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拉者时代建筑(上)两岸相望,诉说拉者

在古晋市区里闲逛,
感觉就像打开一本历史书,
从街头走到巷尾,
这条路到那座桥,
这一岸到那一岸,
转过头,
每一座建筑不是近百岁就是过百岁。
这些建筑与时代和岁月一起转变,
换过多个身份和名字。
今天我们一起在纸上走过建筑。

1) 玄天上帝庙(1863、1889、1968)
>>亚答街

玄天上帝庙 (摄影:沈竞辰)

玄天上帝庙初建于1850年代,那时的上帝庙是在另一条街,1863年庙宇迁移到现址上,成为潮属华人移民求平安、保健康、谢神恩的场所,除了宗教的角色之外,这座带有华人文化图像与雕塑艺术的红色建筑,也是离乡背井讨生活的人们,思乡情愁的一份慰藉。

然而,1884年的一场大祝融使这建筑遭到严重损坏,后来移民们合力修建庙宇,于1889年修建完工,1968年,庙宇再次修建,才有了今天这座在亚答街里金光辉煌老庙。除了每个月农历初一十五的鼎盛香火之外,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四,上帝庙都会举行庆神巡境盛大游行,万人空巷,场面壮观。如今,上帝庙代表的不单只是信徒和华人,它更是古晋的重要古迹。而上帝庙的正对面,就是古晋老街的地标——老爷官阳春台,这里从前是祖辈们观赏潮戏的戏台,现在是我们解馋的饮食坊。

2) 阿斯塔纳皇宫(1870)
>>阿斯塔纳路

白人拉者时代已经结束,但是皇宫依然是皇宫,现在它是州元首的寓邸。

阿斯塔纳皇宫(Astana)是第二代白人拉者查尔斯布洛克为献给夫人拉尼作为结婚礼物与新婚寓邸而建造。在此前,第一代拉者詹姆士在那里盖了一座名为“政府屋”寓邸,“政府屋”毁于1857年的一场火患里,于是,1870年,查尔斯在原址上建了一所更加堂皇的新寓邸,这是布洛克家族在砂拉越的第三所寓邸,也是最后一所。布洛克家族一直居住在这里,直到二战发生,拉者查尔斯维纳才在日军入侵前,离开皇宫离开砂拉越。白人拉者时代结束以前,皇宫也被用作议会厅,许多的政治与地方要事都在这个屋檐下被商议。

3) 旧法庭(1874)
>>敦阿邦哈志奥本路

旧法庭主楼建筑
旧法庭建筑使用了各种本土建材,包括:铁木、粘土砖块、砂灰石膏、石灰粉刷,这些建筑形状长扁,四周有深宽的走廊。

旧法庭坐落在靠近砂拉越河畔的位置上,它对面是四方堡,再对面就是河对岸的皇宫,从其地理位置就能感觉到,这座建筑的重量。1868年,拉者查尔斯继位后,把原址上的木屋拆除,建造了政府建筑,新建筑于1874年竣工并启用,当时建筑所完成的部分,是大钟楼两旁及其后的一排建筑,这里不但是法庭,也是当时的立法议会厅,所有与政务相关的部门都设在这栋白色建筑里。

后来旧法庭建筑逐步扩建,增加了其他栋建筑及庭院,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见的规模。这些法庭建筑在建造工程上大量地使用了各种本土建材,包括:铁木、粘土砖块、砂灰石膏、石灰粉刷。而为了因应热带气候,这些建筑形状长扁,四周有深宽的走廊。

1973年,新的立法议会大厦启用,接着其他政府部门也陆续各自搬迁到新的建筑去,二十世纪末法庭迁入Jalan Gersik的新法庭,这座白色法庭建筑群就空了出来。2003年,旧建筑翻新后变成旅游咨询中心,后来又有了餐厅、咖啡馆与精品店。2018年,白人拉者的后裔杰逊(Jason Desmond Anthnoy Brooke)在旧法庭开立了砂拉越拉尼博物馆(Ranee Museum),馆内展示处不少布洛克家族的文物,每一样都是历史的见证。

4) 玛格烈达城堡(1879)
>>干榜博扬

如今,从S桥上就能观望到砂拉越河对岸的玛格烈达城堡。

玛格烈达堡建于1879年,城堡的名字取自第二代拉者查尔斯妻子雷尼玛格烈达之名。作为抵御外侵的要地,玛格烈达堡建在地势较高的山丘上,驻守据点观察河流上动静,作为重要防卫的第一线,保障了地方的安全。然而,建这堡垒的查尔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日军从疏于防守的砂督桥入侵。二十世纪后期,玛格烈达堡曾作为警察博物馆,开放给民众参观。2016年,城堡转为布洛克文物纪念馆。

5) 四方堡(1879)
>>海唇街

【四方堡】摄影:沈竞辰

沿着砂拉越河而建设的古晋河滨公园上有座四方堡,这座白色建筑于1879年建成,与河对岸的玛格烈达堡一起,在河两岸为安全站哨。当时四方堡的比邻是码头(Pangkalan Batu),白人拉者从彼岸皇宫乘船渡河到此岸,在这码头上岸,然后举步前往当时的旧法庭与立法议会厅。

除了国防功能之外,四方堡也曾经用作拘留所,是前方监狱一部分。根据所参考资料,一百年前,在四方堡与砂拉越轮船公司老货舱之间的大片空地上,原本有座监狱,二战后监狱搬迁,建筑也曾经作为海关办事处,二十世纪末,为了完成河滨公园发展计划,原监狱与海关建筑于1993年被拆除,四方堡则被保留下来。如今我们可以在这所哨兵站兼拘留所中用餐,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6) 圆塔(1886)
>>敦阿邦哈志奥本路

目前邮政局总部对面的圆塔,正在大规模修建工程中。

圆塔建立于1886年,是1884年大祝融后第一座盖起的公共建筑。原本为军事用途而建造,所以有堡垒的外形设计,当建筑完成时,圆塔却用作药剂部,扮演着辅佐隔壁建筑医疗总部运作的角色,直至1947年。

由于这座建筑的所在处于一个战略性的位置上,因此,其真正作用也众说芸芸,它可能是布洛克政府的防卫前哨,其建筑上类似枪口的窗户也加固这个说法。

1947年之后,劳工部及下属法院登记处曾经入驻这里,后期变成砂拉越手工艺品理事会办事处。

7) 砂拉越博物馆(1891)
>>敦阿邦哈志奥本路

砂拉越博物馆建筑。(上图)正面,(下图)背面 。(摄影:沈竞辰)

坐落在古晋独立广场以南小山丘上的砂拉越博物馆创立于1891年,这座建筑的诞生为婆罗洲的建筑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也做了一个重要的开始,尽管原建筑只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规模的一半,那已是当时婆罗洲最隆重的工程,也是最昂贵的建筑财产。后来,1911年、1940年、1958年及1991年的扩建工程,使它规模不断加大,从只有左翼,到后期有了右翼,这座博物馆是东南亚最早成立,也是收藏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砂拉越博物馆之所以闻名世界的另一个原因是,馆内收藏了华莱士 (Alfred Russel Wallace)所制作与捐赠的标本。话说,华莱士是与达尔文齐名的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他为物种起源的共同发表者,他被誉为生物地理学之父。华莱士与第一代白人拉者詹姆士是好友,华莱士受詹姆士的邀请,于1854-1856年间在砂拉越居留了15个月,这期间华莱士看见了许多未曾见过的热带物种,并奠定了物种起源论。

而詹姆士也因为受了华莱士的影响而有了建立一间博物馆的想法,砂拉越博物馆因此诞生。

如果不了解这博物馆的由来与华莱士的生前事迹,恐怕参观者感受不到这座建筑的珍贵和独特。即使走过华莱士制作的标本前,也会忽略那些宝贵的遗产。

砂拉越博物馆自去年起关闭两年,目前维修与翻新工程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而隔着马路对面的新博物馆建筑从地耸起,维修工程完成后,这座建筑将会做何用途?我们只能期待。

報道:戴舒婷 攝影:沈競辰、戴舒婷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