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傳來讓人憂心的倒閉和失業潮。我國雖是赤道國家,也卻嘗到了這一波刺骨的寒意。縱前所述,我國確也安排振興經濟配套暫緩現困,除了提供援助金與工資津貼,也在各方面給予折扣或債務暫緩服務。然而,疫情過後,中小微企業,面對的將是債務問題。
要如何刺激消費,重振經濟,各國都有不同方針,其中中國以推出超過億元的消費券刺激市場之外,部分銀行提供特別輔助低息貸款;英國則由政府負擔企業最高八成的人力成本,並為企業提供低息貸款。
企業調整和轉型勢在必行,行動管制令結束後,誰能崛起稱王,誰在艱難求存,誰又得遺憾告別,小企業們變換花招苦苦掙扎,只為掙脫疫情強勢套上的枷鎖。從線下到線上,從接觸到距離,技術革命為人類帶來焦慮,同樣,也有一部分人正在享受技術帶來鼓舞成績。
切合時勢改變的運營方針,穩穩妥妥的現金流,所有在商場上打拚的人都渴望擁有的遠目和資金,然而,柳暗能否花明,一切都是未知數,無論如何感激自己沒有放棄自己,沒有放棄員工,所有積極和努力或許得不到同等回報,但是無愧於心。
【閉關修鍊提升自己】

姓名:Isabella Lee
行業:攝影師
成立年份:2016年
員工人數:3位 (以合作形式進行)
1)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行各業受影響,行動管制令對你的生意造成什麼衝擊,最大的憂慮是什麼?
由於MCO生意全面停工,相信各大行業都頓時變成零收入,這無非對我們這些投資了大量資金在攝影器材道具上的攝影來說有着很大的衝擊。目前我們最大的擔憂是MCO過後生意量也必定會大不如前,除非疫苗的出現,再來就是自身的安全,畢竟拍攝行業有時候也難免會和客戶近距離接觸,安全措施必須要全面。
2)無法營業的日子影響收入,如何調節?
在MCO這段日子,其實我們還有接一些不與人接觸的拍攝,比如產品拍攝,尤其是消毒產品,再來就是食品拍攝,多多少少對日常開銷有一些鋪貼,加上平日有儲蓄的習慣,生活目前還不是問題。

3)可有進行任何應對措施與改變?或有其他副業可以支撐與幫忙?
其實除了攝影,我們也提供廣告設計,在這段期間,接獲了不少消毒液與保健品的廣告設計。
4)有休業或轉換跑道的想法嗎?
目前並沒有休業的打算,畢竟這是我喜歡的行業,也在這個行業投資了不少資金與時間。在這段期間,我們能做的就是“閉關修鍊”,線上上課,youtube學習,看看國外的拍攝照片,學習他們的拍攝與後制調色技巧,再來就是研究道具方面的應用,盡量充實自己,隨時準備好復工。在這段時間,我也和裁縫師討論設計了孕婦裝,讓來拍孕婦照的媽媽們有更多的選擇。 這次的疫情也讓我有機會嘗試拍攝自己以前就想拍攝的東西,比如雞蛋、小模型、植物等等。
5)可有收到政府提供給中小企業的援助?這項措施能解決你的問題嗎?覺得政府還可以如何幫助中小企業?
由於我報的是個人稅,所以在這段期間,我並沒有接獲任何政府的資金援助。

6)線上買賣不是新鮮事,你如何看待?自己可有進行任何線上宣傳?有效嗎?
線上買賣的確是帶給人們太多的方便,但是對於服務行業,一個沒有實品的行業,並沒有帶來多大的效果,在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的情況下,客戶也不敢先預約配套。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加勤勞把照片上傳網絡平台,提醒客戶們“我們還在”。而這段期間,我們能做的就是線上學習,充實自己,多看看別人的作品,參考、思考、改進。

7)你認為解封后經營模式能和從前一樣嗎?
我認為只要疫苗一天沒有出現,我們都要學習如何與病毒一起共存,必須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口罩與洗手液將會變成必需品,要回到以前的生活是不太可能。至於經營模式,對攝影行業來說,難以避免與客戶接觸,我們會在拍攝前盡量收集客戶的資料,進行客戶篩選,做好消毒,把門市搬上網,盡量保護好自己,照顧好每個客戶。

8)這場疫情帶給自己的省思?
這次的疫情對地球來說也許是個循環,看到網上報道說許多自然界都已經回復到它原本的容貌,想想這也未必全是壞事,這也給予平時忙碌的我們,可能安靜下來,學習新的事物,也讓我們對身邊的人更多的關心。這次疫情也讓我們看到人類是很頑強的,山不轉路轉,各行業出奇招,招招精彩。
【網絡行銷:線上至線下需完善】

姓名:彭雪琴
行業: 品牌定位與電子行銷
成立年份: 2018
員工人數: 1名
1)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行各業受影響,行動管制令對你的生意可有造成什麼衝擊?如果沒有,你覺得生意變好的原因是什麼?
我是經營電子行銷,包括處理客戶的品牌定位、產品行銷策略還有如何在網絡上推廣。新冠肺炎其實促使更多商家意識到網絡行銷的重要性,因此,反而帶來了更多的客戶。
2)目前你的經營模式為何?你認為解封后經營模式能和從前一樣嗎?
作為提供電子行銷顧問與執行,我們的工作模式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是促進了工作效率。因為從過往需要到辦公室處理公事,將許多時間耗費在交通上。或是需要赴約到外面和客戶會面商討,也耗費許多交通時間。到現在因為大家都學習以電子商務會議的方式溝通,如透過 Zoom、 Skype、MicosoftTeam 等,真的省下很多不必要的來回時間,可以把更多時間用在處理重要的事與策劃。

3)市場行銷和品牌定位是不是比較適合中或大企業?感覺中小企業無法負擔這些費用?
大規模有大規模的做法,小規模也有小規模的做法。如今的行銷顧問費用收費範圍非常廣,有些同行甚至每個月可能才收RM1000或者更低的費用。當然,也有的收費可以高達5位數甚至更多,但重點是要看自身的公司需要怎麼樣的協助與要多專業。
好比說以RM3500-RM5000的薪水為自己公司請一位行銷行政人員或是行銷經理,這樣的花費其實也足夠在外面請到行銷顧問,只是還有很多傳統業者會認為,請外面的,不然把人請進公司里。
所以,不一定是經費不夠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做這樣的安排,還有是否看到其重要性。

4)可否分享來找你的客戶例子是如何透過市場行銷或品牌定位增加營業額?
基本上在新冠肺炎期間,我們絕大部分的客戶營業額都起了至少4倍,甚至更多。我聽很多同行也有類似的分享。由於疫情限制了人的行動,還有到線下商店購買的選擇,所以,更多人到網絡上尋找他們想要的產品。因此,已經有了網絡行銷準備的商家,在這個時候反而佔了頭籌。
我在這個疫情看到的是,網絡行銷的難度不是在於方法與策略,而是是否有完整的線上到線下運送安排。怎麼樣確保貨物可以在客戶期許的時間內送到客戶的家?怎麼樣確定貨物運送費用沒有超過利潤?怎麼樣有效接單,並且讓生產線可以適應線上模式的要求?
這些都不能紙上談兵,往往是開始做了,知道問題在哪裡,改善再改善。所以,一早就開始進行網上業務的商家,就免去了到了緊要關頭才開始學習,才開始張羅運輸服務,甚至是付款安排等問題。
5)所置身的這個行業,可以零會面就完成工作嗎?你認為線上和線下的優與劣是什麼?
是可以的。從疫情到現在,我們和客戶都是沒有現場會面,除了透過視訊會議。因為我們不主張以應酬或是關係來建立客戶與公司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所以,零會面不會讓我們面對難題。我也相信,客戶之間的溝通與信任感,除了專業的部分,是可以透過電子視訊或是信息來保持的。
6)這場疫情帶給自己的省思?
疫情對於經濟的重創會讓人有居安思危的臨在感,過去沒有想象過的畫面突然出現。如果疫情的行動限制再加長兩個月,我想,我們受到的影響或許會比較大。因為那個時候被迫關閉的公司數量將難以想象,失業人口一旦增加,整體經濟都會受到影響。
我的省思會是,當初堅持的網絡行銷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在未來半年到一年,人們的行動以及在線下消費的習慣,都會改變。
報導:游晼婷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