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棉花全身宝,叶子浸水杀虫、棉球晒干做枕心、根部解熱鎮痛

山间地头、路旁沟畔,这看似娇弱的野生植物很常见,在野外遍布生长,它有着和棉花般一样的外形,但却与棉花截然不同,被称为野棉花。不认识它的人会觉得如杂草般的植物不值一提,但若知道了它的用处,就会觉得虽貌不惊人,却原来是珍贵的存在。

野棉花植株的花黄蕊粉瓣,看起来楚楚动人。

每当野棉花的绒毛绽放开来,如片片雪花,随风飘零,满山遍野。相信农村人家会对野棉花熟悉一些,相反在市区长大的会比较少见。

细心观察,野棉花植株的花黄蕊粉瓣,不香却很鲜艳绚丽,看起来楚楚动人。在花期过后,植株的枝头上会出现一团轻柔的、洁白的“面粉团”。这是它果实上密生的白色绒毛,酷似棉花,故而得名“野棉花”。它那容易脱落而飘零的花瓣加上随风飘逸的“棉絮”,在蓝天下随风摇曳,有一种安然娴静的美。

综合野棉花各项特征,它特别容易辨认。

中医学教授张法来指,常见人称呼它“野棉花”,其实还有一个动听的别称为“银莲花”。它属于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丛生诸多花朵,枝干笔直生长。野棉花样子特别,会结出“棉花”,可那并非是真正的棉花。这是因为野棉花植株结果会散出一堆白色棉絮,乍看下如同棉花般的模样。

“因为这项特征,野棉花特别好辨识,只要在山坡处看见一种植物结出白雪般棉花的,就是野棉花了。”
野棉花属多年生草本,全株披着或长或短的柔毛;卵形心状叶片,边缘有不太均匀的小锯齿。它的花葶从浓密的叶片间穿出,粗壮直立,一枝一花,傲立在顶端,如果花更高更大一些,乍看下像极了牡丹。

根部用药

他指,野棉花是毛茛科植物,药用部位是根部。它生于阴湿的林中、溪旁,全年可采挖,去净茎叶,晒干。

根据张教授的经验,野棉花的根茎用于解热镇痛,抗惊厥及镇静方面有一定效果,也可达止咳止血、理气杀虫、祛风湿、接骨功效。

是不是觉得中间那一团特像面粉团?

“一般用于治泻泄、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蛲虫病、小儿疳积、脚气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蜈蚣咬伤。”

它在抗肿瘤这一医学难题上也具一定疗效,惟毕竟是民间草药,在使用前确保遵循医嘱。此外,野棉花的叶子浸水后有杀虫效果,早期农民会用来制成土农药,也可以当草食动物的饲料;“棉球”晒干后软软的,可用来做枕头的枕心或棉絮。

野棉花的根茎可用于解热镇痛。

用法用量

张教授说,野棉花的根含毛茛苷,用药时用量6至12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须适量捣敷。

复方:

(一)治疟疾:野棉花根七至九枚,常山八两,黄豆一升。共煮熟,去药,黄豆晒干研成细粉,酒调为丸,雄黄为衣。疟前服十粒。

(二)治痈疽不溃:野棉花根,叶二至三钱。水煎服。

(三)治脚气病:野棉花根炖猪脚食。

(四)治发痒:野棉花根三株,水煎服。

(五)治蜈蚣咬伤:野棉花根捣烂敷。

(六)治对口疮:野棉花根捣烂敷。

(七)治蛀牙:野棉花根含口内牙痛处。

(八)治痞块:野棉花根五钱。甜酒煮。取汁内服,取渣外包,连服三剂。

叶片圆或略呈不整五角形。

野棉花的小档案:

学名: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
别名:野牡丹、打破碗花花
科属:毛茛科银莲花属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清热,利湿,杀虫,散瘀。
主治:治泻泄,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蛲虫病,小儿疳积,脚气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蜈蚣咬伤。

野棉花植株属于多年生草本,可高达60厘米。

野棉花的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可高达60厘米。茎,叶柄,花柄均带白色,上生多数刚毛。茎直立,叉状分枝。基生叶簇生,有长柄。叶片圆或略呈不整五角形,边缘再浅分裂,并具圆齿,叶基部心脏形或耳形,上面绿色,有稀毛,下面灰白色,沿脉布毛较密,主脉掌状。茎生叶对生,叶柄短,叶片较基生叶小。花单生于花枝分叉处。花柄下有叶状苞,苞叶形同茎生叶,但较小。花柄细长,花芽下垂,开时直立;花被5,白色或淡红色,外面密生丝状白毛,内面无毛;雄蕊多数。雌蕊圆锥形或卵形,除柱头外,遍生白细毛,柱头长方形,倾斜,无毛。瘦果多数,集成球状,密生白毛。花期5至6月。

杨丽华/报导

Check Also

小心别被骨痛热症“叮”上!

随着大马骨痛热症再次来袭,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