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哥国家公园 阅不完的动植物

无论是面对疫情,亦或保护原始生态环境,身为砂拉越子民们都责无旁贷,我们无法一人扮演多个角色,一面叫嚣政府抗疫政策无能,却又一边将用完的口罩顺手就丢在路边;我们更是万万不可扛着生态环保的旗号,绕了一圈秘境,包包里却藏着野生山芋叶出来!

这年头,“承诺”就像个屁,好比政客的竞选誓言,市井小民对每件事的己见和争论,都是当初的话语从新包装再丢出来!抛开这些碎碎念,恰逢遇上收紧的限制管令,国家公园都处于关闭期间,笔者还是想把这一块原始生态环境好好的说一说。

虽然峇哥国家公园不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但自在那待了三天两夜后,从此对他改观。离开峇哥之后,我常常回味,究竟他有什么与众不同?让我难以忘怀?峇哥的美在于他的原始宁静、地形的独特、密林里的奇妙变幻,还有那夜阑人静的孤独,都让人念念不忘。

●峇哥国家公园

从市区出发,峇哥也就是二十多公里,短短的车程,抵达码头后,就得搭上快艇,前往目的地。快艇疾风式的沿着海岸往峇哥高速驶去,正逢潮水高之时,海水迎面扑来,风也大,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上岸后,即往访客中心登记,拿了门匙后,缓步走向简陋的长屋型客房。

在这个公园里,访客可以按着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自由沿着登山径到处探索,但为了人身安全,出发前必须在访客中心先登记,留下名字、日期和时间,好让有人知道你的去向。一般来说,日落前回不来的人,他们会加倍注意。

记得同伴报道过,千万别以为看到了长鼻猴、礁石、须猪和长尾猕猴,便自以为对峇哥国家公园已看透,如此表面的认识,是无法将他的美一览无余的。有时间,一定要在这里待个三天两夜,要不,起码也要过一夜,然后想尽办法去好好认识他,即便无法完整探索,即使会留下遗憾,但日后可再度前来。在这里绝你对不会感到沉闷无聊,只需无止尽的吸收这里的一切美好。

●这里的徒步线路

观看告示牌,这里设有多条步道,从浅到深,从简易到艰辛的都有,虽然三天两夜看似甚长时间,但把时间分配给这些步道,也走不完。我们也仅完成了三条,即最经典的小湾步道(Teluk Pandan Kecil),这条步道有2.6公里长,单程健行需要至少一小时半,来回起码三个小时。

一开始就步入混合龙脑香林,高大的树木,潮湿的气温,还有眼前的翅果、蔓藤植物、附生植物,感觉这不是一趟太艰难的步道。以缓慢的速度前进,慢慢欣赏雨林中的植物,比人还高大的棕榈,还有橡树、桉树、蕨类和蕈类等。无论是抬头挺胸还是低着头默默走,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璀璨。

不一会儿就来到热带疏矮林,这里的植物长得稀疏、瘦小,没有高大树木可以遮阳,但是我们却在这里待得最久。原来仔细寻找,这里除了可看到三种不同的蚁生植物外,还有混长在杂草中、树根部位和矮树上的各种猴子杯。之后再往前直走,就会走到终点的山崖上,遍地呈现着月球表面般的龟裂状。虽然土质偏硬,但这些“土壤”并无石头成分,而是天然的铁,在阳光下泛着一片微红。山崖下是个美丽的沙滩,收尽一切如画的景观后,便又打起精神打道回府。

第二天,时间充裕,我们选了环形步道(Lintang Trail)来挑战,这条步道全长5.8公里,即便马不停蹄地走,也要四小时才能走完。不过因为疫情的关系,这一年来鲜少人步入,中途的路段出现许多阻碍,不是大树倒下就是步道年久失修断了,幸好同路中多是男孩,帮忙扛树清路,我们才得以继续下去,如此走走停停,我们总共耗了五个小时半才走出来。

最后一天则是选了条简易的路线巴库步道(Teluk Paku Trail),一路上会看见许多蕨类、棕榈与爬藤植物,步道尽头是海滩。恰好天气极好,碧海蓝天,美丽缤纷了视线。只可惜海滩处尽是人类留下的垃圾,破坏了景色,看来人类始终未吸取教训,从来都是人类需要大自然,而大自然却抵不过人类的摧残。

●这里的动植物

一上岸,就看到这棵庞大的树种,领队的老师说,这是海杏仁,也叫榄仁树,别看它如今一幅光秃秃的模样,据知它可是抗风、抗污染及耐盐性强的优良海岸树种。多次经过都看到长鼻猴在树上觅食!

块茎蚁巢木(Myrmecodia tuberosa)、泡泡龙(Dischidia rafflesiana)、细茎蚁巢玉(Hydnophytum formicarium),这三种都是属于蚁植物,按字面解释,就是蚂蚁和植物采取共生关系,植物通过变异产生膨大的茎、刺、叶柄、块根和囊状叶给蚂蚁营巢,并分泌一些蚂蚁喜欢的汁液供其食用,作为回报,蚂蚁营巢和捕食时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供植物吸收,同时蚂蚁出于保护巢穴的天性会主动的保护植物,赶走或杀死前来危害植物的昆虫。除此之外,还有壁虎蚁蕨(Lecanopteris sinuosa),同样属于植物与蚂蚁共生关系。这些奇特的植物都可在小湾步道途中看到。

峇哥森林中,到处都能看见猪笼草的踪影,而且品种繁多。据知,有些品种的猪笼草在头顶上附有一个“小盖子”,若发现还没开封的可是有药用价值,草囊中的汁液可以杀菌,土著同胞相信,若让小朋友饮用这些汁液,可让他们变强壮,不过若是开封过的,表示草囊中的汁液已经消化过虫蚁,已受污染,反而失去这个价值。当然,这只是传说,不经医药证实。

毛毡台是砂拉越特有的食虫植物。它的叶片上有腺毛,可分泌露珠一样的粘液。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对它的猎物而言,这些耀眼的光芒却是“致命”的,因为毛毡台正是通过这些“露珠”来进行捕猎的。此外还有同样是属于肉食性植物的狸藻(bladderwort)。

虽说很多野生动物在森林里拥有独特的保护色,可眼尖的人很快就看到隐藏在植物中的婆罗洲铠甲蝮(Bornean Keeled Pit Viper)。它一动不动,一直维持着同样的姿势,哪怕我们大伙拍了又拍,走来走去,它仍然丝毫没有动静,姿势未变,像是静待猎物的出现。

婆罗洲须猪(Bornean Bearded Pig),最主要的特征是是脸上有独特的白色的“大胡子”毛发,由此得名。在国家公园里,无论白天黑夜,都可看到它们一家大小出外觅食,任凭我们拍照,它们吃它们,一点都不受影响,果然是明星猪啊!

来到这里,自然能看到它们长鼻猴(Proboscis monkey),此猴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就叫“Orang Belanda”,意思是荷兰人,看来它的长鼻子和大肚子长得跟荷兰人一样吧!所以才会有这么一滑稽之谈。不过,别看它肚子那么大,里头可是装了一个很大的、袋状的胃,在解剖和生理上都与反刍动物的胃十分近似。据知,雄性的长鼻猴鼻子特大,雌性的会比较尖小。照这么一看,这些天看到的长鼻猴,都是一群雄纠纠的公猴。

很幸运,这次也看到一群蹦蹦跳跳的银叶猴,初步估计应该有十多只,有大携幼,算是一个大家庭吧!不过它们动作极快,我还来不及按下快门,它们已消失无踪,照片里不是只见尾巴,就是一个模糊影子。唯独一只长得较与众不同的银叶猴,待在原处静观我们,领队说,许是一只得了白化病的银叶猴。

走了一整天的路,傍晚哪都不想去,就在海边静等日落。这里的日落很美,太阳一边落下,一边变换着颜色,好像要把自已炫丽的色彩最后展示给世界万物看。
镜头根本就拍不出来这么美的景象,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光线都在变幻莫测,尤其是雨林里的苔藓,常让我忘了眼前的路而停留多时。

撰文/摄影︰薇恩

Check Also

“洞”悉生命(一):傳說與真畫

書寫尼亞石洞群是一件十分困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