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困頓時去看樹

困頓時去看樹

“在有時跌倒、有時遭遇挫折的日常中,如果有什麼東西是只因它存在就會成為安慰的話,人生就已足夠。對我而言,樹木正是這樣的存在。” ——《樹木教我的人生課》

我喜歡這片土地上的熱帶雨林,喜歡走近它,喜歡書寫它,喜歡善待它的人。我喜歡同樣是個島嶼的台灣,喜歡台灣夥伴,也喜歡住在那島嶼上的人。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用喜歡的心來看熱帶雨林,來書寫自然,想給我喜歡的人們和自然一份禮物,結果我喜歡的人們以各種的方式,一次次用我的這份禮物來傷害我。也有一些夥伴在支持着我,他們發來好多的照片,告訴我他們有多喜歡那禮物,即使這樣傷口還是難以撫平。和大家一起來做事之後,我看見誰真的愛我,和我一樣愛雨林,誰只愛雨林,只愛自己,誰又從我開始認識了熱帶雨林。

我以為我會從此迴避自然,停止書寫自然。但我沒有。我繼續書寫,我不阻止自己,想寫就讓寫,書寫自然中的自己,那份純粹的心,讓我知道是書寫帶我進熱帶雨林,不是雨林給了我書寫的能力。2022年開始了兩個月, 我買了也讀了很多與樹木有關的書, 其中有《樹的秘密》、《樹的秘密語言》、《不如去看一棵樹》、《樹木教我的人生課》、《植物圖鑑》、《婆羅洲瀕危龍腦香樹》。我彷彿想從大樹身上,得到一些慰藉或處方。

前些日子步行進森林,一路上一直看樹。然後想起自己在文章中這麼形容人文攝影師劉任峙:“他先是觀察者,後才是攝影人”。劉任峙說攝影最重要的是“看見”,他在看了我的文章後,託人傳話給我:“嗯!你有看見”。此時,我抬頭看樹,我覺得我看見了。但還有沒有看見的,要繼續慢慢看。山路難行,我手腳並用,樹榦樹根扶着我,有一次,我手觸着高高的板根,邁開腳步跨越它,跨過之前,我貼着它。心裡像是明白了什麼,卻還沒完全悟。這段路很長,很考驗腳力,眼前它是阻礙,阻礙是我,我和它不是對立的,我和它是一體的,沒有分彼此的,路途是,困難也是,面對它跨越它的當下,我們是一,它是我,我是它,它是為我而來的。它存在的意義是我,我存在的意義是它。我們給自己賦予意義,也給它賦予意義。我是不是能把那些傷害我的人,想成跟樹根一樣,然後放下?又或者不必放下,看見就好。

東寫西讀:圖/文:那書房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