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半夜三更夜騎的孩子…

半夜三更夜騎的孩子…

人生可以很長,也會是很短,誰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的太陽,誰會先來,誰將後到。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感恩所有。

最新轟動的話題,半夜三更夜騎的孩子被撞死。這是誰的錯?是女司機的錯,還是孩子的錯,亦或是父母的錯。
有些人會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每年各地發生意外的也不少,那能把錯誤歸咎於哪一方呢?

隨着高庭判決公布,8蚊騎少年被撞死,女司機判刑6年的審判結果再次的引起社會嘩然。雙方都有支持者提出不同的論點,來為這次的判決進行辯解。

然而,看故事的人不少,說故事的人很多,當下真正情況如果,只有雙方當事人知道。

支持與反對的聲浪浮浮沉沉,社交媒體上一段一段大同小異的行車畫面(行車記錄儀錄製),也逐一展現出目前公共交通上使用者會面對的問題。

相信不少道路使用者都有各自面對的問題,開車的擔心騎車的,騎車的害怕開車的,闖紅燈的,黃燈準備停(被後方的車按喇叭轟),還是繼續沖(警察叔叔在後面追…開罰單)等等。

但不得不強調的是,確實在近年來,全國各個地區的道路上都增添了不少夜騎的自行車騎士,多數以成年人所組成的車隊居多。

這些成年騎士在自行車配備齊全(自行車有夜間提示燈,騎士身着反光衣服,安全帽等),符合交通安全守則的情況下,井然有序地配合領頭羊的帶領,在路上(行駛)逆風前進。

領頭羊也無時無刻注意着道路的安全情況,小心翼翼地帶領着後面的同行,騎在既定的路線上,時時刻刻提高警覺性,注意路面情況,往最終的目的地前進。

其實,相關單位或許可以針對這些道路使用者面對的問題,按地區情況需求進行道路規劃,清楚劃分出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範圍(摩托車車道、自行車車道、緊急車道等),進行意外預防,以期最終降低意外的發生率。
生命誠可貴,安全駕駛,平安回家。

《楓雨瀟瀟佑一年》圖/文︰余梅鳳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