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彼得代我領獎


看到我和他的名字在同一個框裡,心裡感覺他在陪伴我,真心感謝他一路以來待我如夥伴,沒視我為競爭對手。由他代我接過獎座,是給了我多一份榮幸。

認識他十年,這一路我們都看著對方辛勤耕耘,也一直互相關心與支持。這一次他的參賽作品下的功夫比我多。他寫的是他不擅長的東西,那是需要很多情感才能寫好的,而他還憑它得獎。相比起來,自然生態是我一直勤耕的田地,從某程度上來說,我是‘老手’。因此,我真心覺得彼得很厲害。我很少有機會報名報導文學獎,因為生態報導不是一般時事課題,話題性比較低,比較難成為焦點,很難與其他課題報導競爭。不知道是我幸運還是彼得運氣缺了一點點,去年我做了海洋生態課題,與他競爭同一獎項。

黃紀達新聞獎是全馬華文報業的獎項,其中,報導文學獎競爭很大,大獎是我和彼得一直都期望得到的,對於沒有自信的我們來說,這是對能力的肯定。我努力了,彼得也是。彼得經常熬夜寫稿,把錄音聽完,一字一字打出來,然後重新篩選內容,整理修飾潤稿。聽錄音打稿是我很不喜歡做的一件事,因為很耗時間和精神,一個小時的錄音要大半天時間來記錄。然而彼得總是這樣默默努力。聽錄音稿來寫作還有一個缺點是,缺乏情感力,文稿的呈現和鋪陳很容易順著談話的路線和結構來發展,變成一問一答的形式。這樣的文章,一般寫了出來自己都不會很滿意。但彼得竟然可以以這種方式獲得評審的肯定,我知道他的努力是很大的。

我的努力與他不同。我天生善感,寫稿時我會去感覺和思考很多,投入很多情感,鋪陳結構一般是按我感覺和記憶最深刻的點來進行,非必要我不聽錄音。我對於生態的認識是一點一滴的累積,平時沒有少閱讀打基礎,撰稿時查了很多數據資料和學術論文。特別是去年還有面對了很多的問題和糾紛。但其中還有點小幸運,夥伴薇恩把鐘博士介紹給我,這是最重要的一個點。薇恩相信我可以有所發揮,所以把這個人物交託給我。

在我收到得獎通知後,我第一個就是先告訴夥伴,然後再告訴鐘博士。感謝她們把這些因緣帶來給我。也謝謝彼得一路相伴。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參賽了。能得到這個大獎,也算是一個圓滿,尤其我是我熱衷的生態報導獲得的,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還是謝謝彼得,讓我先拿獎。認識9年沿途有相伴不離不棄,謝謝彼得待我如此。

然後,鞠躬,轉身,下台。

文、圖:那書房@東寫西讀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