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它存在的意義

它存在的意義

“銘記過往傷痛是要提醒人民好好珍惜現今的甜美果實”──藍詩玲《鴉片戰爭》

對於鴉片戰爭,那書房並沒有特別的興趣,那日望着圖書館書架上眾多的歷史書籍,那書房如餓鬼般,想把它們統統啃下肚,來補充歷史知識,後來決定先把《鴉片戰爭》帶回家,為什麼?因為鴉片戰爭是近代史,那書房對它除了林則徐燒鴉片之外就沒有更多的知道,心想:如果能了解了這段歷史,也許個人的世界觀會有所改變,也許讀懂它以後能更容易讀懂其他的歷史書。另外,這書的作者藍詩玲Julia Lovell,是個英國人,她會以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這起歷史戰爭,她會怎麼樣書寫英國和中國的事,這是我十分好奇的。

藍詩玲用一本書來說這事,那書房個人認為,她在文中的敘述寫得非常清楚,無論是對兩個國家以及相關人物都詳盡說明,她只是說事並不評價,更難得的是,她說的故事一點也不沉悶,也不像教科書那樣沒有情感,那書房每天讀十頁,很快就讀完了。原來鴉片戰爭是這麼一回事,有人蠻橫,有人傲慢,有人貪心,有人受苦,有人盡忠,有人奉承,當中還有一些的腐敗、盲目、欺壓、無知。難怪現代不少國家將資源和資金投入於戰爭武器上,也許過往的經歷所留下的傷痛還在,叫人不敢鬆懈,時時保持戒備。如果把國家看成是一個人,或許就能理解這是自我防禦,避免遭受傷害。

合上書本後,那書房看着書本封面那朵罌粟花,它花枝是燃燒的火焰,那火焰消耗了很多的生命與能量。關於戰爭這件事,古人發動戰爭是為了爭領土,以獲得更多天然資源,說到底是為了生存,而現代的戰爭不純粹只是為了資源,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報復、尊嚴。回顧鴉片戰爭,人們可能會有負向情緒,覺得被欺負了,想反擊瀉憤恨,這是自我防禦的本能反應。然而,歷史的意義,不是這樣。作者在書中提到:“銘記過往傷痛是要提醒人民好好珍惜現今的甜美果實”,是的,了解歷史不是要翻舊賬,而是從中反思錯誤,避免事件重演。‘過往’,無論是世界的還是個人的,它存在的意義是,後來我們成為了什麼樣的人,我們利用這段過往成就了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書里那句話
文、圖:那書房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