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Kadedek是從泥土長出來的樂器,所有材料藉取自大地,而他只是簡單地將各個部分組裝起來,讓它呼吸。
Kadedek是西加裡曼原住民的一種傳統樂器,其外形像葫蘆笙,由笙鬥、笙管和簧片所組成。笙鬥形狀似煙鬥,六根長短不齊的笙管穿入笙鬥,直立在笙鬥上方。Kadedek可以獨奏,可以多人同奏,也可以搭配其他樂器一起玩奏。吹奏時樂手舉起Kadedek,左右手指按住管子上的圓孔,嘴巴對著鬥口吹氣或吸氣,接著類似蘇格蘭口風琴般的聲音,從笙管底部悠然而出,輕快聲樂帶動心情跳躍起來。
與竹同樂四十餘載
祖傳神話代代相傳
在加裡曼丹,懂得吹奏Kadedek的人越來越少,而精通製作Kadedek的人更是屈指可數。生活在美拉維縣(Malawi)的AbangBunau便是當地極少數依然堅守這份傳統的樂師兼製作人。年屆60歲的他自15歲開始就學習吹奏這種獨特的民族樂器,並繼承父親的衣缽,以製作Kadedek為生。數十年來,他經常穿梭於省內和坤甸,將樂器賣給任何願意購買樂器的人,除了賺取收入之外,也致力於推廣這種樂器。除了Kadedek之外,他也精於吹奏和製作竹笛。
Abang Bunau和大多數美拉維縣居民一樣,是Kebahan族,這個種族是婆羅洲達雅民族的一個亞群,Abang Bunau本身是基督教徒,不過大部分Kebahan族人已皈依伊斯蘭教。與馬來族人的互動與接觸改變了他們的宗教信仰, 也對他們的文化帶來了影響,Kadedek的音樂也不例外,許多Kadedek的曲調都是與馬來詩歌搭配演繹。
在加裡曼丹,只有專業的師父才能製作Kadedek,而製作的技巧乃世襲傳承,並非一般人所能學到。Abang Bunau家族是從祖輩起開始製作Kadedek。根據Abang Bunau的說法,他的曾祖父名叫Abang Onyo,一天,當Abang Onyo到森林裡撿柴火時,無意間來到一間樹屋,屋裡的普南人正在舉辦一場婚禮慶典,並用一種奇特的樂器吹奏樂曲。Abang Onyo對這種樂器感到十分好奇,於是他請求普南人允許他嘗試吹奏,然而樂器在他手上卻發不出聲音。Abang Onyo在樹屋裡過了一夜,隔天醒來卻發現整個部落都不見了。他本以為自己做了一場夢,但是他手中竟然拿著一把樂器,那樂器就是K a d e d e k 。從此Abang Onyo便醉心於Kadedek,並將它作為家族的遺產,一代傳一代。如今Abang Bunau在等待他的孩子長大,希望將製作技術傳授給孩子們。
六根竹管如一家人
音色各异奏出和諧
K a d e d e k 與砂拉越伊班族樂器Engkerurai,烏魯族的Keluri,沙巴原住民的Sompoton有幾分相似,而這些都出自於婆羅洲的自由簧樂器。Kadedek沒有一定的尺寸,可長可短,隨樂手喜好和個人需要來決定或選擇。Kadedek的笙鬥以葫蘆為材料,六根笙管則由長短不齊的竹管組成,笙管以藤制繩索束著,插入葫蘆腔內但不穿過底部,而是用蜜蠟黏在葫蘆的外殼。
每根穿入葫蘆的竹管上都有一枚單獨的簧片(lidah),當氣流通過簧片和竹管,簧和管共振,在相同頻率下賦予Kededek獨特的聲音。六根竹管音色各異,分為高、中、低不同音區。管子越長聲音越低,管子越短聲音越高,小高音清脆明亮,中音圓潤渾厚,低音厚重低沉,高低音及不同的和諧音的疊加,吹奏出輕快、活潑的曲調。
有趣的是,六根竹管都有名稱及其含義:最長的竹管是 induk,代表父母,第二長的竹管是 serunding kiri,代表第一個孩子,其他竹管按降序排列,分別為:serunding kanan、seruling及老麼perabong。Induk靠近頂端的部位加上一個倒置的葫蘆,以控制聲波。每根竹管上開有高低不同的圓形按孔,管子背對背圍成圈,而不像一般樂器那樣,依按孔線性排列,因此樂手容易覺得混淆。吹奏時兩手輕握管,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拇指、中指和食指下的手掌部位負責開關按孔。這樣的佈局非常特殊,也使Kadedek比其他樂器來得更難操作。
斗管簧片來自土地
大自然與人的結晶
K a d e d e k 的製作過程本身就是一門藝術,Abang Bunau引以為豪。他說,Kadedek是從泥土長出來的樂器,所有材料藉取自大地,而他只是簡單地將各個部分組裝起來,讓它呼吸。每個Kadedek需要大約一年時間來製作。而第一個步驟並不是採集,而是種葫蘆。他有一塊專門用於種植葫蘆的菜園,準備要做樂器時,他必須下心思在田地裡,時時觀察葫蘆的成長,用一些手段使葫蘆長出他所需要的形態,彎曲度和尺寸,這得要一年的時間耐心培養。葫蘆長成收割後,他先將葫蘆浸泡在水裡,等到葫蘆表皮變硬,才將瓜肉挖出,完整地保留葫蘆外殼。
笙管以特殊的山地竹子製作,竹節需長度相仿、中空直徑一致。收集好的竹子放在陽光下曬至適合的乾度,之後才能用刀子切割開口。如果不夠乾的話,竹子不耐存放,而且可能會變形,太乾的話竹子可能容易裂開。Abang Bunau沒有先進的科學工具,全靠經驗和觸感來判斷竹子是否合適。每一根竹管都需要鑽按孔,製作時他將一隻小鐵枝用火燒製發紅,然後將鐵枝往竹管上刺洞,沿著洞口修整出大小剛好的圓孔。
簧片是整個笙樂器中,最難製作的部。雖然現在亞洲其他地區的大多數笙都使用由黃銅或銀等金屬製成的簧片,但Abang Bunau仍保留傳統方式,以一種名為apin的棕櫚植物的葉肋,加上手工精心雕刻而成。做工嫻熟的人才能把簧片製好,一刀一刀雕刻,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每一枚都要做得剛好,聲音才會流暢和諧。Abang Bunau在一段apin葉肋上,雕刻出六枚簧片,每枚簧片寬度大約一公分長度兩公分,雕刻起來非常考驗他的手藝和眼力。簧片做好後,把它們裝在管子上,竹管才能插入葫蘆鬥中。
竹管與葫蘆鬥銜接處沾著深黑色的質物,那是利用無蟄蜂的蜂蜜製成的蠟樹脂,稱為cerumin。Abang Bunau解釋,cerumin是印尼原住民常使用的粘合劑,他們收集蜂蜜後,將其煮沸形成濃稠且具粘性的cerumin,作為製作生活工具、日用品和樂曲的材料。他邊說邊從樂器上拔出一根竹管,佈滿皺紋的左手因使力而微微顫抖,我因此而感覺到cerumin的黏性有多強。輕輕觸摸那黑色膠質,它黏質即刻粘上我指尖。Abang Bunau讓我看看簧片後,把管子重新安裝到Kadedek上,管子輕易就歸位,Kadedek絲毫無損,cerumin真是個好材料。
製作進行到這裡,還未結束,Kededek還需要調音才算完成。從音階、音準、音質到外觀,他要求做工精益求精,如果音不符合要求,他將修改竹管上各調音口的大小、位置及略微調整竹管位置。完成之後,他在竹管上加上鳥類羽毛做裝飾。如此,當他在舞台上演奏,趁著空檔擺出飞鳥的動作,手舞足蹈,便是在提醒我們,人類與動植物之間的關係緊密。
森聲不息系列 /報道、攝影: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