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好孩子。我们的脑袋身体和情绪都没有缺陷,而且尽一切可能对上帝虔诚信奉。我们跟世上其他小孩一样有资格活着,可以爱人,可以享受人生。”
——V.C安德鲁丝《阁楼里的小花》
“混蛋!”这两个字在阅读的过程中频频出现在心里,当然还有一些更不文雅的词,那书房不好写出来。
那书房原以为是这是惊悚小说,一读方发现这是比惊悚小说更令人毛骨悚然,更害怕的事物。读到五分之一的时候,我停了一下做思考,确定自己可以受得了更加不堪,不人道的情节,不会被书本搞坏心情才继续读。后来我就用了几小时,把这本三百多页的书看完,没有看得很仔细,因为心脏不够强。这本书对那书房来说,太过黑暗与沉重。这个系列一共有五部曲,但那书房大概不会去看其他部,也不会把这本书借出去。
世界上最最令人害怕的事物,大概非人莫属。在故事中,四个孩子被禁锢在阁楼中,因为对妈妈的爱与信任,他们抱着对明天的美好憧憬,忍受着种种不人道的对待,妈妈说的,一切很快会好,他们会有钱,只要忍耐一下很快就可以出去,然而这个很快让他们等了几年。在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后,孩子们才发现一切都是谎言。
你可能会想,小说故事是假的,何必这么认真,影响自己的心情。如果事情只是那么简单那就好了,人们口里常常说,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其实,世界上真的有不是的父母存在,那书房亲眼看过了,无辜的孩子,在父母一句句的话语下妥协、认错、受罚、挨打。“你不爱妈妈吗?”、“你怎么这么伤妈妈的心”、“你爱妈妈的话就应该听话”、“要不是因为你,我可以过得更好”这些不是爱的言语,这是情绪威胁、道德绑架,孩子默默忍受种种不人道的对待,不合理的要求,甚至认为是自己造成所有人的不幸,孩子内疚、自责,即使长大了,还会一直认为自己不够好就会被抛弃,认为自己该为别人的幸福负责,或者相反的,他们会复制父母的模式,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孩子,导致更多无辜的孩子活在人心地狱里。
那书房见过这么一个例子,一对华人医生夫妇,他们指着两三岁的孩子说:“这孩子是哪咤,是来讨债的,就是因为他全部人都不快乐”。那书房永远记得那个妈妈指着孩子骂的那个眼神,充满怨怼和鄙视,每次想起那个妈妈伸脚将那孩子踢倒,对着他瘦小的背用衣架不停地打,那书房心里真的很难受,那时我抱着那孩子,想把他带出那个畸形的家庭,但是怕那样孩子之后会挨打得更严重。相信我,天下真的有不是的父母。
孩子是什么?是大人没有经过他们同意,自己一厢情愿地把他们带来世界上的,年幼的孩子是白纸,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受主要养育者的影响,孩子不是天生的罪人,不是大人的玩物!爸爸妈妈醒醒吧,不要再把自己人生的不顺利,婚姻的破碎,家庭关系的责任加诸在孩子身上,如果真有谁需要负责,爸爸妈妈的责任不是比孩子大吗?“为你好”、“都是你”、“没有用”、“我不要你了”不要再用这样的言语威胁孩子了。
《书里那句话》图/文:那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