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的各種組織器官都只有一副,而且生下來以後不會更換。只有牙齒與眾不同,一生中有兩副,要進行一次“交接班”。一副叫乳牙,它們小而不耐磨,共20顆。由於在吃奶時就開始長出,所以稱為乳牙。另一副是恆牙,它們與乳牙的交接是人6歲時開始的。通常恆牙較大,而且耐磨,上下左右共32顆,也有28顆的。
在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乳牙和恆牙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功能。乳牙除了咀嚼食物之外,還能刺激牙床骨發育,引導恆牙生長,而恆牙主要用於咀嚼食物。一個幼兒如果乳牙有病或過早地失去乳牙,他的牙床骨就會發育不良,恆牙也長不好,這樣不僅會影響咀嚼功能,還容易引起牙病。

人的牙床骨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育過程。在幼兒期,牙床骨不大,這時候長出一副恆牙,將無法在牙床骨上立足。進入成年期後,牙床骨長大了,假如這時口中只有20顆乳牙,那麼牙床骨就填不滿,難以發揮正常的咀嚼作用。
在長期的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發生了一種適應性變化:幼年時暫時依靠乳牙咀嚼,並刺激牙床骨發育;到了一定年齡,乳牙脫落了,恆牙便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