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訊視界 / 不再是會客間 客廳變身多功能區

不再是會客間 客廳變身多功能區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客廳是一個家的“臉面”,是一家人最主要的活動場所,所以往往佔據家裡的黃金位置。

不難發現,大部分家庭的客廳擺設離不開傳統標準面貌,以“電視機+沙發+茶几”這標配的“老三件”,來撐起整個家的格調與顏值。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客廳布置早已不再適應現代年輕人多樣化的生活需求了。

“去客廳化”在現階段已不是一個新穎的名詞,很多對家裝有興趣的朋友肯定已涉足這方面知識。但基於客廳的形式太過於深入民心,其實很多人在裝修的時候都想選擇“去客廳化”設計,但礙於大眾的眼光,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只有生活與工作的空間完美相融,才是現階段和後疫情時代的理想居家環境。

不過,這並非是指捨去客廳這個空間,反之是將客廳空間功能進行改變,捨去的是客廳的會客功能。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與衝擊下,電視機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種擺設,如果沒有客人來訪,可能一年到頭也開不了幾次,使用率非常低。這對於空間有限的小戶型來說,無疑是一種浪費。

“去客廳化”設計是充滿無限可能的,能為我們裝出一個環境非常好的家。其實,任何好的設計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如果你不甘心讓客廳淪為閑置區,也許可以換個思路,大膽地打破電視區為主軸的局面,將客廳打造成一個真正符合全家人需求的生活空間。

窗邊茶几上一株綠植,帶給人欣喜的感覺。

將原本的客廳區域打造成一個“家庭核心區”,讓客廳的功能變得更加多元化,在客廳里能做的事情不再只是坐或躺在沙發上,雙眼盯住電視機。一家人待在同一個區域內,各自做着喜歡的事情,既能增進感情,又互不干擾,從而重新定義適合我們的居住空間。

告別電視機後,我們的客廳可以設計成什麼樣子呢?今天就來探討一下。

去客廳化,提高使用率

跳出傳統思維後,客廳其實可以“解鎖”出很多功能。有小孩的家庭,可以將客廳變成一個集遊樂、學習、休閑、辦公於一體的多功能空間,讓大人、小孩在同一空間內產生更多的互動與交流。

廚房與客廳範圍連成一體,比起傳統的客廳空間,更實際且方便。

個性化空間是與以傳統的客廳功能不同,會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空間、玩耍空間。“去客廳化”設計就在這裡體現,將原本的茶几、沙發、電視背景牆三種客廳標誌性設計去除,使這個空間成為一個多功能區域。這個空間主色調可定為白色,有助於提亮光線,加上點光源和燈帶的輔助照明,使整個空間看起來更明亮,鏡子的運用也可以拉伸空間感。經過這樣的改造,使得現有空間在視覺上擴大一倍。

在這個空間里,受疫情影響而長時間在家裡上班的大人可以在一旁專心工作,而同樣受疫情影響不能到校上課的小孩,即可在這個空間里網上學習,年齡再小一些的孩子則可在這模式下感知到大人陪伴的溫暖,讓一家人在同一個空間里其樂融融。

沒有阻隔一體化的客廳,使空間被擴充了。

為了防止孩子發生意外的磕碰,客廳的傢具最好避免鋒利的稜角,盡量使用帶圓角的低矮傢具,方便他們爬上爬下,營造出一個安全而舒適的活動空間。

“去客廳化”後留下的多功能區是可以滿足書房功能、休閑功能、睡眠功能的,且設計方面加入藝術感將帶來更大驚喜。試想象,當一家三口回家之後,父母在隔壁的沙發上看書或刷玩手機,孩子在書房學習,這樣的家庭氛圍溫馨又舒服。

疫情之下,家裡的辦公室

疫情下防疫封鎖讓世界各地的許多企業和員工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開啟了長達數月的居家辦公生活,有人抱怨居家辦公等於七天24小時無限辦公,也有人如魚得水,認為效率得到提高。這場史無前例的全球大考驗正改變着未來的工作形態和職場環境,也對未來的居家設計帶來關鍵性的改變。

在多功能區,受疫情影響而長時間在家裡上班的大人可在一旁專心工作,孩子則可在這空間里感知到大人陪伴的溫暖。

這種在上班與下班之間沒有明確界限的工作氛圍下,只有把自家的居家環境設計成舒適的環境,在其中自在工作,享受其中,才能為自己煎熬貧瘠的生心理帶來撫慰,將憂愁和鬱悶化解成無窮的幹勁兒,所以,只有生活與工作的空間完美相融,才是現階段和後疫情時代的理想居家環境。

從一些居家設計圖中可發現家裡的客廳是最佳的改革和變化空間。你可以擺放一張大長桌,再搭配柔軟的組合或單人沙發,一面書牆、一張地毯,圍合出一個輕鬆舒適的辦公區,絕對能享受更加張弛有度的理想生活。

書櫃+書桌,營造書香氣息

若家庭成員是書香分子,不妨徹底擺脫電視模式,讓客廳變身為一個開放式的家庭圖書館。

滿牆的書籍不僅是一種背景裝飾,還可以在閑暇之餘隨手拎起一本書,隨時給自己來一場靈魂之旅。小孩在充滿書香環境下輕而易舉培養出閱讀興趣,這個去“客廳化設計”功勞不容小覷。

整面牆的書櫃設計,營造家裡的書香氛圍。

一整面牆的書櫃設計能夠收納屋主的很多書籍,書櫃整體可設計成上下設計,上部分的開敞式設計,能夠一目了然的找到需要的書籍,下部分則是一個封閉式收納櫃或翻板床。平常時候將翻板床收納起來,對整個空間來說有擴大作用,當家中有人需要留宿則可以放置下來,這個設計是非常靈活的。

書櫃牆壁採用白色,設計感非常好,再加上一個造型簡單且精緻的書桌,搭配上淺灰色的圓凳,使整個空間的溫馨感被營造出來。書桌上方的植物類型可以根據主人的喜好盡情發揮,可以自然素雅,可以艷麗芬芳,使這一角落充滿家的氣息。

“去客廳化”後留下的多功能區,除了滿足書房功能、休閑功能,還具備睡眠功能。

一些設計師也會將陽台與客廳的連接牆體進行拆除,將陽台納入客廳的空間內,擴大了客廳範圍的面積,室外的陽光通過窗戶照射進來,使整個空間充滿了溫暖的氣息。窗邊的茶几上放着一株綠植,這簡單的青綠色也會使人有一種欣喜的感覺。

榻榻米設計,休閑聚會皆可

在疫情前,很多朋友家裡經常會邀請密友過來聚餐、辦派對,那麼客廳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就要更“社交化”一些。“去客廳化”設計,令客廳少了電視機,標準的沙發和端正擺放的茶几,卻多了空間設計成榻榻米區,還有根據需求安裝多媒體的影音設備等,成為一個可以容納多人的聚會空間,但現階段的疫情情況並不適合這種居家設計,相信那些近期入伙並採用去客廳化設計的主人暫不會考量這種零社交距離的居家設計,反之多功能區、書牆設計或住家辦公室設計較合時宜,且能靈活的滿足主人的需求。

客廳少了電視機,標準的沙發和茶几套,卻多了空間設計成可容納多人的榻榻米區。
客廳以榻榻米設計,陽光曬進,無疑是一個溫暖又舒服的家。

總之,居住空間本質上是生活方式的反映,不管你有沒有打破常規思路,讓自己住得既舒服,又安心,才是理想的選擇。

楊麗華/整理
圖片:取自網絡

Check Also

我們與經濟的距離(五)老木生機延續物命

在永續建築中,木材是極受推薦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