对抗的路径。

新路线是从甘榜DAUN进入,接着从向导Alvin的后院出发。据知,新的林路完全颠覆了之前印象,这一片树林,林相整齐,走起来格外轻松,且沿着林路行了一段时间,眼前的景色全然一变,可看到粗壮、高耸的大树,从宽阔壮观的板根看来,这些树都是有些年纪了。

站在壮大的板根下,我们往往显得更渺小。
走进了半山腰,看到眼前的绳索,一股熟悉的空气立刻迎面扑来,它们像是在欢迎久别重逢的好友一样。
抬头远望,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散发着舒心的凉爽,阳光像一缕缕金色的细沙,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落在草地上。

愈往深处走,愈发感觉精神抖擞起来,据克彦描述,此路线算是简易型,只要有足够的体力,慢慢走,三个小时即可登上山顶。因此,也非常适合小朋友和父母亲一起来挑战。而且,跟着向导的步伐,他还不忘叙述这山的历史和故事,把他所知所记都与你们分享。这趟旅程,绝对会让你们满载而归。

沿着后半山原来的路攀走到山顶,站在山顶的告示牌上,回首过往,所幸还有机会能踏上此顶。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那画面煞是迷人!

撰文︰薇恩
摄影︰陈克彦

Check Also

“洞”悉生命(一):傳說與真畫

書寫尼亞石洞群是一件十分困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