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班传统陶艺(上篇)●面临失传的文化遗产

深灰色陶锅形状像粒球,大小如藤球,上面有无数个圆圈形成的花纹,一个圈覆盖另一个圈,它们代表着动物的眼睛。

说起砂拉越陶瓷艺术,绝大多数的人脑子里浮现出的会是那种由华人陶艺师所制作,曲线优美的陶瓷花瓶。在大约200年前,从中国广东省陶器生产地南下移民到砂拉越的陶艺师,将这种传统手艺带到了这里,并流传予后代。这种在陶轮上制作陶器的工业,于是在本地开枝散叶。于是今天当我们走进本地陶瓷器厂和纪念品店,能看到那些刻上或绘上土著图腾的花瓶和其他陶瓷器,这些是本地热门的旅游纪念品之一。

不过今天笔者想带大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的,不是这种本地陶艺,而是另一种砂拉越土著的传统陶艺。这种陶器出现在砂拉越的考古发掘中,与同时被发现的其他材料推算起来大概已有数千年历史。不过这种陶艺并不像华人陶瓷作品那样,成为热门的纪念品。这种陶艺在土著社会里逐渐凋零,极少人曾听闻或见过。它有别于华人的陶瓷器,古时候土著制作陶器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不是当成装饰艺术品,据知,加拉毕族、毛律族和伊班族都有制作陶锅的技术,而当中伊班族烧制的陶锅是较著名的,也是目前还在流传于民间的。

伊班陶锅一般称为‘priok’(应用自马来文的periuk),英语直接翻译为Iban Clay Pot。在塑料器皿和金属锅具未诞生之前,伊班人以黏土自制陶锅用于烹煮、盛水和储存食物。他们从河边取得黏土,加工筛滤,去除杂质,然后制成球形锅,以低温烧制成器,这种锅子小的大约可装1公升水,大的大约两公升。由于低温烧制因此经不起长期高温烹煮,容易碎裂,使用寿命短。当陶锅损坏时,伊班人就挖土制新锅来用。然而,这种自制陶锅的文化,随着金属锅具进入长屋之后,起了变化。金属锅具容易获取,价钱不贵,大小都有,容易清理又耐用,一下子就把传统陶锅给踢出局。土著不再需要陶锅,也不再制作陶锅,于是这门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制陶技术就面临失传与消失的危机。

金属锅具和塑料器皿走入土著的生活后,伊班陶锅逐渐式微。(娜碧拉作品)
娜碧拉的作品是《赤裸的陶器》展览的重点之一。

●最后的制锅人
目前在砂拉越,知道这种传统制陶技巧的人不多,而全职制作的专业陶艺师可能只有一位。她就是砂伊班陶艺大师Andah Lembang的徒弟,娜碧拉阿杜拉(NabilahAbdullah)。娜碧拉自小就喜欢和黏土作伴,小学时在学校用油性黏土捏揉出各种模型,中学时她发现同学父亲是陶艺师,工作地点就在她每天都上下巴士的车站附近,于是她经常到陶瓷厂溜跶。毕业后她放下兴趣,踏实工作,原以为与黏土的缘分到此为止。没想到在她相夫教子多年后,有一天偶然看见本地手工艺品中心正在招生,她立刻报名参加,重拾久违的兴趣,全心投入,一直到今天,她与陶瓷器相伴了16年。

虽然娜碧拉是比达友族,却对伊班族的传统陶锅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仅存的砂土著传统陶艺。至于比达友族过去是否也有一套自家的陶艺作法,她曾询问家中长辈,但没有人能告诉她答案。她曾在家乡见过类似于伊班族陶锅的陶器,于是她猜测比达友族和其他土著可能古时候也制作陶器,只是手艺已经失传。她不想伊班陶锅将来完全从平民百姓家里消失,而仅以文字或是照片记录的形式出现在历史书上,或是成为只能在博物馆中才看到的民族文物。于是她拜Andah Lembang为师,从师傅那里承传了伊班陶锅的传统制法,希望这门古老的手艺透过她双手传承给下一代人。Andah Lembang相信徒弟的手艺与匠心,因此,将珍爱的工具交托于她后,自己放心去过退休生活。

娜碧拉阿杜拉(Nabilah Abdullah)是砂伊班族陶艺大师 Andah Lembang的徒弟,是目前砂拉越唯一全职制作传统陶锅的陶艺师(受访者提供照片)

●欲速则不达
娜碧拉在《赤裸的陶器》展览现场她示范陶锅制作,我在旁拍照,眼见她不断重复敲打的动作,手中的陶锅转了一圈又一圈,心里有些不耐烦,想开口问:“不是都弄好了吗?可以加快进行下一步吗?”后来与她谈话时,她说,制陶不能操之过急,要学会等待。很多时候,当做完了一个步骤,但是陶土的干湿度不适合马上进行下一个步骤,她得暂时搁下,等黏土状况适宜了,才能继续做。之后,可能又得再等几天,才继续下一步。制作陶瓷没有任何事是说得准的,天气的转变也会影响制作,想一气呵成是不可能事。若为贪快,没仔细检查每一个部分,或是作法不到位,往往只会坏了作品,做事情,慢慢来比较快。

她手指轻轻碰触制作中的陶锅,一遍又一遍地感觉它的干湿度、厚薄度、软硬度,好像在熟悉一个人那样地,熟悉着那陶土;又像个建筑结构工程师在敲打墙壁检测建筑安全性那样。制作传统陶锅并不能给她带来财富与名气,她常常以其他陶瓷作品赚取收入以支撑她承传传统手艺的志业,比如陶珠、陶瓮。传统陶锅制作法,只要一个星期就能学会,但是要掌握和熟练技巧,却是需要几年时间才行。要做好一个陶锅,技术是最重要的关键,而技术必须从经常的练习中慢慢进步成长,但是传统陶锅优点不及金属锅,乏人问津,一些人学了手艺之后,没有经常练习,也不能以这手艺谋生,因此能够做陶锅的人屈指可数。即便如此,这几年来她不断开班授艺,将这种古来手艺教授于学生们。对她而言,自己从师傅那里接过了棒子,她就有一份责任必须把棒子交给下一代。

这传统手艺虽没给她财富,但却给了她一份特殊的情谊,也教会她与人相处之道。陶瓷器就像她的朋友,制作时它必须了解黏土的性质,然后以相应的方式来对待。“对人不也正是如此吗?我们必须去了解一个的想法和感受,选择适合的相处方式,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蕨类造型锅盖把手不仅特别,同时也加重砂拉越的风土味道。
陶锅内壁的凹陷不是瑕疵,而是以圆石制作形成的痕迹。
除了陶锅之外,娜碧拉也制作其他陶瓷器和陶瓷手工艺品来维持生计,陶珠也是她的拿手作品之一。
除了陶锅之外,娜碧拉也制作其他陶瓷器和陶瓷手工艺品来维持生计,陶珠也是她的拿手作品之一。

下篇:不大不成器 ● 陶锅制作示范

https://smdd.seehua.com/伊班传统陶艺(下篇)●不打不成器

报道、摄影:戴舒婷(古晋)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