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踏出环保的一小步,到后来不仅创下马来西亚资源回收健力士记录后,更收获了全校师生在生活中养成了环保的绿色生活习惯,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本文简称一中)在过去的15年来用行动证明了:只要想起步,提倡及实践环保理念任何时候都不会太晚。
一中自2004年,参加了一项由古晋中中校董会与古晋南市主办的资源回收比赛,并创下报纸总量为11万8725公斤的马来西亚健力士记录后,资源回收亦被列为该校重要的年度活动之一。该校的环保社负责老师田仕钧在受访时表示,一中的回收旧报环保活动,大约是在15年前由当时的课外活动主任(此职位现改称联课主任)沈君伟发起。
15年前发起至今
从年度活动到日常
最初,一中的资源回收比赛规模不大,而且只是一项一年一次总动员全校高初中所有班级师生的活动。“每一年,校方都会将回收旧报换取的全部所得(约莫两三万令吉),全数作为校内各种课外活动团体的基金,比如学长团,童军团等社团的各种活动经费,其他社团也可以向校方提出活动费的申请。”
“沈老师离校后,这项活动交由带领生物学会的施志毅老师及邓宝蓝老师负责。后来,施老师把学会改名为环保社。那时,我刚当上总务处主任便开始与施老师的环保社合作,在校园内推广每日环保活动,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家里,养成资源回收的习惯,把平日在家中或校园中收集到的各种可回收瓶子,罐子等可回收资源收集起来,待每周五再由各个班级负责把班里收集来的所有回收资源集中到学校的礼堂后方,作为每周的班级资源回收比赛。”
“到时候,环保社成员会按各班级交上的不同类别回收资源计算分数,比如说一个铝罐算1分,一个宝特瓶算1分,到了月底每个班级累计的总积分可用来兑换马克笔、白板擦等班级的各种所需的文具。如此一来,班级便无需再另外征收班费去购买这些物品。”他解释,通常环保社把各班级收集起来的回收物经处理及卖出后,便会将全部所得用来购买上述文具,再按各个班级的兑换清单把文具分派给各班级。“如果一个班级累积的分数很多,到年底他们甚至还可以换维他精、饮料,以及笔记本纸张。”田老师笑说。闻言,我即忍不住笑了出来。难怪学生如此积极,换作是我也会很乐意响应。
他称,环保社虽然没有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资讯,只是通过每天在校身体力行环保,日子久了绿色校园生活的概念便潜移默化至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乃至学生在家中也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慢慢地也带动家人参与环保。
以回收所得购买文具
将环保概念潜移默化
田老师透露,一中环保社没有特意在校园内宣导环保理念,主要是透过班导师向学生们灌输绿色校园生活的概念。“比如说,班老师会在班上鼓励学生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习惯,在学校实行资源回收,那么便不需要花班费去购买班级所需文具。”
“再好比说我自己。以前,我也是什么东西都随便丢,那时候没有环保的概念,随手把可回收资源丢了没什么感觉,当懂得如何分辨可回收资源后,便会觉得把它们给丢了很可惜。于是,我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收集回收资源,累积一年后再把报纸载到学校。”他笑说,甚至当他发现邻居把报纸丢掉时即忍不住开口向邻居要报纸。“现在,我的邻居每周都会自动把报纸和其他可回收资源交给我转送给校方。”
回收比赛火热比拼
学生主动全力配合
“前边同学的动作请快一点﹗”课室外传来学生们的呼喊声打断了我们的访谈,也成功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田老师干脆站起身领着我去观看“2019年度全校性班级资源回收比赛”的情景。只见无论是给回收资源进行分类、集中处理、秤重,乃至以人力把回收资源“运送”至学校礼堂后方的一系列流水作业,过程中的每项环节都极其熟练,学生们都配合得天衣无缝,不禁令人赞叹。
“现在学生们已经习惯了每年的大型资源回收比赛,各个班级及社团根本不需开会,时间一到便会开启自动模式,大家自动自发地分配工作及遵守岗位,一起响应环保。”他坦言,每日的校园资源回收活动及上述的比赛给学生带来的正面影响和成效,虽无法达到100巴仙,能达到80巴仙已经算很不错了。
问及家长们作何反应,田老师示意我看看校园四周此刻正忙于搬运报纸及其它回收资源的学生们,并感谢家长载送孩子们到学校参与环保活动,以及平时也参与到校园的每日环保活动中,多年来持续地支持校园的环保活动。“每每我在校外遇见历届毕业生时,他们总会跟我聊起在校期间参与环保活动的回忆,大多都表示参与回收活动的过程很开心,很怀念一起收集报纸的日子,觉得自己做了很有意义的事。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的学生特别拼,不仅自己在校园内进行回收,还去校外四处向相识的人作资源回收,所以其他班级的学生都会说,今年比不过毕业班,我们等明年。”
他透露,单是去年的回收冠军毕业班,回收的报纸达50顿以上,保特瓶2、3千公斤,铝罐也有1千多公斤。“当然,也有家长担心孩子们过于积极回收资源半夜还没回家。还有些刚考取驾照的高三生,为了拼‘业绩’四处去回收资源而发生了小意外,导致校方不得不下令给环保比赛降温。”
无形中,一中原本在校推行的环保回收概念,多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努力灌溉及家长们的支持下,早已走出了校园,绿色生活不但潜移默化至学生及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连带还影响了左邻右舍及大众间接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当下,心中即产生一个大胆的念想:一间学校的日常环保回收活动已获此成效(最起码现在一中校园的垃圾桶内不见任何可回收资源被丢弃),若全砂中小学也一同效仿,不知将是什么样的情景?
绿化校园 期待有缘人指导
一中环保社于10年前成立后,为提倡与实践环保,每年在校园内办三大活动:年度大型资源回收比赛、每日在校资源回收活动,以及收购及售卖旧课本活动。除此之外,环保社还拨出部份资源回收款项来购买花盆及花苗,作绿化校园的用途。
“未绿化校园之前,整个学习环境感觉比较生硬,现在多了些生气也柔和了氛围。”田老师边领着我参观环保社在校园一隅的“小花园”边开心地说。我不假思索地问,环保社未来可将继续推行其它绿色计划,他感叹,虽希望在校内开辟个菜园,可自己既要当班导师又要带活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恐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我个人的园艺知识也是有限,即使要种菜,该怎么开始,什么菜适合种在什么土地上,我一概不知。”
“之前,我都是自己先在家试种花卉和绿色植物,成功后才带到校内。平时幸好有校工帮忙照看,但仅凭一己之力,能力有限。我单是修剪几盆花卉都要花好几个小时,若带着学生进行园艺活动,还得先教会他们要如何修剪、施肥、翻土等等。”他欢迎具园艺兴趣及知识的校友及公众人士给予环保社成员指导,及参与环保社的园艺活动来。“希望继我之后,在校的其他老师和学生们,将继续把环保社的宗旨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撰文/攝影:方佩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