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微風吹過,葉伴荷輕輕浮動,遠遠望去,如同一幅飄逸虛幻的美圖。在人工湖岸,還可以看到蘆葦隨風搖曳,身影倒映在湖水中,如一幅水彩畫,與湖中的睡蓮、荷花遙相呼應,形成美麗湖景。

什麼是水生植物?
一些植物特別適應生活在其他陸地植物無法生長的池塘、溪流、湖泊和河流中。雖然水生植物屬於許多不同的科,但它們都有着相似的適應性特徵,並稱為適應性趨同演化的一個例子。在這些植物中,有些紮根在水底泥中,有些不紮根;有些水陸兩棲,能在水下和水面上生長。它們主要的繁殖方式是無性繁殖的克隆生長;有些則可藉由有性繁殖傳粉。
現代水生植物
植物的演化歷史開始於水中。它們在其後通過諸如根一類的結構征服了陸地。然而現代水生植物並不屬於最原始的類群。恰恰相反,它們通過產生高度特化的器官和組織重新回到水中。比如一些組織有富含空氣的小氣囊,使它們能夠漂浮起來。
有漂浮葉的根部固着植物
這些植物往往出現在靜止或者流速緩慢的水體中。它們有着起固定作用的根狀莖和漂浮在水面上的具炳葉。一些種類具有沉水葉,一些種類具有漂浮葉,對於浮水葉來說,葉子的上表面有着跟水接觸的下表面所不同的結構。
水陸兩棲或濕地植物
這些植物生長在池塘、河流和沼澤的邊緣。它們也出現在被潮水和河水周期性泛濫淹沒的鹽沼中。這類植物是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過渡態。限制它們生長的因素是獲得氧氣的能力,所以它們都有着非常發達的通氣組織。
沉水植物以及浮游植物
一些水下植物沒有根系,但有發達的莖和分裂的葉片。另一些浮游植物則呈蓮座型,有着為適應浮游生活而特殊變化過的葉片。它們有特別發達的根系能夠幫助植物在水上面保持平衡。
呼吸根
這是一種漂浮的可以進行氣體交換的根。它們通過表面吸收氧氣,並通過細胞間隙輸送到植物其他部分,並釋放二氧化碳。一些植物出現了特殊的適應性特徵,它們產生了氣囊,能夠在植物被水淹沒時為植物儲備氧氣,這也加速了植物的蒸騰作用。

水生植物分類
水生植物依據葉和根在水中生長分布狀況,可分為沉水性水生植物、浮葉性水生植物、挺水性水生植物及漂浮性水生植物四類。

挺水型
挺水型是生自水中,但突出水面,表現為一部分暴露在空氣中。這種生長方式使光合作用更為高效。挺水型主要特徵是在空中長花,並且有和花相關的生殖過程。挺水形態允許植物通過風以及飛行的昆蟲進行授粉。 挺水植物包括:蘆葦、莎草、香蒲、慈姑。



浮葉型
浮葉型具有連接在基板或湖底或溪流的根系系統。並且有在水面漂浮的葉子。浮葉植物包括:睡蓮、菱角、荇菜。



漂浮型
漂浮型可見懸於水面並且根系系統與基板、沉澱物或水體底部不連接。這種水生植物很容易隨風逐流,也是蚊子的滋生地。漂浮型水生植物包括:浮萍、布袋蓮、水芙蓉等。



沉水型
整株植物完全生長在水面以下,具有連接在基板的根系系統或不具有根系系統,莖幹並沒有支持結構,因為水體能夠支持整株植物。沉水植物包括:金魚藻、黑藻、伊樂藻等。



水生植物的功能
根據學者之研究,水生植物的功能總計有以下六點:
(一) 調節氣候功能
水生植物具有降低局部氣溫與局部反光的功能。
(二) 生產者功能
水生植物在水中及濕地環境中將太陽能轉化為有機物,為甲殼類、昆蟲、蠕蟲和魚類、鳥類、哺乳動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來源,如空心菜,亦可提供草食性、藻食性魚類或水棲昆蟲的食物。植物的落葉或死亡的植株,也都是水棲小動物的食物或棲所。
(三) 生態庇護功能
不論浮游性或固着性水生植物,大部分的水生植物具有葉綠素,可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供水中的魚類呼吸,枝葉可作為魚類及其他水棲動物如水鳥庇護的場所。
(四) 人為利用功能
水生植物典型之利用方式為插花材料,如水燭、風車草,許多浮游性植物可作為人工飼料,漂浮性的布袋蓮更由於生長快速而引進台灣,作為餵養鴨豬等家畜的飼料,其他諸如荷花、菱角等植物更是早經人為種植利用的水生植物,此外近來栽植紅樹林作為護岸防風之用,亦有生態保育之觀念。
(五) 改善污染功能
部分水生植物(如布袋蓮、水燭)具有吸收污染源的效果,工業區設置適當面積的濕地作為凈化池,可以透過水生植物及底泥物質的化學作用分解污染物質,達到凈化水質的效果。
(六) 景觀美化功能
水生植物植物體可以減少水面反光,並增添水中景色。許多特殊的水生植物早為人工種植,做為庭園觀賞之用,例如睡
蓮、野慈姑、風車草、荷花等植物。
知多一點
。人類已知的水生植物種類超過300種
。海藻不是維管植物,它們是多細胞海洋藻類。因此不屬於水生植物。
。海草是唯一在全部浸沒於鹹水時也能生長的的被子植物。
。世界上最大的一種水生植物是亞馬遜王蓮;最小之一是小浮萍。

水生植物所面臨的生存問題
外來植物競爭:布袋蓮與大萍是外來植物中最具代表性者,由於它們繁殖力強,生長速度快,加上環境適應力強,本地水生植物無法與之競爭,一些水域被它們佔據,比如古晉南市棕櫚公園和三馬再也自然保護區
溝渠水泥化:溝渠的水泥化帶給我們許多的便利,但對水生植物而言,卻是它們的永久墳場。
除草劑或農藥的毒害:除草劑與農藥的大量使用,能造成植物的快速滅絕。
水質污染:家庭污水及工廠排放水是造成水質惡化的主因,一旦水域遭受污染,生物幾乎很難生存。
綜合報道: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