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淘气包”

得注意或许是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影响数百万儿童的慢性疾病,而且经常会持续到成年。 ADHD 包括一组长期存在的问题,如难以保持注意力、多动和冲动行为。ADHD 患儿也可能因自卑、人际关系不良和学业欠佳等问题而受到困扰,症状有时会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本期空中医生邀请到心理治疗师陈玉蓉向大家讲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让大家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1)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孩子或成人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控制本身行为、言语和表达,造成生活上、学习上和人际相处上有一些困扰和难题。

2)ADHD的症状有哪些?据说ADHD的症状是在童年就会出现了,为什么很多患者直到成年才意识到或确诊ADHD?

ADHD分成两大类,其一是注意力缺陷,孩子或成人因注意力不集中进而面对一些问题,如成人无法完成任务,小孩无法完成学习课业或被分配的一些任务,第二是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自己的物品,表现之一是常遗失物品,如妈妈发现刚新买的铅笔和胶擦又不见了。有时不断呼喊他的名字也无回应。但很多时候,父母没有办法察觉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尤其4岁以前的儿童,因为就算出现一些特征,一般人也会认为有关孩子年龄尚小。

另一情况是多动症,如需要小孩乖乖坐着的时候,他却喜欢走动,4岁以前的儿童,他们会被认为顽皮和活泼,但到了上学时老师和家长就会发现在一些需要被规范的场合,这个孩子却无法遵守规矩,进而才会被注意到他的情况。

3)据了解,很多患者在成年之后症状就会减少或消失,这是否意味患者可以不予理会呢?如果不是,患者不理会此疾病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一般我们对这类孩子的既定印象是活泼、顽皮、不能坐定定,当他们年龄小的时候我们常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都认为他们是不乖、顽皮,但其实很大可能性是多动症。

一些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也有多动症的情况,即结合两种特征,待慢慢长大时或许会有治愈的能力,自己找到方法,会产生一些可以应对的方式,成长过程里他们会困扰、困惑,不了解自身为何会有种种情况,直到长大后才知道自己有多动症。

这些小孩慢慢长大后,外人看起来他好像比较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会遵守规矩,但其实更多是显现在脑子里,情况如下:你和他讲A,他已经不自觉的说到BCD了,当他察觉时他会回来问你,你刚刚说什么?还有其他情况,如你问他下午吃什么,他会回答你昨天我坐飞机。他们在长大后会有这种表现,一般人会觉得他们很难沟通。

在成人患者方面,若他们有本身喜欢的兴趣,他们会非常专注在自己的兴趣里,但一般不能持久和持续性,最多只有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因人而异,在那之后人体会非常疲累。

长大后,他们可能表现出,内在情绪很乱,思绪不平和,难以和别人相处,别人对他们的评语可能是工作不能集中,做事情三分钟热度,无法完成任务,难以控制想法和行为,让人难以付予信任度。

4)ADHD有什么并发症吗?

有报导文献指,这些孩子在长大后出现忧郁症,焦虑症,需要额外助力帮助思绪稳定,如吸烟、喝酒、依赖毒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一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容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
心理治疗师陈玉蓉:若父母、老师存有怀疑,请不要害怕带孩子到儿科或精神科心理治疗师得到一些帮助。

5)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患上ADHD?

如同所有的心理疾病一样,无可否认的,有可能是基因问题。但人类属于群体居住,环境的规范也会塑造出不同的性格行为,所以不是单靠基因或环境关系,其实是两个结合的。但基因不代表,若一个家庭有这个基因,所有的兄弟姐妹就会有,只是说明风险会更高而已。

6)在什么时候就医最为合适?有什么方法可以医治?

越早受到干预是更好的,小孩四岁以前难以被发现,一般四岁以后到学校上课才会被发现,所以越早发现越好。

可以咨询心理治疗师、行为干预治疗师,在父母、老师的配合下给予患者一个比较需要守规矩的环境,他们才会察觉“我需要遵守及习惯守规矩”,自然而然比较容易受到规范和控制。

在成人患者方面,当他们知道本身有这类行为,想要做出改变,在他们有意愿时就会更好的接受干预治疗。而到了严重阶段,我们有药物治疗。

7)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ADHD心理疾病吗?

这是从小脑部发展的一个病症,目前没有预防方法。最重要的是接受干扰治疗,且有成功例子。他们是有创意和好奇心的一群,若善用和发掘他们的强项,其实可以很成功的。

问题是他们的行为不受控,当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一群小孩坐在课室听老师讲课,老师分配作业给学生完成,但患者却无法完成任务,也不能遵守规矩,也很大可能会阻碍和干扰到老师的教学,那么这类孩子的父母就会被劝告携带孩子接受治疗或转换至特殊教育班。

若没有接受正规治疗,他们将无法融入正规班,需要走更艰难的道路。

  • 补充/ 呼吁?

很多患者被误解成顽皮、捣蛋、不听话,可以想象这类小孩被标签会有很多困惑。一般上,小孩会感受到我们的情绪,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所以我就更反抗。当小孩患者的求学环境布满这类的情绪,他们会变得不开心、焦虑、忧郁,会觉得和身边的人和社会格格不入,所以要呼吁若发现这些小孩在行为上、说话方式不受控制,不听话、顽皮,有可能他们是ADHD的患者,若父母、老师存有怀疑的话,请不要害怕带孩子到儿科或精神科心理治疗师得到一些帮助。

ADHD没办法痊愈,但能让患者更好察觉自己的行为并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预防一些并发症。

本期简介:

心理治疗师陈玉蓉

目前任职于古晋七里圣淘沙医院、婆罗洲医药中心

砂大教授

PhD in Health Psych (UNIMAS), MClin Psych (UKM), BSc (Hons) Psych (UK)

Sahifa Theme License is not validated, Go to the theme options page to validate the license, You need a single license for each domain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