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人的互動中,我們有時候會碰到一些情況,有的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主張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才是對的,要別人認同自己,甚至想將別人的想法和觀點與自己的同化,要別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這樣的行為和互動,往往讓人敬而避之。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 有時候強制往往會帶來反效果。
在與人的互動中,我們有時候會碰到一些情況,有的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主張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才是對的,要別人認同自己,甚至想將別人的想法和觀點與自己的同化,要別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這樣的行為和互動,往往讓人敬而避之。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 有時候強制往往會帶來反效果。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呢?
1.由於個人的經歷不同,成長背景不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看待同一個問題的時候,由於我們思考的角度不同、所站的立場不同、價值判斷不同,生命經驗的不同,從而會產生不同的觀點,當我們否定別人的看法,並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對方的時候,那是輕視對方的價值觀、自我價值和感受,我們把自己放大,沒有尊重對方。
與其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不如學會開放包容一些,允許別人保持自己。如此透過互動,我們會發現不同的視角,也能看見想法的多樣化,發覺世界的豐富性,並能從中學習。如果我們認為別人都應該抱持與自己相同的看法,別人應該和我們一樣,那麼人就是罐頭,不是人了。

2.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感悟,小時候,我們經常會聽長輩講他們的人生經歷,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很新鮮,時間長了就滿不在乎了,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感悟,很多事情,只有年齡到了,閱歷豐富了,才會懂得。
當我們硬把自己的價值觀加在孩子或是晚輩身上,往往只會使對方反感,覺得我們小看他們,不了解他們。即使我們真的是為了對方好,他們也感受不到,不是他們不感恩,而是他們還未到明白的時候。想想自己吧,年少時你何嘗不也是,不能明白前輩的用心?

3.每個人的目標和追求不同,有的人,追求轟轟烈烈的人生,於是就會拼盡一切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有的人,追求平平淡淡的生活,認為平凡才是生活的本質,於是,在平常的日子裡過着平凡的生活。目標和追求不同,我們的思想境界也是不同的。
在現今社會,很多人除了正業還有不只一個副業,這些人充分利用時間和精力賺更多金錢,或是建立更大的名氣或榮譽。對他們來說,與其將時間用在消遣活動,不如用來賺錢才不浪費。然而,有些人對金錢名利不感興趣,認為錢只要夠吃夠用就行,他們寧願將工作以外的時間用在用心生活或是學習上。這沒有好壞對錯,只是每個人的追求不同。

4.每個人的閱歷是不同的,不同的經歷就會產生不同的人生觀。我們往往對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感受更加深刻,而對於道聽途說的東西卻往往會產生質疑。很多事情,沒有親身經歷過,也就沒有深刻的感悟。
我們或深或淺都試過對別人的人生觀抱有不認同的看法,對於別人的行為作風不贊同,我們可以允許自己不認同,但是千萬別試着改變別人的人生觀。因為,每個人這輩子都只能是“我”,只能站在“我”的角度看事情,我們不可能完全明白和體會別人的感受和人生,別人也一樣不可能完全明白我們。不妨想一想,如果你經歷了和對方一樣的人生、環境、條件,也許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就和對方一模樣。

5.很多人都只相信自己的相信,很少有人會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在這個主觀的世界中,很少人能夠放下內心的觀點,不帶偏見或先見,認真從多角度思考事情。有人說,這可能與人的臉型構造有關聯,因為人的眼睛長在臉的平面上,不像其他動物的眼睛分開在左右臉的斜面上,也沒有昆蟲的複眼,所以看事物的範圍有限。
由此,你可以知道,別人只會相信他們的看見,而你也一樣。有時候,或許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可以告訴對方,但是無法強迫別人去看見,因為每個人的眼睛都只能看見外面,看不見自己。再加上每個人的層次不同,價值觀也就不同。
對於那些表裡不一的人,我們沒必要認真對待他們,也不需要強制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有時候,多一份包容,並不是放任對方,而是修鍊自己的心胸,同時也是對自己仁慈的方式。

6.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說是為對方好,其實是滿足自己的自私與自大。當你覺得別人的想法不對,要別人按你的價值觀去想去做的時候,其實你是在說,對方的想法不值得參考,對方的價值觀沒有價值,只有你的價值觀才是王道,你比較厲害!如此,你不覺得自己霸道嗎?硬給別人套上你的價值觀,其實只顯示你自己的狹隘,你不容納別人和你不同的看法,只要與你不同就是錯!如此,別人和你相處起來戰戰兢兢,分分秒秒都怕被你洗腦,被你否定,怕你在談話中不斷壓低他們膨脹你自己。最終大家都會疏遠你。

7.講大道理沒人聽,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感受的深刻一些,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以來,我們都是聽大道理長大的,很少有人親身經歷過。隨着閱歷的增長,我們往往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些會有更深的感觸,而對於所謂的大道理,很少有人能夠耐心的聽取。
8.圈子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同,由於興趣愛好、個人性格、個人品位不同,我們會生活在不同的圈子中。所謂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不同的圈子,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會有不同的感悟,有時候,勉強讓自己融進一個陌生的圈子,只會出處碰壁,讓自己活得很累。
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上獨立的一份子,由於閱歷的不同,我們的思想境界也是不同的。與其強制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不如欣賞他們與自己的不相同。這世界是因豐富多樣而美好,人不是罐頭,不要克隆別人,也不要被別人克隆。
綜合整理 : 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