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歷史的路上


三年的疫情,行腳止步,雖然現在多國國門已開放,但不知為何那書房的行腳感覺就像友人染疫後的身體一樣疲累,又像馬幣一樣無力,至今沒有行動力。渴望離家出走,但想到要計劃,要承擔自己,要一路應變,要處理出入境的手續,心就冷了一半。於是想藉著閱讀別人的旅行來刺激自己的行腳,就這樣買了謝哲青的《因為尋找,所以看見》。

這是一本關於朝聖之路的出走旅行,朝聖群組中的書友稱這是他説讀過最好的一本朝聖書籍,這挑起那書房的好奇心,因為在那書房心裡,保羅科爾賀的《朝聖》是很棒的一本書,那書房覺得那是朝聖者必讀的一本書,但那文字不太容易消化。謝哲青的文字是否會與保羅不同,又是否會像黃誌群的《在印度,聽見一片寂靜》讓那書房有意外驚喜?花錢購買,給自己找答案。

《因為尋找,所以看見》是本旅遊文學,不是旅遊指南,謝哲青在書裡很少提到關於寫到關於旅途上的吃喝玩樂和衣食住行,他著墨更多的是一個地方的歷史、歷史人物,這些故人故事,如何與他生命的過往牽起關係。保羅的《朝聖》探索的是心靈的層面,而謝哲青在朝聖的路上所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更廣大的歷史及更深遠的時間,有時候覺得他離題了,但是離題很遠以後他又突然連接到開端的話題,回到現代。這樣的探索和自我對話,或許不是那書房能理解的心境。因為那書房對於西方歷史、西方文學和聖經認識甚寡,難以領會海明威的創作和思想。

然而,這並不是說謝哲青這本書不好看,朝聖本來就是個人的事,路上的一切都只有對朝聖者有特殊的意義和領悟,雖然每個朝聖的故事大綱可能都差不多,朝聖者因為人生的一些事,而決定走上這條路,可能是想達成約定,可能想沉澱,可能想自我挑戰,這些人會在路上有類似的際遇,遇上很多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人,和他們交談交換不同的人生故事,路上也會面臨崩潰生氣自己的時刻。儘管故事結構差不多,但細節不同,碰撞在一起的元素也不盡然相同。同樣的路線,同一個地點,但途徑的時間不同,所產生的經驗就會不一樣,也許早半個小時出發,就不會遇上下雨,也許晚十分鐘走,就會兩個人就不會相遇。

讀完謝哲青的書,那書房的行腳還是沒有動力,或許,這時候那書房需要的不是出走,而是停頓。


文:那書房
@ 東寫西讀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