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世界遺產 知多一點

世界遺產 知多一點

世界遺產(英語:World Heritage),是一項由聯合國支持、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等非政府組織作為UNESCO的協力組織,參與世界遺產的甄選、管理與保護工作。

★世界遺產誰來決定?

世界遺產的選出是由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來投票開會決定的,這個委員會於1976年召開第一屆會議,並從那時開始,每年在全球不同的締約國舉行一次正式會議。每年一度的世界遺產委員協會會議將對申請列入名單的遺產項目進行審批,其主要依據委託有關專家對各國提名的遺產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而提出的評估報告。

選出世界遺產的目的在於呼籲人類珍惜,保護,拯救和重視這些地球上獨特的景點。世界遺產不只是一種榮譽,更是對遺產保護的鄭重承諾。一項世界遺產在遭到天災人禍時,可以得到全人類的力量協助救災,保存原跡。

★世界遺產緣起

1959年,埃及政府打算修建亞斯文大壩,可能會淹沒尼羅河谷里的珍貴古迹,比如阿布辛貝神殿。1960年UNESCO發起了“努比亞行動計劃”,阿布辛貝神殿和菲萊神殿等古迹被仔細地分解,然後運到高地,再一塊塊地重組裝起來。這個保護行動共耗資八千萬美元,其中有四千萬美元是由50多個國家集資的。這次行動被非常成功,並且促進了其它類似的保護行動,比如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巴基斯坦的摩亨佐-達羅遺址、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等。之後,UNESCO同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起草了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協定。

★世界遺產分布概況 (截至2021年7月31日)

世界遺產總數:1154項
文化遺產數:897項
自然遺產數:218項
複合遺產數:39項

★馬來西亞世界遺產列表

馬來西亞於1988年12月7日簽署成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截至2021年,我國共有4項世界遺產被核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包括2項文化遺產和2項自然遺產。2012年,霹靂州上霹靂縣的玲瓏谷地的考古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是目前我國最新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地點。

★最新最早期

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於1978年在美國進行第2次會議,並將12處申報遺產列入名單,其中8處項為文化遺產,4處項為自然文化遺產,這是最早一批被列入名單的世界遺產。包括: 德國亞琛主教座堂(文)、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自)、衣索比亞塞米恩國家公園(自)、波蘭維利奇卡和博赫尼亞皇家鹽礦(文)。在2021年的第44次會議在中國與線上舉行,一共34處被加入世界遺產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文)、 泰國崗卡章森林保護區(自)、韓國灘涂(自)等。

★世界遺產之

最高的文化遺產建築:艾菲爾鐵塔(法國)

最多世界遺產的國家:意大利,58個(截止2021年7月31日)

第一個被除名、直接除名的世界遺產:阿拉伯羚羊保護區(阿曼,1994-2007)

橫跨最多國家的世界遺產:喀爾巴阡山脈及歐洲其他地區的原始山毛櫸林(共20國擁有)

目前唯一未明確標示所在國的世界遺產:耶路撒冷老城及其城牆(由約旦代為申報,理論上屬於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共同的世界文化遺產)

唯一未完工便被列入的世界遺產:聖家堂(西班牙高第的建築作品的一部份,2005年列入,預計2026年主體完成)

德國的亞琛主教座堂在1978年登錄為德國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這座主教座堂是由許多不同時期基督教建築藝術組合而成,其最早及最中心的部分,建成於805年。此教堂在東羅馬帝國時期,為拜占廷及地中海地區之國王教堂寫照。這裡所保存的文物,如四大聖壇,是中世紀以來基督教朝聖的所在。主教座堂的型態已經維持了1200年。皇帝、國王、朝聖者在這裡留下了豐富的裝潢及寶物。

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護區在1994年被列入為世界遺產,登錄時面積2750000公頃。2007年被除名,理由是阿曼政府將該保護區面積縮減九成,保護區已名存實亡,不再符合世界遺產的標準。

喀爾巴阡山脈及歐洲其他地區的原始山毛櫸林是橫跨最多國家的世界遺產,其面積不斷擴大。東喀爾巴阡山脈的山毛櫸原生林在歐洲的山毛櫸林中因其樹齡、種類的多樣性和樹木尺寸高大、範圍廣闊而擁有突出的價值。

沙巴的京拿巴魯公園是全球重要的植物特有中心。四個不同的氣候區形成多種林相,擁有大約5,000-6,000種植物,其中引人矚目的包括稀有的蘭花和豬籠草。鎮守公園的神山,由堅硬的花崗岩組成,經風雨的侵蝕雕塑出奇形怪狀的山峰(攝影:沈競辰)

姆祿國家公園擁有全世界最大天然石洞及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觀”的石刀林。砂岩結構的姆祿山,兩側密布石灰岩。山腳為熱帶雨林所遮蔽,山腰以上山地植被遍布。擁有超過1500種開花植物,170種蘭花和10種豬籠草。(攝影:沈競辰)

中國敦煌莫高窟和威尼斯是唯二符合全部6項文化遺產基準的遺產。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不僅包涵了古代中國以及西域的傳統文化藝術,其壁畫與彩塑藝術宏富輝煌、內容的博大精深。

阿育他亞歷史城位於泰國中部,是泰國故都。阿育他亞擁有眾多宏偉的古都建築,大約建於1350年,於18世紀毀於緬甸人手中。它的遺迹——聖骨塔和大清真寺還依稀顯露出它昔日的輝煌。聖骨塔建於17世紀中期,計劃中它是正方形的,有着多鋸齒狀的稜角。這幢古代建築的建造過程一直貫穿了整個大城時代,並且在進入曼谷時代時,它的建造還在繼續着。(攝影:戴舒婷)

絲綢之路在古代東西文化交流上扮演了重要角色。UNESCO認定自中國中原地區至中亞七河地區這段5000公里路網為世界遺產,並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來命名。遺產點包括重點城鎮遺迹、商貿城市、交通遺迹、宗教遺迹及相關遺迹等5類代表性遺迹共計33處。

“西部天山”遺產由三個中亞國家共享: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這處跨國境遺產地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山脈之一,天山山脈。西部天山位於海拔700米至4503米地帶,地貌多樣,生物種群極其豐富。這裡不僅以多種水果作物的發源地而擁有世界性的重要地位,而且還擁有多樣的森林類型和獨特的植物群落體系。

Mahabodhi Temple Complex at Bodh Gaya, Bihar, India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與佛祖生前生活緊密聯繫的四個聖地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是佛祖得道的地方。寺廟最早是阿育王於公元前3世紀建造的,現存的寺廟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到6世紀。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笈多王朝後期以來印度現存的最早的全部為磚石結構的佛教寺廟之一。

整理:戴舒婷
圖:網路圖片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