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在家雖然不能出外運動,但在家還是少不了要動一動,這一期的“空中醫生”,Tea FM Addy邀請物理治療師楊嘉敏來跟我們聊聊防疫在家要如何運動。

本期醫師簡介
姓名:物理治療師楊嘉敏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Malaysia)
▋Certified Kinesiology Taping
▋Dementia Training (Australia)
▋Member of Malaysia Physiotherapy Association
馬來西亞物理治療協會
1)運動對人體的重要性是什麼?
運動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對我們的肌肉、骨骼、關節和韌帶都可以產生非常好的影響。同時也可以保持肌肉正常的張力,並且促進骨骼里鈣的儲存。當我們骨骼里有足夠的鈣,就可以預防骨骼疏鬆症。運動也可以增強關節的靈活性,保持手腳的靈活,身體更加協調。
對於其他身體系統也有很多益處,比如運動後血液循環會加速,增加心臟及全身供血的狀況。運動時會消耗更多氧氣和二氧化碳,使到呼吸的肌肉更加發達,胸腔也可以更好的擴張,增加肺活量。

運動可以增強大腦神經機制分泌出更多荷爾蒙~胺多酚,這是一種具有鎮定作用,可減輕疼痛感,可以使人處於身心愉悅、身心輕鬆的狀態里。所以說,運動不止可以使人健康,還可以使人更快樂。
2)如果在家防疫一直不活動,吃飽睡,睡飽吃,不是躺着就是坐着,這種情況會有什麼危險呢?
如果一個人長期躺着或坐着,對我們的身體是只有害處沒有好處的。首先會增加我們脊椎的壓力,例如頸項,當我們的頸椎被壓迫,尤其是長期坐在電腦前面打遊戲追劇或長期低頭看手機的人群,就會影響頸椎的健康,造成頸部肌肉疲勞而引起頸項和肩膀的疼痛。長期下來就可能引發一系列的頸椎病,頸椎間盤退化、頸椎間盤突出等等。
同樣的壓力也會發生在我們的腰椎,尤其是長期坐在電腦前面沒有保持良好坐姿的人群,會造成腰部肌肉勞損。由於長期坐着躺着,沒有活動行走,腿部血液循環也受到影響。而吃吃喝喝所攝取的熱量沒有被消耗,就會堆積在身體下腹,臀部和大腿的部分變成脂肪導致肥胖,日積月累就會引發三高的問題。
與此同時,沒有運動也會使我們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染上疾病。
3)一般上有些人是有上健身房、打球類或跑步的習慣,現在疫情待在家,可以不可以介紹在家裡可做哪些簡單的運動?
針對不同的人群,運動量和強度也有所不同。常常有運動鍛煉的成年人,身體的素質會比較好,可以專註在有氧的運動,原地跑、開合跳或波比跳等等。他們可以根據自己平常運動鍛煉的強度來增加自己的運動量。

至於跑步,MCO期間只能選在自己住家周圍空闊的空間,保持人與人的距離,同時也要確保地方安全。如果家裡有跑步機、腳車或踏步機,也可以做一些室內的有氧運動。力量(肌力)訓練方面,如果家裡有運動器材,有啞鈴就可以做一些舉重的活動,也可以利用身體重量來做肌力鍛煉,深蹲等等。
現在也很流行一些指導員會將他們的Zumba(尊巴)和瑜伽練習視頻放上網,如果有長期運動的人就可以跟視頻做這些活動。
對於老年人就要專註在安全的運動,當老年人做站立抬腳運動就需要雙手扶住椅子來防止突然失去平衡而跌倒。老年人也可以着重在伸展的練習,針對肩膀、頸項,還有腰背的肌肉做拉伸的活動。那些之前有練習太極或氣功的人也可以在家與家人一起練習。

小孩子的運動可以着重在靈敏、協調和平衡的練習,比如遊戲舞蹈。最主要是可以讓他們動起來,提升心跳的速度。
4)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或受過傷的成年人,居家運動要注意哪一些?
最主要須看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不便,有條件的話可以諮詢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最主要是確保進行運動時是安全的,不會導致傷的更嚴重。建議做一些床上的抬腳運動,或在椅子/輪椅上做一些手部和腳部的運動,在安全的情況下做活動。
後話:
運動對人的身體有益,我們可以固定時間做運動,比如早上醒來後安排30分鐘做運動,一個星期至少要做三次。運動前後要喝足夠的水和搭配均衡的飲食。在這疫情中的非常時期,很多人會緊張、精神壓力,甚至有睡眠問題。如果可以動起來就可以改善睡眠質量,足夠的運動可以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可以更好的防疫,保持身心健康。
文字記錄:小萳
資訊出處:Tea 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