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滋味 / 九里香 天然香精 胃病良藥

九里香 天然香精 胃病良藥

有一種植物,馬來西亞民眾一般稱之為千里香、七里香、萬里香等,都掛上“香”字,名副其實的,它在花盛開滿樹之時九里聞到香,香氣令人陶醉,因此有了學名“九里香”。

常說中草藥多別名,說到九里香的別稱更是多得一籮籮。只要查遍植物書籍,如《生草藥性備葯》稱之為滿山香;《文山中草藥》稱千隻眼;《中山傳言錄》稱月橘;《陸川本草》稱五里香;《福建中草藥》稱過山香,非常精彩。

九里香果實成熟時硃紅色,眼看狀似枸杞子。

姿態秀美 觀賞價值高

中醫碩士楊素雄說,九里香是一味治療胃病的良藥,早在臨床上配伍三椏苦取得療效確切,治療胃痛兩者不分開,如同一對“孖寶”。

祛風除濕止瘡癢

根據各家論述,如《生草藥性備要》記載,九里香的功效有止痛,消腫毒,通竅,能止瘡癢,去皮風,殺疥。《嶺南採藥錄》記載患百子痰打,用葉一撮,搗爛煮粥,和糖服之。《廣西中藥志》:行氣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腫痛,風濕,氣痛,行氣止痛。本品氣味芳香,辛散苦燥,用於溫邪困脾,氣滯腹痛,又為樹木枝葉,辛溫行散,溫經活絡,去寒除濕。

本品溫通經絡,活血散瘀,用治跌打損傷,無名腫毒等證,有祛風除濕功效,常用於治皮膚搔癢,疥瘡等證。軟堅散結,瘰癧,累累如串珠的結核,大者屬瘰,小者屬癧,潰者稱“鼠瘡”。多發於頸部,多由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滯傷脾,脾失健運,痰熱內生,結於頸項。

《靈樞•寒熱》篇則記載“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九里香辛香發散,疏肝理氣,燥濕化痰,軟堅散結,用治瘰癧,功力不遜夏枯草。

果橙黃至硃紅色,闊卵形或橢圓形,頂部短尖,略歪斜,有時圓球形。

鮮枝葉治皮膚濕疹

在楊醫師的個人臨床經驗方面,胃酸、胃潰瘍,以九里香、兩面針各兩份,烏賊骨、乾薑、甘草各一份,共研細末,每服3克,每日3次,中病即止。

他說,在皮膚濕疹時,以九里香鮮枝葉適量,水煎,擦洗患處。對於風濕骨痛、久年風痛,以九里香、過崗龍、雞血藤、松節等配伍,療效顯著。

“以上臨床用治,屬個人經驗之談,必須在不同體質,辨證用藥與配伍用量而定,僅供參考。”

花白色,芳香;花瓣5片,盛花時反折。

用於局部麻醉 效果穩定

根據所記錄的臨床應用,九里香用於局部麻醉及表面麻醉,以九里香注射液作局部麻醉行大小手術100例,初步觀察效果穩定,無不良反應,術中和術後血壓、脈搏、呼吸平穩,無肝、腎等損害或其它併發症,無出血、水腫、壞死等現象,鎮痛時間長。

49例胃次全切除術術後除2例外,均無明顯疼痛。缺點是局部刺激較大,腹部手術時腹肌較緊張,對深部手術仍較困難。用量:一個胃次全切除術用12.5%注射液150至200毫升(切口浸潤),6.25%注射液150至200毫升(內臟封閉);小手術則幾十毫升不等。注射後約10至20分鐘即產生麻醉作用,手術時間最長達3小時。

精油作為香精

楊醫師說,九里香的花、葉、果均含精油,出油率為0.25%,精油可用於化妝品香精、食品香精;葉可作調味香料;枝葉入葯,有行氣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胃痛、風濕痹痛,外用則可治牙痛、跌扑腫痛、蟲蛇咬傷等。此外,醫藥上還將之作為強壯劑、健胃劑等。

九里香的花、葉、果均含精油。

優良盆景

九里香樹姿秀雅,枝幹蒼勁,四季常青,開花潔白而芳香,小果實耀目,是優良的盆景材料。一年四季均宜觀賞,初夏新葉綻放時效果最佳。

楊醫師常建議親友把九里香放在室內,那麼它就會像一瓶天然的香水,可以讓室內充滿迷人的香氣。

將九里香做成盆景來欣賞,生活過得寫意舒心。

“九里香姿態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而且它的花期很長,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開花,潔白的花朵,配上花綠色的花蕊,甚是典雅精緻,所以贏得了一眾花友追隨。”

據悉,九里香的花語代表自己對感情忠貞不二,也是對雙方感情的美好祝願,為天下有情人的愛情保駕護航。

對楊醫師而言,九里香是一種非常美麗的植物,它姿態秀美,觀賞價值非常高。葉子碧綠,花朵潔白,遠遠看上去猶如一朵白色的小傘,因此很多地方的人都會把它做成盆景來欣賞。另有用作圍籬材料,或作花圃及賓館的點綴品。

九里香種植成圍籬,另有一番美景。

抑制溶血性鏈球菌

從九里香的化學成分中顯示,從葉分離出多種黃酮類化合物、香豆精,並含有揮髮油,油中成分為牻牛兒醇、3-蒈烯、β-丁香烯、香茅醇等。花瓣含東莨菪甙及其甙元東莨菪素。果實含西比賽亭七甲醚I、胡蘿蔔酮)。莖皮含微量的梅克受梯新。此外,尚含有d3-甲酰-吲哚等。

藥理作用

九里香石油醚提取物,對離體白鼠小腸和大腸均由鬆弛作用;對乙酰膽礆引起的痙攣不能阻斷,用組織胺和氯化鋇引起的痙攣有對抗作用。

對離體蛙心有明顯抑制作用。在抑菌試驗上,本品乙醇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九里香樹姿秀雅,枝幹蒼勁,四季常青,一年四季均宜觀賞。

九里香的形態特徵

九里香屬小喬木,高可達8米。枝白灰或淡黃灰色,但常年生枝綠色。葉有小葉3至5至7片,小葉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兩側常不對稱,長1至6厘米,寬0.5至3厘米,頂端圓或鈍,有時微凹,基部短尖,一側略偏斜,邊全緣,平展;小葉柄甚短。

花序通常頂生,或頂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傘狀,為短縮的圓錐狀聚繖花序;花白色,芳香;萼片卵形,長約1.5毫米;花瓣5片,長橢圓形,長10至15毫米,盛花時反折;雄蕊10枚,長短不等,比花瓣略短,花絲白色,花藥背部有細油點2顆;花柱稍較子房纖細,與子房之間無明顯界限,均為淡綠色,柱頭黃色,粗大。

花序通常頂生,或頂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傘狀。

果橙黃至硃紅色,闊卵形或橢圓形,頂部短尖,略歪斜,有時圓球形,長8至12毫米,橫徑6至10毫米,果肉有粘膠質液,種子有短的棉質毛。花期4至8月,也有秋後開花,果期9至12月。

楊麗華/報導
圖片:受訪者提供

Check Also

五香地瓜葉【純素】

材料: 地瓜葉 1把、五香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