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晉中華小學第四校全體師生在元宵節當天,懷着期待興奮的心情喜迎新春鬧元宵活動,校園一早充滿喜氣洋洋。
仔細端詳在禮堂舉行的鬧元宵活動現場,喜慶的對聯,精緻的年花,紅艷艷的小燈籠如百花爭艷,各具情態,惹人喜愛,它們在一角洋溢着節日的氛圍。
鬧元宵活動開始了,舞獅表演的咚咚聲響,掀起了熱鬧氣氛,接下來的華樂演奏,讓孩子們在悠揚的樂曲聲中,感受到傳統佳節的歡樂、喜慶氣氛。

其他表演尚包括齊聲歡唱迎財神,在歡快的歌聲中,小朋友別提有多高興了!而二十四節令鼓的呈獻,“咚咚”的鼓聲激起了學生們的雄雄志氣,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親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

學生們也集體帶動搖擺身子,歡唱“勇氣棒嘟嘟”新年舞曲,整座禮堂陷入新春歡樂氣氛中。
輪到財神爺出場,在場老師詢問台下小朋友誰是新年的大明星?學生們不約而同高喊“財神爺”!財神爺送禮為活動增添色彩,晉漢連省津貼華小董聯會會長蔡文鐸及校長蔡涵彣過後從財神爺手中接過紅包後,分發給小朋友,令大家都樂開懷。

萌娃模特
接下來進行的新春華人傳統服裝表演,是活動的最高潮,獲得該校逾百名同學參加,分別是低年組獲得54位同學參與,高年組則有50人。
只見各種族的男女同學穿着傳統服飾化身為小模特兒,在台上走貓步,並向台下校長、校董及同學們拜年,體現了一馬睦鄰精神,同時在舞台中間定點站好,方便老師拍照。


女同學走起貓步時昂首闊步,展現出旗袍穿在女性身上的媚感。
有的面對台下觀眾和聚光燈毫不怯場,走起貓步時昂首闊步,扭腰擺臀,適當地展現出旗袍穿在女性身上的媚感;有的男同學穿起傳統唐裝,也在台上展現自信,不僅親切向台下觀眾拜年,也秀出手臂肌肉,博得在場許多歡笑聲。也有一些小朋友伴隨着歡快的歌聲,走起萌萌的“貓步”,擺出各種可愛模樣。
雖然有的同學或許缺乏自信,顯得彆扭、害羞,但盡全力鼓起勇氣上台的樣子也萌翻了,師長們看了既開心又驕傲。


各族學生交流平台
晉漢連省津貼華小董聯會會長蔡文鐸出席古晉四小的新春“鬧元宵”活動致詞時感嘆,國家近年來面對政治亂局,影響國民團結,唯有做更多有意義的事,讓建設打倒禍患。
他認為,國家就需要更多像四小這樣的平台,讓土著學生和華裔生從年幼階段,通過共同學習和交流,認識彼此不同文化,這樣才能對將後的國民團結埋下種子,為國家未來發展紮根。

他說,四小擁有逾兩百名土著生,鬧元宵活動可讓其他土著學生有機會參與農曆新年,這是非常難得的。相信多年以後,學生們會感恩四小提供各民族小朋友交流的重要平台。
蔡文鐸也希望在蔡涵彣校長榮休前,該校的LED電子熒光幕得以如願安裝,因此希望在未來的校董會議中得以儘快處理這件事情。
“目前四小的硬體設施基本上非常完善,唯一缺乏的是電子熒光幕。”
最後他勉勵四小的學生們,農曆新年除了拿紅包,放鞭炮及聽新年歌曲,最重要是為自己立下心愿,把往年的壞習慣改掉,把握當下,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晉六華小中最多土著生
另一方面,古晉四小校長蔡涵彣表示,許多人有錯誤觀念,誤以為學校擁有許多土著生就會影響成績,其實不然。
“四小在去年小六評估考試中總及格率達到78%,雖然比起其他姐妹學校稍微遜色,但仍比很多學校優秀。”
他指出,四小目前約有200名土著學生,是古晉六所華小中最多土著學生的華小,但該校秉持有教無類理念,只要是馬來西亞同胞就接受土著學生就讀。
蔡校長也提到,這是該校第九次舉辦元宵節活動,並列為常年活動舉行,藉以聯絡師生情誼。
濃郁的節日氣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元宵節的認識,也感受到節日的喜慶氣氛,同時培養新生代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挑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擔。

報導 : 楊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