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冷敷急性損傷 慢性損傷熱敷

冷敷急性損傷 慢性損傷熱敷

生活中難免會碰到身體有損傷,到底是要熱敷還是冷敷比較適合呢?這一期的“空中醫生”,Tea FM Addy邀請物理治療師楊嘉敏來跟我們聊聊在什麼情況下適合熱敷或冷敷。

物理治療師楊嘉敏接受Tea FM DJ Addy訪問談談有關熱敷和冷敷的應用。

本期醫師簡介
姓名:物理治療師楊嘉敏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Malaysia)
▋Certified Kinesiology Taping
▋Dementia Training (Australia)
▋Member of Malaysia Physiotherapy Association
馬來西亞物理治療協會

1)冷敷和熱敷各有什麼樣的功效和差別?

冷敷會比較適合一些急性的損傷,突發性外傷。通過減少代謝來降低受傷部位的炎症(Inflamation)例如發紅、發熱、腫脹疼痛和功能障礙。它的原理是食道血管收縮,減輕局部的充血和痛楚。另外,冷敷也適用於運動之後,可以幫助收縮血管,預防遲發性肌肉疼痛。運動員在激烈運動後的24-72小時都不會感到肌肉不適。

熱敷適用於一些慢性的損傷,當受傷的部分沒有出現發紅髮熱的情況,他們的傷是因為過渡性持續使用或勞損而引起的外傷。例如我們常見的頸肩酸痛。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局部的供血量,緩解肌肉的緊張,增加肌肉彈性。在運動之前熱敷更可以有效的幫助熱身自己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並且可以大大減少運動所導致的損傷。

2)根據剛才所說,可能有些人會疑問運動前熱敷,運動後冷敷,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有運動,他應該要如何拿捏什麼時候冷敷或熱敷?

最重要是要確定需要做冷敷或熱敷的部位沒有發生炎症,如果部位沒有發紅髮熱,冷敷是可以做的。所以,普通肌肉疼痛也可以冷敷。

3)扭傷、拉傷或撞傷,第一時間應該要冷敷還是熱敷呢?

扭傷、拉傷或撞傷之後應該要立即做冷敷或冰敷。這類性損傷後的24-48小時,有可能發生肌肉撕裂或局部血管破裂,受傷的部位就會出現腫和疼痛的現象。及時的進行冷敷就可以緩解腫痛。

除了冷敷之外,也想和聽眾分享PRICE原則,是處理這種傷害的標準治療法:

P是 Protection,需要保護受傷的部位,例如固定受傷的部位,避免持續性的傷害。

R就是Rest,休息和減少受傷部位的移動。鼓勵傷者利用拐杖來支撐,並且停止一切激烈的活動。

I是Ice冰敷,進行冷敷或熱敷來減緩血液循環率。

C指Compression, 壓迫受傷的部位來限制那部分的腫脹的進展。通常會使用彈性的繃帶來包紮。

E是Elevation,抬高受傷的部分,利用地心引力或重力來幫助血液和其他液體的迴流,減少受傷部位的腫脹。

如果傷口流血,或傷者不確定自己的傷勢,就不適合熱敷或冷敷的使用,應該要諮詢專業人士的建議。

4)按照剛才所說,如果看得很明顯是有腫起來或有積血受傷的話,就不適合用熱敷,而是要用冷敷?

對,只要有發紅或腫都不適合用熱敷。

5)除了受傷之外,保健是不是可以用熱敷或冷敷呢?

在日常的保健方面,我們通常會鼓勵使用熱敷,可以幫助用來緩解日常工作或長期保持相同姿勢所導致的肌肉酸痛,對於長期行走上下階梯的人或長期穿高跟鞋的女性用熱水來泡腳或沖熱水澡來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和減輕壓力。

如果出現抽筋的癥狀,尤其是激烈運動而引起的小腿抽筋也非常適合使用熱敷,可以適當配合一些拉筋運動來舒緩小腿肌肉的緊繃。

經痛的女性也可以通過熱敷來緩解疼痛。

經痛的女性可以通過熱敷來緩解疼痛。

6)在家裡要做熱敷或冷敷要注意些什麼呢?

不管是做熱敷還是冷敷,都不應該自己接觸到肌膚,因為會導致灼傷或凍傷。對於糖尿病的患者或肌膚敏感的老年人更應該要謹慎,要一直檢查冷敷或熱敷的部分有沒有紅腫的增加,同時也比較建議使用市面上買的熱敷袋,根據袋上的指示,用熱水浸泡或微波爐加熱,使用乾的毛巾去包裹着,然後可以根據熱敷的面積選擇不同的大小的熱敷袋,這類熱敷袋可以重複使用,安全性也比較高。熱敷15-20分鐘即可。其他熱敷的方法就包括使用熱瓶子、熱毛巾或醫用石蠟(paraffin wax)。

頸肩酸痛可以使用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局部的供血量,緩解肌肉的緊張。

在冷敷方面,同樣建議使用市面上售賣的冷敷袋或是醫用的冰袋。進行冷敷就要用濕的毛巾包裹一兩層就可以,敷上5-10分鐘即可。另外也可以使用冰塊來做按摩,運動員專用的噴霧或凝膠。在家也可以自己DIY一些簡單的冰袋,在袋子里加入碎冰塊,同時也加入一點點的水,然後把袋口綁好就可以使用。

在家可以自己DIY一些簡單的冰袋,在袋子里加入碎冰塊並加入一點點的水,把袋口綁好冰敷受傷部位。

文字記錄:小萳
資訊出處:Tea 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