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一切自有安排

一切自有安排

“每件事都會改變,學習如實接受事物本來的樣貌,並且在每一刻保持覺知了,然後你將了解什麼是靜心”──《我與和尚丈夫的靈修課》

一位棕發碧眼的年輕女生凱薩琳,從美國飛越半個地球到韓國這個陌生的東方異鄉,在那裡她與韓國和尚相遇相戀,這究竟是不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抑或著相反?看到這樣的故事簡介,心未經思考就直接喊了一聲“哦!不!老天真會惡作劇”,不是嗎?

她是英文老師,他是她學生,她教他英文,他教她靜心。剛開始兩人的互動很單純,他們都對對方的文化感到好奇而想了解更多。後來有一天,她發現長時間相處和頻密接觸,她對他的情感日漸滋長,他對她亦是。他們面對生命的意外與禁忌之愛,該如何選擇,如何處理?龐大的外界輿論與世俗壓力,還有自己內心的道德關卡要如何承受和跨越?這真是一門很不容易的靈修課。

如果事情的全部就像凱薩琳在書里所寫的那樣,我從字裡行間看到的是,和尚、寺廟長老,還有凱薩琳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大家都心照不宣,沒有排斥和反對這段戀情,也沒有大力鼓勵。他們只是如是地接受事情的發生,讓當事人自己處理。我想象長老一副淡定的樣子,站在一旁靜觀因緣,順其自然,將佛法進行到底。

由於這本書是女方所寫,我只能看見凱薩琳的想法,無法知道和尚的想法。但是看到他們決定在一起之後,和尚所面對的生活問題,我猜想,雖然他一直表現得很平靜,看起來心不亂,事實上他也很掙扎,選擇還俗他必須放棄很多,必須重新適應社會和人群,必須有一份工作和凱薩琳一起分擔經濟問題,那些煩人的塵世之事,他努力去面對。離開寺廟,走入世俗,這修行更加的不容易。《刺鳥》般的愛情最終能否得到幸福?在這本書里看到他們一步一步往前,在崎嶇的靈性隘口,不斷嘗試去達到真正的平靜與喜悅與愛。他們在美國定居後,有各自的工作,建立共同的生活與家庭。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的日子……

然而,每件事都會改變。讀完這本書之後,那書房上網找凱薩琳的粉絲頁,發現這段從1996年開始的感情,在2015年結束了。相愛20載的他們結束了這段婚姻。現年50歲的凱薩琳已再婚,她再也沒有提起和尚。看到這裡你會怎麼想呢?是否覺得可惜?還是抗拒這個結局?為什麼他們會分開?那書房想了一想,也許他們都懂得活在當下,懂得要放手。我們要學習接受因緣的生滅。

那書房@東寫西讀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