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可以預防腦中風嗎? 適量運動均衡飲食

可以預防腦中風嗎? 適量運動均衡飲食

每年,全世界都有1700多萬人患有腦中風,其中導致600萬患者死亡,另有500萬患者殘障。在馬來西亞,腦中風已被記錄為第二大死亡因素。來自新加坡亞洲心臟和血管內科醫療中心的心臟專科顧問、心臟電生理專科醫生趙暉醫生分享主題為“高血壓與心律失常(房顫):我們可以預防中風嗎?”健康講座會時表示,中風類別包括了高血壓、房顫和冠心病。

大腦需要從洗液中獲得氧氣,當血流受阻時,腦組織缺氧,會逐漸壞死,就會出現腦中風。

趙醫生說,根據新加坡數據顯示,年齡介於60歲至69歲的年長者中,平均每2人就有一個是高血壓病患者;從年輕至70歲人群中,每4個人當中平均就有一位是有機率患上高血壓。他相信,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人民的健康水平大致上大同小異,因此此數據適合用於在美里人民身上,需要提高警惕。

他指出,高血壓會影響冠心病導致心臟病爆發。從1996年至近期的臨床實驗顯示,至少50%新加坡國民患有高血壓,因此不得對此病掉以輕心。
民眾可以通過購買血壓檢查器來測試血壓,並提醒在測量時要保持放鬆不要有壓力,血壓超過140意味着有輕度高血壓。

如何判斷血壓指數呢?

理想血壓為:120—-80
正常血壓130—-85
正常高值130-139—-85-89
輕度高血壓(1級)140-159—-90-99
亞組(臨界高血壓)140-149—-90-94
中度高血壓(2級):160-179—-100-109
重度高血壓(3級):超過180—-超過110

頭痛頭暈頸項酸痛

造成高血壓的因素包括了家庭遺傳,生活作息不規律。有些人飲食習慣口味偏重於鹹味,缺乏運動都會導致血壓升高。保持身體健康才是最基本準則,進行適量運動和飲食均衡。

他表示,與其投資金錢在進行保險和財務管理上,不如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健康就是財富。“最好的投資就是自己的身體,每天抽空時間做運動,這些投資都會回以100%回報。”

他稱,比較常見的高血壓癥狀為頭暈、頭痛、頸項酸痛,也有者出現耳鳴情況。但遺憾的是,超過一半的高血壓患者是沒有癥狀的。

發生心房顫動時,心臟的兩個心房跳動混亂不規則,與兩個心室失去協調。心房中血液淤滯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隨血液進入腦部的主要血管,就會造成大面積的腦組織壞死,導致偏癱等嚴重後果。

心房顫動引發血栓,增加腦中風危機!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齊之一,而且年紀愈大發生率也愈高。可怕的是,心房顫動會引發血栓,增加腦中風危機!

據了解,房顫最大的危害就是中風,由房顫引起的中風比高血壓等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中風危害更大。

心房顫動是指心率不規則且通常較急促,而發生心房顫動時,心臟的兩個心房跳動混亂不規則,與兩個心室失去協調。

心房中血液淤滯而形成血栓,而這意味着是中風的起源。這種來自心房的血栓往往體積較大,一旦血栓隨血液進入腦部的主要血管,就會造成大面積的腦組織壞死,導致偏癱等嚴重後果。

他表示,通常人類都不會感覺到心跳的存在,若能感覺到心跳意味着心臟或許出現問題,需要立即進行心臟檢查。能避免高血壓和房顫就能避免中風。

如何預防?

遺憾的是,房顫與年齡因素有密切關係。房顫可發生於各年齡段,但其發生率隨着年齡的增長相應增高。65歲者患病率達5%、75歲以上者超過介於10%-15%、超過85歲年長者,機率超過20%。

他說,房顫通常也是沒有癥狀,通過進行體檢時才被發現心律不實,較為普遍的是心跳不正常、心跳加速、身體不順暢,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該癥狀。超過50%者的癥狀為心跳不正常,其它是沒什麼癥狀。

中風可分成3大類:

1)高血壓-若血壓指數超過180-190,腦血管爆裂,腦充血導致中風
2)心房顫動會導致血栓,若血栓進入腦血管會引發中風
3)冠心病會增加中風機率,而有三高問題者就會發生血管阻塞問題

打鼾也是病狀

與此同時,他也道出,原來打鼾也是一種病狀,和高血壓與心房顫動是有聯繫的!

打鼾也是一種病狀,在睡覺時,若不能正常的呼吸,就要用很大的力氣將空氣吸入嘴。因為呼吸道不順暢,這會導致血壓隨着升高。

在睡覺時,如果不能正常的呼吸,就要用很大的力氣將空氣吸入嘴。因為呼吸道不順暢,這會導致血壓隨着升高。

他解釋,正常人在睡覺時是進入放鬆狀態,打鼾的話,血壓會漸高,每個人平均睡眠時間為6小時至8小時,若在這期間都打鼾,意味着在整個睡眠過程中都是處於很高壓力,無形中導致高血壓甚至心房顫動。

他提醒,如果自身或另一半打鼾有問題,可能血壓偏高,建議需進行做體檢。他說,打鼾一定會影響到心跳不規律。打鼾經過治療後的風險相比沒有打鼾的人來得低。

他也分享曾經遇過的病例:一名42歲,身體健碩,體型瘦小的男士,血壓介於138-139,因長期進行激烈運動,進行體檢做心電圖後,發現心跳不正常。

他道出,30至50歲喜歡進行激烈運動者,比率會比正常人高出3-10倍。因此,他提醒運動是要適量的進行,不要過度。

新加坡亞洲心臟和血管內科醫療中心心臟專科顧問、心臟電生理專科醫生趙暉醫生。

趙暉醫生資料背景:
‧於2001年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和外科學士學位,並於2006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內科醫學碩士學位。
‧2010年獲得了心臟病學專家的認證,並於2012年在德國完成了心臟電生理學子專業。
‧在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方面經驗豐富,用於管理癥狀性心跳過緩、預防心臟性猝死和再同步治療心臟衰竭,臨床專長是治療冠狀動脈疾病(也稱為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搏過速、心房顫動和流出道室性心搏過速。

撰文:詹亨星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

Check Also

可怕的心絲蟲 犬只隱形殺手

心絲蟲病,遠比想象的恐怖。只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