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VS牡荆

清热解表 感冒头痛良药

一种被称作“香姑娘”的植物蔓荆,为马鞭草科落叶小灌木植物。它的花冠淡紫色,在开花的时候会散发一种幽香,随风传送,也因此有了“香姑娘”的绰号。

蔓荆为落叶灌木,可高1.5至5米,喜温暖湿润,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较好,耐盐碱,在酸性土壤上生长不良。蔓荆一般在海边沙滩、河滩、平原、疏林生长,亦有栽培,是落叶灌木,呈藤状,藤可长达20余米。

蔓荆若没有开花,乍看下和一般绿株植物无异,所以你很难想象,那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是由这种貌不惊人的植物所发出。

蔓荆气味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花开淡紫色,好看优雅;核果外观呈圆球形,熟后黑色,有的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种皮革质。内分4室,每室有种子一枚,种仁黄白色,有油性;闻之气特异而芳香,口尝味淡而略带辛辣味。

药典记载

根据《本经》载,蔓荆“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别录》称其“治头风痛,脑鸣,目泪出”。《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根据中医硕士杨素雄表示,蔓荆有其他别名如蔓荆、白背木耳、白背叶、白背杨、万荆子。蔓荆的药用部位是果实和叶子,用量方面,果实6至12克;叶一般用于外用煎水洗。

在中医角度,蔓荆味苦辛,性凉,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镇静止痛功效,主治感冒头痛、偏正头痛、高血压头晕痛、目赤肿痛、肌肉神经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外用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在杨医师的临床应用上,蔓荆多用于感冒头痛症状上,可将蔓荆子、菊花、桑叶、白芷各9克,水煎服。若目赤肿痛,可将蔓荆、菊花、木贼、白疾藜、决明子各10克水煎服。饱受高血压头晕痛问题的患者,可将蔓荆9克、钧藤15克、菊花12克水煎服。

许多人不懂得蔓荆有两个品种,即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 L.f.)及三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两者主要区别于单叶对生及三叶对生,不过杨医师说,两者的性能与主治相同。

使用注意

虽然蔓荆可用于辅助治疗头痛问题,但杨医师叮咛血虚有火之头目痛及胃虚者慎服。

蔓荆的小档案:

别名:蔓荆子、白背木耳、白背叶、白背杨、万荆子

药用:果实、叶

用量:果实6至12克;叶外用煎水洗。

性能:味苦,辛,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镇静止痛。

主治:感冒头痛,偏正头痛,高血压头晕痛,目赤肿痛,肌肉神经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外用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草药小秘方:

(一)感冒头痛:蔓荆子、菊花、桑叶、白芷各9克,水煎服。

(二)目赤肿痛:蔓荆子、菊花、木贼、白疾藜、决明子各10g克,水煎服。

(三)高血压头晕痛:蔓荆子9克、钧藤15克、菊花12克,水煎服。

蔓荆的形态特征:

蔓荆子落叶灌木,幼枝四方形,密被细绒毛;老枝圆形,无毛。叶对生,倒卵形,先端圆形,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形,5齿裂,外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子房4室,密生腺点,柱头2裂,花期7月,果期9月。核果球形,熟后黑色。有的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长为果实的1/3至2/3,5齿裂,其中2裂较深,密被茸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4室,每室有种子1枚。

蔓荆为马鞭草科落叶小灌木植物。图为其中品种三叶蔓荆。
中药蔓荆子。
单叶蔓荆。
单叶蔓荆的果实。
单叶蔓荆的花序。
三叶蔓荆的果实
三叶蔓荆的花序。

在春天山林中,常见百花盛开,缤纷娇艳,夏天的山野则郁郁葱葱,少见花开,却有一种植物与众不同,百花盛开时它不与其争艳,待到盛夏时,它才绽放出娇嫩的花朵,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种植物就是牡荆。

牡荆对一些人来说陌生不熟悉,但实际上它是用途广泛的植物。它和蔓荆子一样,同样是马鞭草科植物,为牡荆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它的小枝为四棱形,叶片对生,生有掌状复叶,小叶片为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在叶片的边缘还生有粗锯齿。每年6至7月是牡荆的花期。

它的圆锥花序顶生,花序梗上密集的生有灰白色的绒毛,钟状的花萼在顶端有5裂齿。

淡紫色花朵

牡荆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其花朵了,它的花冠是清新的淡紫色,花瓣上生有些微的柔毛。花期时的牡荆枝头都是娇嫩可爱的花朵,仿佛紫色的精灵停留在枝叶间,灵动俏皮,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待到花期一过,就是牡荆的果期,从8月到11月,牡荆会结出近球形的黑褐色果实,其果实被称为牡荆子。

牡荆在中国并非少见植物,它广泛分布于华东各省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牡荆生性喜欢光照,它不仅耐寒耐旱,还能耐得住贫瘠的土地,适应性强。牡荆大多数自然生长在低矮的山坡、路边的灌丛及向阳干燥的地方。

用途广泛

牡荆的作用多,它树姿优美奇特,可作盆景观赏,且牡荆能入药,拥有久远的药用历史,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山野中不算起眼的牡荆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

中医硕士杨素雄表示,牡荆另有别名为布荆、牡荆叶、五指柑、蚊子柴,其药用部位是叶、果实(牡荆子)、根茎。

他说,牡荆的叶子味苦,性凉,有着清热解表,化湿截疟的功效;果实味苦辛,性温,止咳平喘,理气止痛;根茎:味苦微辛,性平,清热止咳,化痕截疟。

不同的部位可用于辅助治疗不同病症,如叶子适用于感冒、疟疾、肠炎、痢疾、泌尿道感染,外用湿疹、皮炎。

果实方面,一般用于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根茎则会用于支气管炎、疟疾、肝炎。每用根、茎、叶9至30克;果实3至9克。

在牡荆的临床应用上,杨医师建议感冒食滞,可将牡荆叶、火炭母、布渣叶各30克水煎服。患有急性肠胃炎,可将牡荆叶、凤尾草、马齿苋各30克水煎服;急慢性气管炎,以牡荆叶30克、枇杷叶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材质坚硬

此外,牡荆也常用来制作一些用具,因其材质坚硬,是制作家具、木雕等上等用材。明代李时珍曾经记载:“牡荆处处山野多有,樵采为薪。年久不樵者,其树大如碗也。其木心方,其枝对生,一枝五叶或七叶。叶如榆叶,长而尖,有锯齿。”

牡荆常生长在山野中,古时候农夫砍伐其用来当薪柴,多年未被砍伐的牡荆就会长到碗状粗细。一枝上大概有五叶或者七叶,叶子就像榆树叶一样。李时珍还提及道:“古者刑杖以荆,故字从刑。其生成丛而疏爽,故又谓之楚,济楚之义取此。荆楚之地,因多产此而名也。”牡荆的茎干坚韧,古时候多用来当做刑杖。牡荆丛生而疏朗,也叫做楚,长江以南等地多生牡荆等植物,湖北也因此而得名荆楚之地。

在山野中生长的牡荆,是用途广泛的植物。
牡荆枝头长出清新的淡紫色花朵,具高观赏价值。
牡荆可用于制作一些用具,因其材质坚硬。
牡荆入药部位是叶、果实和根茎。


牡荆的花序。

牡荆的小档案:

别名:布荆、牡荆叶、五指柑、蚊子柴

药用:叶、果实(牡荆子)、根茎

用量:每用根、茎、叶9至30克,果实3至9克

性能:叶:味苦,性凉,清热解表,化湿截疟。果实:味苦辛,性温,止咳平喘,理气止痛。

根茎:味苦微辛,性平,清热止咳,化痕截疟。主治:叶:感冒、疟疾、肠炎、痢疾、泌尿道感染,外用湿疹,皮炎。

果实: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根茎:支气管炎、疟疾、肝炎。

草药小秘方:

(一)感冒食滞:牡荆叶、火炭母、布渣叶各30克,水煎服。

(二)急性肠胃炎:牡荆叶、凤尾草、马齿苋各30克,水煎服。

(三)急慢性气管炎:牡荆叶30克、枇杷叶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牡荆的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罕为小乔木,高1.5至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通常三出复叶,有时在侧枝上可有单叶,叶柄长1至3厘米;小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约8对,两面稍隆起,小叶无柄或有时中间小叶基部下延成短柄。圆锥花序顶生,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顶端5浅裂,外面有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内有较密的长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密生腺点;花柱无毛,柱头2裂。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绒毛。花期7月,果期9至11月。

杨丽华/报导

图片:受访者提供

Check Also

小心别被骨痛热症“叮”上!

随着大马骨痛热症再次来袭,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