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重生 师秀创意 老宅開門 滿屋是寶

對了解書本價值的人來說,要讓一本書有價值,並不是把它供奉在精美的書架上,而是讓更多的人閱讀它。同樣道理,所謂收藏,如果是把東西弄到手,然後小心翼翼地保管,並安置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那麼那就只是擁有了一件物品,而不是保存或是提升物品的價值。更糟的是,把一堆好東西收在屋裡,久久才看它一眼,甚至忘了它的存在,那樣的話,即便是再好的東西,也會失去它的光芒。舊物收藏家陳金源懂得這道理,為了不讓舊物變成破銅爛鐵,他用創意將舊物改造,賦予它們新功能,新生命,不但如此,他還打開老屋的門,歡迎賓客一起來賞物。

●老屋變身酒吧兼收藏館

陳金源的老屋位於古晉石角老街隱秘的一角,緊鄰石角中華公學,靠近砂拉越河畔,老屋有個名字叫‘The Rainbow Bridge’即彩虹橋,這是陳金源與友人在老屋看到彩虹後,即興取的名字,明明是間屋子怎麼就掛了‘橋’這個名字呢,原來他把老屋變成酒吧,想吸引人客來這裡吃喝,同時欣賞屋裡的收藏品與擺設,把這個地方打造成為人與文物之間的橋梁,所以取名“彩虹橋”。

位於石角老街的老木屋取名‘彩虹橋’,是一家酒吧,同時也是陳金源的私人文物館。

這間兩層樓半的高腳老木屋佔據河畔邊的兩畝地,它和石角老街一樣有百年的歷史,老屋的一些部分在前屋主手上時,已經陸陸續續被加建和修建,老式紅磚和水泥取代木板填滿樓下墻面。對建材或建築有所了解的人,一看這老屋墻壁上的老紅磚,便能猜測出這老木屋修建的大概年份。陳金源在大約二三十年前買下這老屋,近幾年才動手將之改造,改造時他盡量讓屋子保持原狀和原本的架構,破舊的屋頂重蓋,分割空間的墻壁給拆除了,如今整棟屋子變成了開放空間,地面鋪上瓷磚後,老屋看起來更加養眼。今天老屋還是老屋,但是有了新的內涵。

收藏家陳金源對舊物情有獨鐘。

●發揮收藏品的不同價值

推開用樹幹製成的大門,屋子裡頭件件都是寶。陳金源一直以來都對舊物或老東西特別感興趣,不管是來自山裡的、海上的、還是河邊的;是中式、西式還是原住民文化的,是木質、金屬還是陶瓷;是個人用品、交通工具,還是藝術作品,只要閤眼緣和心意的,他都會珍藏。從事多個行業的他,東南西北交遊廣闊,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愛收集舊物,不管是值錢的還是不值錢的,他都願意收購,因此誰看到什麼‘好料’都會告訴他,所以他的收藏品不只是多,還各式各樣,包羅萬象,其中包括:電視機、收音機、電話、老爺車、煤氣燈、石磨、漂流木、廢棄木、梳妝台、放映機、牙醫室用具、陶瓷、雕刻品、老窗戶、老木門、縫紉機、郵箱等等,幾乎每一件東西背後都帶有一段故事和由來。

百年老屋經過維修與改建變成開放空間,但仍保留老屋原本的架構。

說實在的,收藏古物並不稀奇,陳金源不過是眾多收藏者之一,如果他只是個有錢買得起東西堆放在家裡的富豪,我可能不會佩服他。我之所以稱他為“收藏家”,並非是因為他收藏品的多寡或價格的高低,而是他懂得將一件東西擺在合適的位置,讓那件東西發揮它的功能,變得實用,展現出真正的價值,而不是閒置在一處徒占空間。

造型獨特的大門是用真實樹幹製造,樹幹的心材被鋸割出,用來製成窗板,而被挖空的樹幹就變成了門。

再怎麼看似‘無用’之物,在他手上都會變成‘有用’。他說:“一件東西收著就只是一件東西,如果你懂得擺對位置,使用它,它的價值才能被看見”。老屋內的物品沒有特定的陳列與展示方式,也沒有統一的風格,一件東西要怎麼擺,擺在哪裡,全憑直覺來決定,比如屋前那棵帶有樹瘤的大樹乾,放在大屋的中間點,不僅看起來奇怪,也擋住了裡外的視線和景觀,但他就是認為樹樁屬於那個位置,管他風水怎麼著,他就是這麼決定了。

除了單純的收集之外,陳金源也喜歡將舊物改造新用,彩虹橋裡有不少他的創意作品。
屋子的老窗拆下後,變成廚房的櫥櫃。
推土機的車鏈變成墻。

充滿創意和想法的他,很多時候會將舊物改造變身,好讓它們能夠重新被利用。他說自己沒受過很高的教育,只是個老粗,什麼都不懂,但是在我看來,他有真本事也很能幹,他不會設計不會畫圖,就憑腦袋裡的天馬行空的亂想,就能把動手把東西做出來。他將一輛舊羅裡改造成餐桌、縫紉機的腳架變成置物架、老窗變成櫥櫃、古秤桿變成吊燈、縫紉機變成飲料桌、推土機車鏈變成墻壁等等。他向我們證明了,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什麼東西是‘沒有用’的,就看你識不識用。

縫紉機變成飲料桌。
老舊羅裡改造成餐桌,車頭突出於墻面,曝露在室外,車架、輪胎和車尾置於室內。車頭還保留這駕駛盤和其他零件。

●巨大算盤 巨大匕首

除了老東西之外,老屋裡也有新時代的藝術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後屋走廊上的巨大算盤,4尺高12尺寬的算盤子是陳金源請工匠特別製作的,問他其中可有特殊意義,他稱自己就是想要用木材做個大件的東西,覺得算盤是個很不錯的點子,它是老時代的工具,也是古人智慧的產物。整副算盤的框架和105顆圓珠子,皆由婆羅洲鐵木(俗稱鹽木)製作,造價1萬7千元。

巨大匕首是本地雕刻家的作品,匕首可以收進空心的劍鞘裡,也可以抽出來成為坐具和裝飾傢具。

我個人最欣賞的不是那副算盤,而是屋裡的三把巨型馬來匕首。這兩件作品結合了大自然與人的雕刻工藝,大約10尺長的木質雕刻品,出自一位伊班人藝術家之手,創作時他將巨木上天然的斑紋和疤痕保留,再用他精湛的手藝,雕刻出匕首與劍鞘的形狀,手柄同樣保留木材的原本扭曲的形態,再以雕功修整,真正叫我詫異的是,那巨大的匕首竟然可以放入空心的劍鞘內,讓兩件物品二合為一。匕首配帶一對腳架,把匕首從劍鞘中拔出,和劍鞘一起放在腳架上的話,這件藝術品就變成了一張長凳,匕首是椅背,劍鞘是座位,它既是藝術品、又是裝飾品,同時還是坐具,真是件難得的好物。

大算盤是訪客們打卡拍照的熱點。

好東西獨賞不如眾賞,陳金源把老屋變成酒吧兼展示館,為客人提供水酒和小吃,並不志在賺錢,而是想讓那些舊物和收藏品給更多人看見,受人欣賞。開業一年多,他不斷將更多的收藏品從家裡和工地搬運到‘彩虹橋’,目前擺放出來的收藏品,少說也有逾百件。同時,他也不斷將老屋整理修建,以增加空間。屋外倉庫停放了幾輛老車,他在工作之餘有空的時候,就會動手維修翻新,相信很快的,那些古董車就會把大算盤的風頭搶走。

結語:

一趟在地的小旅行,讓我看到了一些小時候常用的老東西,感覺像是看見久違的老朋友般,而這些東西還教會了我一件事:舊物,有人覺得無用,有人視為珍寶,只要將它擺在對的位置上,它就能散發光彩,人也一樣。

老屋藏寶(上)
報道、攝影:戴舒婷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