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新梯头中公 太阳能水耕菜园

石角新梯头中华公学在去年迎来了创校100周年纪念,是一所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华小。校园里,除了美化工作尽善尽美,处处是景点外,今年6月开始校园里还建立起融合科技创新与环保的太阳能水耕菜园。

根据了解,水耕也叫水培技术,是用于植物栽培的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具有生长快速,管理方便,可以做到无公害绿色生产的目的。

太阳能水耕采用太阳能量转换为电力,自动浇水。

栽培管理也比常规方法要简单,而太阳能水耕采用太阳能量转换为电力,一天每5小时浇水一次,每次自动浇水至少15分钟。

浇水不靠人力,新梯头中公的太阳能水耕菜园收成好,师生所种的蔬菜获得均衡营养,长得茂盛翠绿,小学生看得既开心又满足。

太阳能水耕技术所栽培的蔬菜,茂盛青翠。

上课之前,还有下课休息时间,他们围绕在太阳能水耕种植旁,欣赏眼前的翠绿,浇水的节奏,环保知识从这里一点一滴释放出去,灌输在小孩脑袋中。

草药园里的草药虽不多,但胜在所种的是用途广泛的种类。

根据校长杨小慧透露,校内不只是种植有机菜,也有种植草药、制作清洁酵素,以及饲养富贵鱼。在收成后将拿去售卖,充作该校环保学会(PALS)的收入,并以这些所得经费举办更多环保活动,培养更多环保小卫士。

木瓜树容易栽种,若有多余校地种上一两棵也不错。

漫步在这所校园里,可以发现学校四周都是老师带领学生们以循环物品制作而成的装饰,整个学校环境五彩缤纷,励志与环保教育讯息强而有力的传播开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系列的美化巧思,来自于校长连同教师、校工及学生们,靠着一点一滴积累出许多美化作品,让校园焕然一新。你会看见他们使用砖块堆砌,铝罐排列组字,废弃轮胎、锅子上漆,还种上一些植物,变成了人工花坛,还有以废弃铝罐彻出校名的字样等。

大大小小的废弃花盆经改造后,被赋予了新生命。
有最爱的卡通小黄人陪伴上课,小学生不感孤单。

当然,还有小朋友最爱的小黄人、可爱斑马、蜘蛛侠、小胖猪等卡通,皆是以少花费、多善用废物的概念来制成的,好看又环保。

课余时间,同学们流连在校园每个美化角落,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涤,每个人都矫健有生气。

走进“热带雨林走廊”,你知道里头都有哪些热带植物吗?

积极推环保

杨校长是在2016年年杪到新梯头中公担任校长一职。致力于推崇环保教育的她,希望学生们对保护环境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及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从掌校开始便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向学生们展示正确的环保教育方式,费劲用心最终带来正面的效果。

另一方面,杨校长在晋汉连省津贴华小董联会到访该校进行团结共勉,交流学习之旅时报告说,今年该校学生人数有135人,学前教育班有19名幼儿,总共有154名学生。当中,华裔生有104人,占了77%,其余22%是友族生,并有一名印裔生。
“今年有15名教师,一位退休了但尚未填补,因此希望可以尽快解决师资问题。”

在拨款方面,杨校长感谢在董联会帮助下获得一笔款项,作为设备提升的经费。另一方面,校董会获得教育部份分发5万令吉拨款,但基于校方计划建设礼堂附近的厕所,也因屋顶漏水迫切需要建设新屋顶,预计需要15万令吉,因此面对拨款不足问题,目前绘图已经完成。

学术成绩佳

至于学术成绩方面,杨校长说,学生各项学术成绩有所提升,如有学生在校际数学比赛中获得冠军、讲故事比赛、西洋棋比赛等都有所斩获。

“我们的老师一直坚持认真为学生课后补习,因为郊区地区需要补习班,事实也证明课后补习为学生所带来的成效。从2017年开始,校方打造绿色校园,在大家努力下大力推动环保运动,如垃圾回收与分类。”

杨校长也捎来喜讯,该校在今年8月夺得晋汉连省垃圾回收活动亚军,师生们很响应,很令人欣慰。

“我刚来这所学校任职时,很多学生不会进行垃圾分类,现在大家得心应手了,今年参加绿化提升校园比赛获得冠军,获得奖金之余,环保工作也深受评审团赞赏。”

她说,其他赛事还包括天然资源环境部举办的环保比赛,由评审团来到学校评分。校方在校园环保美化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并做得很成功,同时将成立环保协会,并进行推展礼。

而校方所面对难题也包括校内的科技产品需要经费维修如投映机损坏,以及面对停车场不足问题。

晋汉连省津贴华小董联会会长蔡文铎(左五)在校长杨小慧(左四)及校董们的陪同下,参观校地捐赠人生平事迹。
晋汉连省津贴华小董联会到访新梯头中公进行交流之旅。

与此同时,晋汉连省津贴华小董联会会长蔡文铎说本身对新梯头中公留下很深印象,这是因为该校是石角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并在去年刚庆祝创校百年校庆,也是其他学校校董会值得学习的典范,因为他们为华教奉献了丰功伟绩。

超过50年历史的水池,呈现一片新绿。

“可以看见的是,新梯头中公在过去三年逐步取得成长,包括在学生人数方面,近几年慢慢爬升,也曾经达到173名学生。”

有鉴于此,蔡文铎希望校方积极接受挑战,进一步提升学生人数,尽快超过150名学生,以摆脱微型华小的格局,带领学校走向B型华小规模。
他说,听了校长的分享后,他对该校校园环保及美化工作印象深刻,师生都做得很努力,取得表情表现。

校园里也有鱼池,收成后将拿去售卖,作为该校环保协会的经费。

“校方向学生灌输环保知识,也因此得了许多相关奖项,这给师生们重要的肯定,其他学校应效仿。”

他认为,环保意识应抬头,尤其是小学生应积极灌输他们环保意识,向日本看齐,因为从小时开始灌输环保观念,日后对国家环境保护起着积极作用。

“勇气胖嘟嘟”,这只小猪萌呆了。

“至于师资短缺问题,董联会将向教育部跟进。 与其他华小一样,行政人员、书记多为友族,但其实在华小应调派谙华语的职员,因为他们接触的对象为华裔教职员,因此希望教育部在未来能作出正确的考量。”

蔡文铎也透露,已向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反映不以学生人数决定所分发的拨款,因为其实在郊区更需要拨款的分配。

他也强调,若以学生人数计算,市区学校肯定占优势,但市区资源丰富,这反而会造成偏差,所以根据学校需求来决定拨款数额才是正确考量。以经济效益及实际需求为拨款根据,而非以学生人数而定。

学生们在宽大礼堂进行活动

简单校史:

石角区建着十所华文小学,新梯头的崇德学校是当中第一所向政府正式进行申办手续的华小。

在1909年之前,新梯头区华族子女需要越过砂拉越河到甲港崇文学堂上课。若雨天或有山洪,不免担忧,因此新梯头乡贤决定在园边筹建一所私塾,称为崇德学堂,供新梯头区子女就地学习,免去越河之忧,那个时候是在1910年。

在1910年至1917年间,乡民钟家命先生慷慨宣布报效一亩半地段供公家使用,同时联合乡民向白色拉者王朝华民政务司正式申办华校。于是新梯头崇德学堂,改称新梯头崇德学校,那时候是1918年。

1941至1945年日军南侵统治其间,学校因局势混乱而停办。1946年砂州光复不久,学校也跟着复办,并改名为新梯头中华公学,而沿用至今。

报导/杨丽华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儿童班12年 西连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