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刮食的慢家伙 吃与被吃都贡献自然界

我背着我的小房子一步一步往前爬,
爬过公路,爬上树叶,
慢慢地,不急也不慌,
到处去旅行。

蜗牛头上具像天线的触角,大多数有肺类蜗牛具有两对触角,大触角的顶端着生眼睛;前鳃类和较原始的有肺类蜗牛则只有一对触角,眼睛着生于触角基部。
(沈竞辰摄于姆鲁国家公园)

读了谢伯娟的《蜗牛不思议》才知道,原来蜗牛是陆螺,它祖宗来自于大海。三亿年前,被子植物尚未演化出来,当时陆地是个巨大的蕨类森林,气候温暖潮湿,昆虫开始活跃于地面,此时有一小批贝类,以他们的腹足缓缓地爬行上岸,与海中的亲戚分道扬镳。这群继昆虫后登陆的动物,被称为陆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蜗牛,这是一群只能生活在陆地的螺贝类动物,真是不可思议呀!

●它有个移动堡垒

壳是蜗牛相当典型的特征,螺旋形式使它有别于其他陆生动物的外壳。本地常见的蜗牛的壳形有扁圆锥形、盾形(斗笠形)、三角圆锥形、长圆锥形、球圆锥、圆锥形、钟状圆锥等等,科学家发现蜗牛的壳形似乎与它们的栖息地或生态习性有关,比如生活在海边的蜗牛,其蜗壳大多呈扁平低矮的斗笠状,这样可以让它们容易伏贴于礁岩上,有些栖息于地表层的蜗牛游细长的壳形,这有利于它们在土壤或石缝间活动穿梭。

Bertia brooke是婆罗洲的本土大型蜗牛,食物是腐败木头上长出的菌类。其盖口开在左边,壳顶“逆时钟”方向螺旋,是个左派。(摄影:黄龄慧)
生长在石灰林的不知名蜗牛,其盖口开在右边,壳顶“顺时钟”方向螺旋,是个右派。

壳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蜗牛柔软的身体和内脏,对蜗牛来说,壳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永久住屋,不仅能遮风避雨、躲避敌害,同时还能避免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小蜗牛一出生背上就有几层的壳,软体和内脏都在壳里,小蜗牛在成长阶段中,会一层层螺旋往下增加,直到长至成蜗时,螺层数便会固定下来。每种不同的蜗牛,其螺层数都不同,而蜗牛壳螺旋的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不同种类的蜗牛,螺壳左旋或右旋都是固定的,因此螺层和螺旋方向也成了我们辨识蜗牛的特征之一。

有些蜗牛壳上会长毛,比如:Cyclotus biciliatus,壳毛功能至今仍未被证实,但推测应该跟蜗牛的防御、感觉与水份保持有关。(摄影:黄龄慧)
树栖性的蜗牛壳色鲜艳明亮,如绿色、黄色、白色等,这类颜色可以让它们隐身与树叶下,或是看起来像是树梢间的光影。
蜗牛的壳色常与栖地环境背景相融合,这为它提供了保护的作用,好避开天敌的眼线,大多数地栖性蜗牛壳色多为大地色系,如褐色、褐黄色、深紫褐色、黑褐色等。(摄影:沈竞辰)
壳是蜗牛的招牌,每种蜗牛壳的大小、形状、构造和颜色都长得不太一样。(摄影:黄龄慧)
壳是蜗牛的招牌,每种蜗牛壳的大小、形状、构造和颜色都长得不太一样。(摄影:林金松)
壳是蜗牛的招牌,每种蜗牛壳的大小、形状、构造和颜色都长得不太一样。(摄影:黄龄慧)

●它会补丁也会保养

无聊时顽童总爱拿着树枝或是树叶“调戏”蜗牛,蜗牛感觉到危险,就把头部和腹足缩进壳里,壳就是蜗牛的避难,蜗牛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贝壳质,若壳有小破损,蜗牛可以自行修补,但如果破损严重则会使内脏受伤而导致死亡。为了维护这个壳并持续生长,蜗牛必须食物中获取碳酸钙,所以蜗牛常在含有石灰质的地区活动,忙碌地搜刮含有‘碳酸钙’食物。有些类群干脆舍弃这沉重的负担,将壳退化成小片状或是直接不要,这让它们可以轻盈地躲进安全的缝隙中,也节省搜刮碳酸钙的时间,有些偏酸性的栖地缺乏碳酸钙,它们也能生存其中,这一类群就是大家熟知的蛞蝓。没有壳的保护,这群无壳蜗牛最大的限制就是水分,有的蛞蝓有较粗糙的角质层,有的则是分泌更多黏液来减缓水分散失,但它们仍然不能离开潮湿的环境太远,免得一不小心就变成烈日下的蛞蝓干了。

图中的婆罗洲特有种绿蜗牛(学名:Rhinocochlis nasuta)正在刮食石灰。(摄影:林金松)

蜗牛现在爬到爱美人士的脸上了,从清洁、保养到美妆一系列的美容产品都标榜含蜗牛黏液,那到底是什么东东?这可要从蜗牛没有脚开始说起,蜗牛具有宽大而平坦的腹足,他们靠腹足肌肉造成波浪般的起伏以爬行前进。在爬行时,其足腺能分泌一种黏液,用来润滑粗糙的地面,以免腹足受伤,那就是美容产品上指的蜗牛粘液,蜗牛也在皮肤上覆盖一层粘液来润湿,以避免体内水分蒸发,这就是为什么蜗牛皮肤看起来非常湿润。人类的保湿液,就是蜗牛的保湿液呢!

蜗牛足腺能分泌一种黏液覆盖皮肤,以避免体内水分蒸发。(摄影:沈竞辰)

●它用齿舌刮刮乐

蜗牛有没有眼睛?有,长在大触角的顶端,只有一对触角的蜗牛,眼睛位于触角基部,虽然有眼睛,但蜗牛视力很差,只能感觉光和影的变动。大部分的蜗牛都在夜间活动,漆黑的晚上什么也看不见,视觉就不是最重要的感官。一个下过雨的午后,我在家里后院看蜗牛看得津津有味,它头上两对触角看起来就像盲人杖,不停地碰触周遭东西,帮他探测周围环境与方向,碰到前方有障碍物时,它会就会绕道或转弯以避开障碍,这样一步一步前进,动作一点也不显得笨拙。触角是蜗牛不可或缺的感觉器官,蜗牛的一切行为决定都靠触角来帮忙,触角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是主要的嗅觉器官,也是蜗牛寻找食物和侦测环境的最佳利器。蜗牛活动时,触角老在转,像是在侦测讯号的天线,我原以为它是在寻找可碰触的表面,但原来它是在‘闻’空气中的味道,闻闻哪边有食物或是水源。

可爱的天线宝宝。

我一路“跟踪”蜗牛从后院左边到右边,后来它来到烂菜叶前,开始将头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地移动,我见菜叶一点一点慢慢地变小了,才知道它是在吃食物,它不啃也不嚼,而是刮,真叫我意外。回头翻查书本,方知蜗牛具有神奇的齿舌,舌头上有一排排细小的牙齿,就像一把割草的锉刀那样,吃东西的时候,动作就像割草机那样,左右左右刮表面,将苔藓、真菌、植物嫩芽、枯枝落叶等食物刨入口中。为了补充碳酸钙,蜗牛也会利用齿舌来刮取石头,一小口、一小口地刮。

●它维持着生态平衡

常常,我们见到蜗牛反应就像见到蟑螂一样,表现出厌嫌的表情,甚至毫不犹豫,举起鞋子或是其他农具,一拍打下就把蜗牛给打死,因为我们栽种的植物,其嫩叶是蜗牛的最爱,常常今天种子刚发芽长出嫩叶,明天一早苗床就变成光秃一片。其实,蜗牛也有它的生态价值,小小蜗牛刮食植物以求生存,每天的刮刮乐,使藻类、真菌和植物受到控制,也使植物中的有机质能够更快分解,进入土壤中,让其他植物能够吸收到更多养分。另外,蜗牛会刮食岩石,这也加速了岩石的分解,让岩石中的矿物质能够回归到土壤中,被称为养分,供养更多生命,让生态系的营养源能够不断循环。

蜗牛刮食植物,使藻类、真菌和植物受到控制,也使植物中的有机质能够更快分解。

蜗牛对生态系的直接贡献就是成为其他动物的的蛋白质来源,许多动物以蜗牛为食物,包括蛇类、步行虫、萤火虫、蝗虫、鸟类、鱼类、蛙类、老鼠等等,作为食物链金字塔的初级消费者,蜗牛被吃才能让生态系中的养分往更高的动物累积,生态系中的生命网才能稳定。

蜗牛是自然界中的天然碎纸机,清理无数的落叶枯枝,也将岩石碎成土壤,更是各种动物物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维系着万物间的能量循环传递。(Dyakia Duumvirorum蜗牛)

谢伯娟在她的书中这么写到:“位于生态系下层的蜗牛对人类的生活或许会造成一些危害,但它却是维持整个自然界平衡的重要螺丝钉,只要大环境健康,自然有许多天敌会抑制蜗牛的成长数量”人类必须尊重每种生物在生态系中的存在价值。”有一点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这里的蜗牛有分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特有种,那种常常出现在菜园的非洲大蜗牛或是稻田里的福寿螺,都是外来物种,因为泛滥繁殖而给农民带来了农作损失,而本地特有种蜗牛,虽然它们也吃植物,但它们不是泛滥的那一群,我们别一竹竿打翻一船蜗牛。

背着圆锥形的小蜗牛。(沈竞辰摄于加汀山国家公园)
树栖蜗牛。(摄影:黄龄慧)
便便中的蜗牛。
蛞蝓是蜗牛的亲戚

报道:戴舒婷

Check Also

SDGs教育实践(下):专题式学习课程 有形有神有乐趣

联合国指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