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4.5縮至1.8公分,是年初得知癌症全家晴天霹靂過後,積極抗癌的最佳消息。
標靶治療確實見效,副作用也不小,一個狀況好轉,然後另外一個狀況就出現。這
些個月下來,經歷了滿臉痘時期;腸胃敏感腹瀉、外食若不理想一天可以跑七八次
廁所;皮膚狀況變差腳趾甲溝炎受傷進院包紮傷口好幾次;頭暈次數、時間加倍,
見了心理醫生排除焦慮因素,但仍未查出原因。最新驗血報告指出,肝指數超標,
目前需要定時檢查追蹤。
除去前陣子,有一兩天突髮狀況,咳嗽帶血嚇壞大家,趕緊入院檢查確定是發炎啃
了消炎藥就沒事了。雖然種種副作用帶來許多不適,但是她咳嗽的次數確實大大降
低,絕對乃喜聞樂見之事。
當然體力肯定大不如前,她也承認極易疲乏。但本該多休息的人兒,偏偏就有一個
費體力的堅持。娘親這麼多年來下唯一的堅持──住傢伙食不可斷。平日照三餐進
入廚房打點家人早午晚飯,最重要因素是俺家老爸注重飲食,強調天然食材最健康。
不管多累,只要還有一絲體力,一定為家人準備餐點。
你說這病人體力變差,本來就該好好歇息。她照三餐煮也就罷了,一餐也硬是要變
個三四道菜出來,湯菜肉缺一不可。是一種多年堅持下來的習慣做久了,不完成這
些基本動作不行。
老媽子飲食不算太健康但調味清湯寡味是真,調味健康聽起來很好,但兒女偏偏又
是重口味傢伙,常常投訴飯菜不合胃口。現在開始自己煮飯後,就對批評很敏感,
回想自己過去的挑食一方面覺得造孽,一方面也對老媽子的堅持啼笑皆非。明知道
孩子不愛某些食材某些味道,但在她心裡,這些就是健康的代名詞。所以,她存在
著渴望,意即我堅持煮這些菜,只要我上桌夠勤規勸夠勤,這麼多年總有一天孩子
會變會接受。
(咦,這麼一想,某部分的自己貌似也繼承了這一塊,反省中)
一件事情認為是好的,想要你去乾的,娘親就會照三餐念,有事沒事就提三四五六
七八次。估計也是這個原因,出嫁前她屢次苦口婆心,告訴我與大妹,女孩子家一
定要學會煮菜。念叨不僅無用,還把事件拉往她更不想的方向走。我倆沒一個繼承
她廚藝,廚房小白出嫁後,也沒轉為大師,有一餐沒一餐的煮,絕沒有逛超市掃描
一眼就知道能煮出多少個菜的精湛功力。
日久天長,老媽子估計也知道念叨無用,但話癆已成習慣,很多地方她還是會繼續
嘮叨。當然,自己成為母親後,都知道這絮叨背後是對兒女綿延不盡愛的體現。是
以,雖然沒有成為她想要我們成為的樣子,相同的身份卻更能體會當初老母親付出
之深刻。
現階段的我們,能多陪陪她,聽她說說家常小事,好像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文/圖:偽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