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贪婪

“那只是一种旅行者的贪婪,渴望到达每一个目的地,渴望完成每一项任务。”——《究竟之旅》

它书名和书本的宣传文案使那书房以为这是一本学佛修心的作品,实际上,它是一本关于游记的书,记录作者在1999年,50岁的时候,根据历史上记载的玄奘大师西行取经的路线,去旅行的事。作者查理德不是佛教徒,说不出任何理由,他就是想去进行这样一趟背包旅行,也许就只是出于旅行者的贪婪,想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想要完成一项任务。从书里读到的内容,叫那书房觉得他把佛教当作一门知识来学习,他对佛教的历史非常清楚,但少了一颗心,少了用心的体会,以至于这趟旅行看起来像是‘为了做而做’。

作者到每一个地方,遇见可以说话的人时,都会问对方知不知道玄奘,有没有人照玄奘的路线去印度,他似乎很骄傲自己是第一个。他在印度与一位僧人谈话,他问僧人到佛陀去过的地方,对僧人来说重要吗?僧人回答,是。作者心里在想,对他来说也很重要,那是他作为旅行者的贪婪。虽然是同样一件事,同样的目的地,但是僧人和旅人抱着不一样的心。邻国不发签证,对旅人来说是糟糕的事,但是对僧人来说只是如是。

读着这些文字,那书房觉得这样的旅行没有太大的意义,作者太在意结果和目标,他没有好好地觉受过程和当下,用心体会的旅行才能有味道。玄奘当时是步行骑马,若要西行,不妨也走走看,脚踏荒漠,感受玄奘的孤独和坚决的意志,在这样的环境中尝试用佛法来调伏内心的恐惧。我想这才是西行的意义。作者其实也知道这点。

阅读这“西游记”,我想的是地理上的旅行,还有心灵上的旅行,也许这么说并不太好,我无意评价作者,但我借这本书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旅行成为一种目标性的事,不一定要去到哪里,要完成什么,就在这里当下看看周围。我想起多年前一趟徒步旅行,我预设好路线,但不知道要走到哪儿去,每次路人问我要去哪里,我回答不出来,只能说一直走下去。当时在无人的公路上,烈日猛晒,身上缺水,小腿也疼痛,我也问自己要去哪里。旅人的贪婪出现过,想要去很远很远,可是后来我突然就停了。我并没有到达哪里,我还是在人烟罕至乡区。如今回想,当时能够停下行脚,是个很棒的决定,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探讨自己的心思,不被贪婪唆使。那趟旅行我没有完成什么,但又像是做了些什么。于我,究竟之旅,并不是一条路线,而是每一处每一个时刻。

《书里那句话》图/文:那书房

Check Also

参巴素羊肉【纯素】

材料: 素羊肉200g、素参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