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這個日子呼籲人們關注身處困境的非洲象和亞洲象。如今,大象的生存面臨很多挑戰和威脅,獵殺、虐待、棲息地減少等,據估計,在亞非兩洲,每天有一百頭大象遭到獵殺,生存情況每況愈下,因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非洲象列為“易受威脅物種”、將亞洲象列為“瀕危物種”。

●人類是殘害大象的兇手
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也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工程師”,它們在森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對其他野生動物來說,是提供許多益處的好夥伴。大象身形巨大,是其他動物的開路先鋒 ; 象牙可以挖開地面、找出水源,供給其他動物使用;它們的排泄物能把植物種子散播到森林各處,讓植物繁衍生長,幫助其他動植物維護棲地生態,保持多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不過,大象的棲息地正在減少中。森林是大象的棲息地,人類為了商業用途,不斷侵入森林、進行土地買賣,或做工業化的開發,大象與其他野生動物的生活品質受到干擾漸趨惡化,更糟的是,大象和其他物種面臨剝削與滅絕的風險。而人類為了得到象牙,更不斷殘殺這種溫馴的動物。在此背景下,亞洲各國也逐漸意識到大象表演等商業活動的殘忍性,以及對生物多樣性的重大破壞,紛紛開展世界大象日的紀念、宣傳活動,並立法,嚴懲此類活動。
●沙巴的稀有大象
婆羅洲象(Borneo pygmy elephant)也被稱為侏儒象,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大象,比其他亞洲象矮小一倍,成象平均只有2.6米高。與其他亞洲象相比,婆羅洲象是一種更溫和的動物,它們目前主要生存在婆羅洲北部的沙巴,估計全球只剩下1500頭左右,因此被列為“瀕危物種”。過去20年來,婆羅洲象的生存一直受威脅,當地大規模伐林及發展商業種植,導致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減少,流離失所之餘,食物也短缺,令它們鋌而走險到種植園尋找食物果腹,這增加象群遭射殺的危險,過去十年至少有100隻象遇害。2019年,一隻婆羅洲侏儒象的屍體在沙巴斗湖河岸被發現,那隻大象被殘忍槍殺,象牙被鋸去,身上有多個彈孔——經解剖發現,其體內有多達70顆鉛彈,可以想像它被殺時所受到的痛苦。

●為了保護大象,我們可以做什麼?
1)拒絕以大象和野生動物為賣點的旅遊觀光活動,包括:騎大象、觀賞大象表演
2)不獵殺大象。在我國,獵殺侏儒象是犯法行為,最高可被判監五年及罰款25萬令吉。
3)不從事會危害大象的商業活動,包括非法動物走私和貿易
4)不購買以大象和野生動物器官為材料的產品,比如象牙首飾,象牙擺設品
5)如果發現有人從事非法動物走私和貿易活動,應向執法單位舉報

●為了保護大象,我們可以做什麼?
1)拒絕以大象和野生動物為賣點的旅遊觀光活動,包括:騎大象、觀賞大象表演。
2)不獵殺大象。在我國,獵殺侏儒象是犯法行為,最高可被判監五年及罰款25萬令吉。
3)不從事會危害大象的商業活動,包括非法走私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器官貿易活動。
4)不購買以大象和野生動物器官為材料的產品,比如象牙首飾,象牙擺設品
5)如果發現有人從事非法走私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器官貿易活動,應向執法單位舉報。

象事知多少?
- 2600萬年前,地球上大象的種類有超過400種,但如今僅剩下兩屬三種: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
- 大象具有的高度發展大腦,是哺乳動物界中最大的大腦,比人類的大腦大上3到4倍。
- 大象的耳朵是由一套複雜的血管系統組成,能控制它們的體溫。當天氣變熱時,大象能夠通過耳朵冷卻血液。
- 儘管視力不佳,不過大象卻擁有敏銳的嗅覺。
- 大象不停地在空中左右晃動象鼻,那是為了能更好地聞到周圍環境的氣味。
- 大象能夠表現出歡笑和哭泣等情緒。此外,他們懂得玩耍,並且擁有高度發達的記憶力。

●大象吃什麼?
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素食主義者,它們喜歡高纖維的食物,比如:竹子和草類,不過它們更喜歡水果,比如香蕉或甘蔗。由於身體高大,它們每天需要吃大量的食物才能給身體補充足夠的能量,平均一隻大象每天需要吃相等於它體重10%的食物才行,所以它們每天在森林裡,不停地到處去,要到好多地方,才能找到那麼多的食物來吃。如果森林被砍伐了,它們就沒有地方可以覓食了。

●象鼻為什麼這麼長?
象頭有着大嘴和大牙齒,因此象頭又大又重,只能以粗壯的短脖子來支撐頭部,而大象長得高,要低頭喝水或吃地上的草就變成了苦差事。於是大象發展出又長又靈活的象鼻,像我們的手一樣幫助它拿取地上的食物,又像吸管將水吸取後送進嘴裡享用,象鼻可說是大象的“多功能工具”。

●大象皮膚皺巴巴的
大象全身的皮膚皺巴巴的,這樣能幫助大象散熱。天氣很熱的時候,大象會泡在泥巴池中,用象鼻把泥巴水往身上噴洒,透過皺皺的皮膚,保留水分減緩蒸發,大象因此能涼爽久一點。大象在沙地將沙子甩到背上,利用沙子卡在皺褶的皮膚中,給背覆蓋了一層保護,阻隔陽光直接照射,才不會熱昏頭。

●大象也睡覺嗎?
大象每天花費大約20小時的時間來覓食,因此沒有太多時間睡覺。對大象而言,與其花時間睡覺還不如花時間吃東西,可補充體力、維持身體機能。大象大部分是站着睡覺,這樣當它們遇到危險時能快速醒來躲避危險,大象只有在走了很遠的路,周圍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或是三到四天沒睡覺時,才會躺下睡覺,睡眠時間大約1小時。
●大象在講什麼?
大象用嘴巴和長鼻子來發出低吼、咆哮、還有喇叭般的叫聲相互對話,它們能發出超過70種聲音,不同的音高和發聲合,有不同的意義,例如有警告、呼喊同伴等。但距離較遠時,耳朵就無法接收到訊息,這時大象會發出低頻率的聲音,聲音透過地面傳播,在幾公里外的大象,利用腳底厚厚又柔軟的脂肪墊來感應地面的震動,藉此接收訊息。

大象也會用象鼻聞周遭是否有同伴或是敵人,當大象嗅出周遭有危險時,會發出訊號通知同伴,同時最年長的母象會張開雙耳並發出吼叫聲嚇阻敵人,其他母象則會用身體將小象圍在中心,保護它們的安全。
大象也常用肢體的觸碰來表達各種語意,象鼻就是它們最常使用的交流溝通工具,例如:兩隻大象把象鼻相互勾着,表示彼此打招呼;母象用象鼻撫摸小象表達關愛;年輕氣盛的公象象鼻纏繞,表示它們正進行角力比賽。
●大象也有家人
大象是個母系社會,象群由母象、年輕的象及大象寶寶所組成,通常有6到20隻象,也有更龐大的象群。每個象群都由最年長的母象帶領,如果以人類的社會來比喻,領導的母象是外婆,家庭成員有媽媽、阿姨、姐姐。領導的母象負責教育及傳遞經驗,如指引覓食的路線,以及如何躲避危險。大象是很有母愛的動物,母象懷孕22個月生下大象寶寶,對象寶寶有深厚情感,如果小象離開太遠,母象會用鼻子把小象勾起來,帶它越過障礙,保護它免受烈日灼傷,從而把小象接到自己身邊。

●大象會傷心嗎?
大象是情感豐富的龐然大物,它們也像人類一樣能夠感受情緒,能夠體驗快樂、憤怒、同情和愛。當有小象出生,大象會群聚在一起,表達快樂。而當大象死亡,其他大象也會感覺失落悲傷。大象研究員發現,當大象死亡,象群會圍繞着死去的大象,用樹榦和樹葉遮住它,幾天里靜靜地站在屍體旁邊。期間它們有時不得不離開去取水或找食物,但還是會回來繼續守候。大象會用象鼻安慰另一隻大象,希望它不要太悲傷。有時,它們甚至會用象鼻舉起死去同伴的骨頭或牙齒,不停地探索遺體,也會用腳抬動一下屍體。這就是大象的哀悼方式。大象對親象的回憶和哀悼會長達數年,之後在經過親象去世的地方時,大象會停下默哀幾分鐘。

綜合整理: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