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造成的警戒措施,讓全球爸媽都陷入抓狂邊緣,為人父母的你也崩潰了嗎?在學校實行停課後,網路上哀鴻遍野,許多家長感到分身乏術、壓力爆表。在為家人擔心的時刻,心理學家提醒爸爸媽媽,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好好照顧自己。

●爸媽壓力大
牛津大學今年初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封鎖措施造成的壓力,使父母的壓力、沮喪、焦慮暴增,許多人感到難以放鬆、焦躁易怒、絕望、對事物失去興趣、恐懼與擔憂、沒耐性。
我國疫情自上個月始,再次進入令人擔憂的狀況,尤其這個周末以來,確診指數達到前所未有的高,不僅在西馬,砂拉越也面對同樣的問題,指數居高不下,單日死亡人數也一直維持在雙位數。按這局勢看來,恐怕想要回歸正常的生活是遙遙無期了。
所以,對爸媽們而言,即使才過一個月之久,卻像極了一個世紀那麼長。疫情期間父母除了要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孩子在家上課,還得兼顧自己的工作,蠟燭多頭燒,一不小心就情緒失控。

停課之後,四面八方突然迎來許多聲音要求家長們將這疫情視為“機會”,儘可能把握時間和孩子相處,不要浪費,不要埋怨。但就有心理學專家跳出來表示不同意,尤其是職業父母,既要上班又要顧孩子,還要整理孩子的飲食起居、幫他們精進數學、技巧等等,這也太荒謬了。與其讓父母奔潰,孩子受虐,倒不如在這個不怎麼理想的情況下,讓彼此都能好好地挺過去,盡責就好,無需要求更多。
專家們也建議,父母應該把重點放在自己與孩子的心理狀態上,儘可能維持家中的良好氛圍。其他什麼看螢幕的時間限制、家長身兼老師的任務等,都可以先擺到一邊。

臨床心理學家赫許柏格(Rebecca Schrag Hershberg)指出,親子關係決定了其他事情能否好好地運作。她直言“就算你不做任何學術上的事情,只專心顧好親子關係,那也是好好利用時間的方式。”
●父母們參考看看
小孩不睡覺、手足吵架大概是警戒期間,親子關係最大阻礙。以下分享幾個心理學家的建議供父母參考。
★手足照三餐吵架,怎麼辦?
關在家不只大人壓力大,小孩也像吃了炸藥一樣,兄弟姊妹間往往爭執不斷。以前大吵一架以後,還可以出門散心、相互隔離,現在所有人都無法迴避衝突。
英國育兒平台Good Play Guide創辦人暨心理學家古莫(Amanda Gummer)表示,“當你與另一個人相處的時間變長了,就比較容易吵架、意見不合,部分原因純粹是爭執的機會變多了。當排除衝突的選項受到限制,衝突會更劇烈也會快速升溫。”

想要降低衝突的機會,父母可以幫孩子界定屬於他們的領地。在小公寓里可能有點困難,這時候可以考慮一些不同的方法,像是在他們的床上用枕頭圈出一個小窩。全家人一起進行團體活動有助於心理健康。
但父母早已分身乏術,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辦法額外想活動。那也無妨,其實每天至少一起吃一頓飯,或是花一點時間讓家人一一分享今天做了什麼事情,都是讓大家感受到自己受重視、相互連結的方式。
★小孩不睡覺怎麼辦?
不確定性高、生活型態改變的時候,小孩很常出現“睡眠倒退”(sleep regeression)的情況,即使維持一般的睡前儀式、準備好睡眠的環境,不分年齡層的孩子,往往還是會感到難以入眠。他們會比平時更依賴父母,有些原本可以自己入睡的孩子,可能因此變得黏踢踢,要求爸媽陪睡。

赫許柏格請家長從孩子的角度思考,此刻的他們很需要家長給予安慰。“如果你可以接受,那就讓他們和你一起睡。如果不行,那就想想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或許是在睡前多給一點抱抱,或是給他們某樣特殊的、或是你的東西陪它們睡覺,又或是告訴孩子,只要他們不吵鬧,你每十五分鐘就會來看他們一下,”赫許柏格說。
有些小孩比較容易焦慮,那就可以趁着白天或下午的時候,和他們聊一聊焦慮的情緒。睡前就不要談這件事情了,而是談一些正面的話題。例如:過去的美好回憶、明天的計劃。

★警戒期間不爆走的關鍵:照顧好自己
其實親子關係還有一個障礙是父母本身壓力過大,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導致遇到困難的時候容易理智斷線。即使心裡很清楚要做好榜樣,還是難免忍不住吼小孩,甚至崩潰爆走,摔東西或出現其他失控行為。

想要避免失控,除了調降預期,不期不待、不受傷害之外,還有每天記得留一點“充電”的時間給自己。即使一天只有15分鐘也好,可以看書、做運動,做點以自己為中心的事情。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撰文提醒,每一位父母都需要獨處的時間,家中成年人應該互相幫忙,讓彼此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對於家裡有幼兒的家庭而言,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如果可以的話,請把他們午睡的時間拿來幫自己充電,不要打掃家裡或上班。
專家也提醒,現在這個高壓時期,家長必須更注意自己的自己的飲食、活動量與睡眠,這三者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也會影響解決問題、保持冷靜和專註的能力。相信家長心理都默默期待,忍耐過這段時間就可以把小孩送回學校了,但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恐怕將會是場長期抗戰,即使不是半年、一年,持續這幾個月的警戒期不無可。

願所有家長都能好好地挺過去。非常時期,先照顧自己。網路上總有人分享滿滿的時程規劃表,以及各種複雜的兒童活動企劃,但在這種令人崩潰的時刻,儘力而為就是好父母。
整理文 ︰薇恩
圖片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