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然不一定要把它們當成寵物一樣留在身邊;學習自然也並不一定要上個專業課程才行;到大自然中走走,不是一定要野餐燒烤才叫樂趣,也不是要留痕迹才算走過。大地藝術能以更自然、友善及具意義的方式,讓我們與大自然連結。
大地藝術(Land art 或 Earth art)也叫地景藝術,是20世紀60、70年代,始發於美國的一種藝術運動。這種在自然界創作的藝術形式,最大特性就是,藝術品與大地景觀有不可分割的聯繫,藝術作品都是通過所使用的材料,和作品的創作選址(site),來擴大藝術的定義和展示的界線。具體來說,大地藝術所使用的材料通常來自於選址自然環境中的天然材料,例如:土壤、岩石、漂流木、金屬、冰塊、水、植物等等。
注重大自然韻律
許多大地藝術的創作選址往往都遠離都市,遠離當代生活中人類文明的活動區域,一般都在森林、高原、湖泊、河邊、沙灘、沙漠,甚至是在極地里創作。一部分大地藝術創作者並不想讓自己的作品成為“人跡”或是“文明”的一部分,他們不需要觀眾的參與與闡釋,而是讓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通過材料的使用和時間的流逝,完全的融入自然的地球中。
創作時,藝術家或創作者會保留材料的原樣,包括被自然力量改變或侵蝕的客觀屬性。大地藝術,是大自然重於人工的藝術作品,讓藝術與大自然結合,不將自然改觀,而是把自然稍加施工或是裝裝飾,使人們重新注意大自然,從中得到與平常不一樣的感受,並對於作品所處的環境重新予以評價。
用理解去描繪自然
對於大地藝術來說,一個創作者是不可能簡單地去“拷貝”一個作品,即便是他自己的作品,因為大地藝術的創作意義是去理解自然界——理解她的循環和過程,理解自然萬物怎樣改變和生長,感受這些過程當中萬物的連結和關係,去把自己融入其中。
創作完成後,大地藝術作品不會被搬進室內,而是留在自然環境中,依照“取之自然、還之自然、生生不息”的精神。有些藝術家還會定期回到創作地點去看看其作品,看看它們都變成了什麼樣,是不是已經完全重新回到了大地的懷抱。
靈感總在不經意間發生
大地藝術家Richard Shilling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通常會漫無目的地在戶外遊走,尋找到能夠激發靈感的自然物。他認為,重要的不是能找到材料,而是是能設身處地,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體驗自然。大地藝術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其精髓不在於預想出一個構圖,然後找相關的材料去完成它,而是通過利用自然元素更好地表達自然。Richard Shilling透過大地藝術創作,學到了有關自然界的很多知識,比如葉子的成長和變化過程,以及各種植物上的刺的特點等等。每次外出,他都能用新發現的自然物來做成新的藝術品,這就是為何他一直對大地藝術樂此不疲。


他相信自然材料簡單組合迸發出的清新藝術感,將會豐富孩子們的靈感、創造力和對自然的認知。

與大地對話治療焦慮症
路邊不起眼的枯枝落葉,經藝術家精心擺設後呈現出驚人的生命力!自藝術家Hannah Bullen-Ryner患有焦慮症,病情因產後憂鬱症更加嚴重,雙胞胎女兒出生後,Bullen-Ryner幾乎完全迷失了自我。為撫平焦慮的心靈,她獨自一人走入森林中,坐在草地上,去尋找一份平靜。受到網路上土地藝術家的啟發,她也開始在周圍尋找枯枝落葉,編排出簡單的圖形。每次完成作品離開後,她都感覺自己明顯輕鬆很多。大地藝術對她而言是一種抒發情緒的方式,投入於創作中,她感覺自己與地球同在,焦慮心靈被療愈了。




自然的“雕塑”藝術
Andy Goldsworthy是當代岩石平衡藝術(Rock Balancing)的創始人,因受英國藝術家理查·隆的影響,對大地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以周遭既有的素材創作、探索文明與自然的關係。由於使用天然的材料,他的作品與周遭環境看來十分協調,幾乎像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停留在空間內靜止的幾何造型、作品與自然強烈對比的顏色與線條,卻更像是違反自然法則的現象。




說故事的漂流物
Tamas Kanya居住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自六年前開始喜歡用各種漂流物進行大地藝術。只要一有時間,他就喜歡到住家附近的河邊尋找材料,即興創作。漂流木、石頭、貝殼等對其他人來說是無用之物,他都能在瞬間將它們變成無價的藝術品。




綜合整理: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