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你从何而来?

一项于2012年所进行的研究调查显示,我国有17.7%的青少年曾经经历或参与校园霸凌事件。在这项研究调查中,本地研究者针对我国25,507名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每100人当中就有近17至18人,过去涉及校园霸凌。这个数字或许对大部分的人来说是无感,但是对于被霸凌者来说,那是长远的影响,甚至是一辈子的梦魇。

关于霸凌(一)

什么是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指个人在心理、身体和言语遭受恶意的攻击,且因为霸凌者与被霸凌者之间的权力或体型等因素不对等,而不敢或无法有效的反抗。霸凌者通常是群体透过对被霸凌者身心的压迫,造成对方的愤怒、痛苦、羞耻、尴尬、恐惧以及忧郁。校园霸凌不只发生在校园,也可以发生在校外,甚至在网际网路上,霸凌者借网路或电信设备以文字和多媒体长期、反覆攻击受害人,称为网路霸凌。

霸凌的类型

1)肢体霸凌:以肢体暴力行为霸凌他人,包括踢、打弱势同学、抢夺财物等,这是最容易辨认的一种,会造成他人身体受到伤害。

肢体霸凌行为和嬉闹很相似,因此师长们很难确定同学间的相处是霸凌或否。(照片来源:Freepik)

2)关系霸凌:这一类型的霸凌往往牵涉到言语的霸凌,包括分群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同学,散播不实谣言中伤同学等。

3)言语霸凌:运用语言刺伤或嘲笑同学,包括取绰号、讽刺、嘲笑、恐吓威胁等,这是校园中最常出现且最不易发现的霸凌行为,会造成他人心理受伤,伤害程度有时会比肢体霸凌还严重。

言语霸凌是校园中最常出现且最不易发现的霸凌行为,会造成他人心理受伤,伤害程度有时会比肢体霸凌还严重。(照片来源:Freepik)

4)网路霸凌:利用网路散播不雅图片、谣言中伤同学、留言恐吓使人心理受伤或恐惧的行为,这是近年来新兴的霸凌型态,而且程度相当严重。

利用网路散播不雅图片、谣言、留言恐吓是近年来新兴的霸凌型态,而且程度相当严重。(照片来源:Freepik)

5)反击型霸凌:这是被霸凌者长期遭受霸凌之后的反击行为,包括受霸凌时生理上的自然回击。

6)性霸凌:类似性骚扰,包括有关性、身体性征及性别取向作为玩笑或嘲讽内容的行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体上的侵犯。

霸凌行为难以断定

开谈校园霸凌事件,临床心理治疗师陈玉蓉一开始就表示这是一个极复杂的课题,因为霸凌的行为很难定义,尤其是一些非暴力型的霸凌,比如排挤、孤立和其他语言上的霸凌形式是很难断定的。其次,当事人的角色也模糊难分,一般上行为心理学研究者们将霸凌事件当事人的角色分为四种,即:霸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以及霸凌者+被欺凌者。但在现实中,大部分人都不是扮演单一的角色。有些人在遭受霸凌后,为了保护自己,而去霸凌别人,也有一些人,不直接参与霸凌,他们对事件漠不关心,成为局外人,孤立被霸凌者,这样的行为也可能是排挤对方,再者还有一些人,出手帮助被霸凌者,却也因此被霸凌。这些角色的改变使霸凌事件中的关系复杂,对错难判。而在我们的社会中,与霸凌事件相关的最大群体是Bully victim,也就是原先的被霸凌者后来变成霸凌者,这是为何家长和老师难以介入采取帮助、惩罚或改进措施的其中原因之一。

婆罗洲医药中心、砂拉越大学医学和健康科学学院陈玉蓉临床心理治疗师表示校园霸凌是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对被霸凌者和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陈玉蓉所接触过的校园霸凌个案中,大部分是案主出现了严重心理状况和困扰,比如:忧郁症、焦虑症、拒绝上学等,在询问之下,才发现原来那些孩子在小学就有被霸凌的遭遇,最早的是从大约十岁四五年级开始。这真叫人惊讶,十岁的孩子怎么会懂得“霸凌”,怎么会用霸凌的方式来对待和自己同龄的小朋友?追根究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孩子的行为都是从大人即父母、师长、亲戚、身上学来或模仿的。

教养模式影响孩子行为

陈玉蓉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中常见的家庭教育可大略分为四类型:一、权威型,这是传统的教育方式,父母家长认为棒下出孝子,多以打骂、批评的方式来教导孩子;二、溺爱型,这是新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家长对孩子千依百顺,孩子是王,要什么父母都会满足他;三、沟通型,这是协商的教育方式,父母家长通过良性的沟通、与孩子调和,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要;四、忽略型,父母家长对孩子完全不理不睬。

一般常见的家庭教育类型
A权威型:采用严厉、高压、强迫命令式的教育,经常打骂、体罚、使子女容易发展为顺从
B)溺爱型:父母、祖父母对孩子百般疼爱,过分保护和溺爱。
C.民主型: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对提出正确引导和合理的要求。
D)忽视型:对孩子不很关心,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同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

她用一个简单例子带大家看看,这四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晚上孩子要吃糖,不同的父母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回应,权威型父母可能会打骂孩子,以威吓语语气要孩子赶快去房里睡觉;溺爱型的父母认为小孩子都爱吃糖,吃一两颗糖无伤大雅,孩子要吃就给他吃;沟通型父母就会让孩子知道,晚上不要吃糖以避免蛀牙,并协议白天才给糖吃;至于忽略型父母,他们不会回应或理睬孩子的要求。

虽然我们一般上将教育方式分为这四种,但是实际上情况比这些复杂许多,尤其是当爸爸和妈妈的教育理念不同,或者爷爷和奶奶也参与其中,某一方严格,某一方溺爱,还有些家庭可能父母两人或其中一人经常在外地工作,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角色上是缺席的,又或者是单亲家庭等等。不同的清况,不同的父母就会有不同类型的家庭故事,加上个体的个性就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孩子。比方说,权威型的爸爸加上溺爱型的妈妈,爸爸经常以权威强迫妈妈顺从,孩子看到了,他可能吸取的部分是权力的好处,只要有权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于是他学会用行动或暴力从同学身上得到他想要的。

权力的斗争是霸凌的开始

在霸凌事件中,霸凌者与被霸凌者之间的权力是不对等,因此,陈玉蓉形容这是权利的斗争。“当我做错事情,爸爸就生气,生气就大声吆喝、打我,我就会屈服”,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而然学到,暴力是达到目的方法。于是在学校,当他想要的却得不到满足时,或是别人做了令他感到不舒服、不悦的事情时,他就很自然地复制了爸爸的模式,以生气或暴力的方式来表现不满和处理情况,可能一开始只是用语言或情绪发泄,后来慢慢变成了动手推打、出拳头和脚踢等等。十岁的小孩子心智还未成熟,他不会分辨,不觉得做出这些动作是不对的,而权力的斗争就这样展开。

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对孩子的行为模式有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会导致校园霸凌的发生。

第二种情况是,孩子可能长期受父母的权威性管教,慢慢有了反抗的想法,但是他的反抗不是对着父母来表现,而是到学校去欺压比他弱的人,在他的想法中,他在家里被欺压,他去学校欺压别人,没有错。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小时候不会复制权威型父母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他进入青少年时期,面对多方面的身份转换,急于显示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是大人,有大人的权利,于是开始做和大人一样的行为,要别人听从于他们,当小社会里的老大,像家里的爸爸妈妈那样。

而另一种长期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在家里一向要什么有什么,然而进入学校他就不再是王,不是人人都会满足他的要求,当别人没有满足他的要求的时候,他觉得那是不应该的,他霸道地要得到他想要的,得不到时心理不舒服或是生气,他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份不舒服,于是他就去抢,别人可能不依,就开始产生口角,甚至打架。当老师介入时,老师一般会说,吵架打架是不可以的,两方都错。如果时间与情况允许的话,老师花心思与时间处理,让孩子明白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进而改变他的行为。但是也有可能在老师的权威下他改过,可他也学到,权力是好事,只要有权力,大家都得听从他。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孩子不知错,带着视他为王的父母到学校责问老师,执意得到她要的。

从上述几个版本我们能看到,任何形式的霸凌,都是有根源可寻的。孩子所受的教育和管教的方式、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可能造成霸凌事件的发生,因此我们谈论霸凌,得要从行为科学开始,看看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原因。除了这些,网络媒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尤其现今很多的游戏和娱乐影片都以英雄主义为故事主轴,这些情节会潜移默化,对孩子的思想造成一些影响,他们可能学会当对立情况出现时,就以武力来解决。

从行为心理学看校园霸凌(1/3)
报道:戴舒婷

Check Also

我们与经济的距离(五)老木生机延续物命

在永续建筑中,木材是极受推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