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注意或許是多動症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影響數百萬兒童的慢性疾病,而且經常會持續到成年。 ADHD 包括一組長期存在的問題,如難以保持注意力、多動和衝動行為。ADHD 患兒也可能因自卑、人際關係不良和學業欠佳等問題而受到困擾,癥狀有時會隨年齡增長而減輕。本期空中醫生邀請到心理治療師陳玉蓉向大家講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讓大家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1)什麼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
孩子或成人注意力不集中,難以控制本身行為、言語和表達,造成生活上、學習上和人際相處上有一些困擾和難題。
2)ADHD的癥狀有哪些?據說ADHD的癥狀是在童年就會出現了,為什麼很多患者直到成年才意識到或確診ADHD?
ADHD分成兩大類,其一是注意力缺陷,孩子或成人因注意力不集中進而面對一些問題,如成人無法完成任務,小孩無法完成學習課業或被分配的一些任務,第二是經常丟三落四,找不到自己的物品,表現之一是常遺失物品,如媽媽發現剛新買的鉛筆和膠擦又不見了。有時不斷呼喊他的名字也無回應。但很多時候,父母沒有辦法察覺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尤其4歲以前的兒童,因為就算出現一些特徵,一般人也會認為有關孩子年齡尚小。
另一情況是多動症,如需要小孩乖乖坐着的時候,他卻喜歡走動,4歲以前的兒童,他們會被認為頑皮和活潑,但到了上學時老師和家長就會發現在一些需要被規範的場合,這個孩子卻無法遵守規矩,進而才會被注意到他的情況。
3)據了解,很多患者在成年之後癥狀就會減少或消失,這是否意味患者可以不予理會呢?如果不是,患者不理會此疾病會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嗎?
一般我們對這類孩子的既定印象是活潑、頑皮、不能坐定定,當他們年齡小的時候我們常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都認為他們是不乖、頑皮,但其實很大可能性是多動症。
一些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同時也有多動症的情況,即結合兩種特徵,待慢慢長大時或許會有治癒的能力,自己找到方法,會產生一些可以應對的方式,成長過程里他們會困擾、困惑,不了解自身為何會有種種情況,直到長大後才知道自己有多動症。
這些小孩慢慢長大後,外人看起來他好像比較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會遵守規矩,但其實更多是顯現在腦子裡,情況如下:你和他講A,他已經不自覺的說到BCD了,當他察覺時他會回來問你,你剛剛說什麼?還有其他情況,如你問他下午吃什麼,他會回答你昨天我坐飛機。他們在長大後會有這種表現,一般人會覺得他們很難溝通。
在成人患者方面,若他們有本身喜歡的興趣,他們會非常專註在自己的興趣里,但一般不能持久和持續性,最多只有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因人而異,在那之後人體會非常疲累。
長大後,他們可能表現出,內在情緒很亂,思緒不平和,難以和別人相處,別人對他們的評語可能是工作不能集中,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無法完成任務,難以控制想法和行為,讓人難以付予信任度。
4)ADHD有什麼併發症嗎?
有報導文獻指,這些孩子在長大後出現憂鬱症,焦慮症,需要額外助力幫助思緒穩定,如吸煙、喝酒、依賴毒品。


5)什麼原因導致一個人患上ADHD?
如同所有的心理疾病一樣,無可否認的,有可能是基因問題。但人類屬於群體居住,環境的規範也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行為,所以不是單靠基因或環境關係,其實是兩個結合的。但基因不代表,若一個家庭有這個基因,所有的兄弟姐妹就會有,只是說明風險會更高而已。
6)在什麼時候就醫最為合適?有什麼方法可以醫治?
越早受到干預是更好的,小孩四歲以前難以被發現,一般四歲以後到學校上課才會被發現,所以越早發現越好。
可以諮詢心理治療師、行為干預治療師,在父母、老師的配合下給予患者一個比較需要守規矩的環境,他們才會察覺“我需要遵守及習慣守規矩”,自然而然比較容易受到規範和控制。
在成人患者方面,當他們知道本身有這類行為,想要做出改變,在他們有意願時就會更好的接受干預治療。而到了嚴重階段,我們有藥物治療。
7)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ADHD心理疾病嗎?
這是從小腦部發展的一個病症,目前沒有預防方法。最重要的是接受干擾治療,且有成功例子。他們是有創意和好奇心的一群,若善用和發掘他們的強項,其實可以很成功的。
問題是他們的行為不受控,當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一群小孩坐在課室聽老師講課,老師分配作業給學生完成,但患者卻無法完成任務,也不能遵守規矩,也很大可能會阻礙和干擾到老師的教學,那麼這類孩子的父母就會被勸告攜帶孩子接受治療或轉換至特殊教育班。
若沒有接受正規治療,他們將無法融入正規班,需要走更艱難的道路。
- 補充/ 呼籲?
很多患者被誤解成頑皮、搗蛋、不聽話,可以想象這類小孩被標籤會有很多困惑。一般上,小孩會感受到我們的情緒,你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所以我就更反抗。當小孩患者的求學環境布滿這類的情緒,他們會變得不開心、焦慮、憂鬱,會覺得和身邊的人和社會格格不入,所以要呼籲若發現這些小孩在行為上、說話方式不受控制,不聽話、頑皮,有可能他們是ADHD的患者,若父母、老師存有懷疑的話,請不要害怕帶孩子到兒科或精神科心理治療師得到一些幫助。
ADHD沒辦法痊癒,但能讓患者更好察覺自己的行為並控制自己的行為,進而預防一些併發症。
本期簡介:
心理治療師陳玉蓉
目前任職於古晉七里聖淘沙醫院、婆羅洲醫藥中心
砂大教授
PhD in Health Psych (UNIMAS), MClin Psych (UKM), BSc (Hons) Psych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