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是我們生活中吃法多、營養價值高的一種食物,也有多種營養物質,是一種非常好的補品。吃山藥的好處多,你知道山藥怎麼吃?山藥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嗎?

葯食兩用
本地中醫師黃小嘉受訪時透露,山藥是葯食兩用的中藥,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廣泛應用。它主產於中國河南、山西、河北、陝西。
黃醫師說,山藥性甘味平,歸脾、肺、腎經,因此對於夾雜脾肺腎虛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根據她所了解,山藥的功效是益氣養陰,補脾益腎,固精止帶。
她說,在臨床主治上,山藥適合用於脾虛氣弱之食少便溏或泄瀉,還有肺虛或肺腎兩虛的喘咳,以及陰虛內熱,口渴多飲,小變頻數的消渴證(糖尿病)。

適用人群
黃醫師說,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分析,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因此食少體倦、有腹瀉等病症的脾胃虛弱者可多食山藥。
“山藥中的甘露聚糖有調節糖代謝、減緩血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山藥是糖尿病病人的食療佳品。但是要注意的是,山藥的澱粉含量比一般蔬菜高,吃完後應適當少吃主食,以控制血糖平穩。”

此外,山藥是瘦身人士的佳音,它的脂肪含量很低,同時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吸水後體積膨脹,容易增加人的飽腹感,對於控制食慾、瘦身減肥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因此對想減肥的人,也可以適當食用山藥。
黃醫師也分享數道山藥食療供參考。
(一)山藥粥:
做法(1)
材料:干山藥片/鮮山藥,粳米
以干山藥片45至60克,或鮮山藥100至200克,洗凈切片,與粳米100克同煮粥,作早、晚餐食用。

做法(2)
材料:山藥,白糖
將山藥扎細過篩,放入盆內,調入涼水成糊。鍋中放適量水燒沸,邊攪邊下山藥粉,燒至熟,加白糖調味即成。
(二)山藥蓮子湯:
材料:山藥、薏苡仁各30克,蓮子35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將蓮子去皮去心,與山藥、薏苡仁一起洗乾淨,加適量水,以文火煮至熟爛,放人白糖即成。

食用禁忌
雖說山藥好處多,但黃醫師叮嚀患感冒者不可食用,大便燥結者及腸胃積滯者忌用,以免造成腸胃濕盛更為嚴重。
你或許不懂山藥的植株被稱為薯蕷,學名:Dioscorea polystachya,是薯蕷科薯蕷屬植物,屬於纏繞草質藤本。薯蕷的塊莖呈長圓柱形,垂直生長,莖通常帶紫紅色。一般生長於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中或雜草中。
薯蕷的塊莖為常用中藥“山藥”,塊莖富含澱粉,可供蔬食;入葯能補脾胃虧損,治氣虛衰弱、消化不良、遺精、遺尿及無名腫毒等。
山藥可以幫助人體改善身體虛弱、脾胃虛弱、腎氣不足、肺虛咳嗽的情況,可以搭配很多食物一起吃。
滋補脾胃的食物首推山藥,它是入肺、健脾、補腎的佳品。山藥黏糊糊的汁液主要是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彈性,還有潤肺止咳的功能。山藥可與紅棗搭配熬粥,或用於煲湯,也可與各種食材清炒。
入葯部位為根部,性味甘溫平,無毒,主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

盤點山藥功效
(一)補氣養血
血虛宜養血。補血效果較好的食物有豬肝、蹄筋、墨魚、桂圓肉、黑大豆、黑芝麻等,補血作用強的中藥有阿膠、熟地黃、當歸、何首烏、白芍藥、雞血藤、桑葚等。山藥益氣、健脾、養胃,在補血食物、藥物中配合用之,可使補血的效果增強。
(二)補虛抗衰
山藥味甘,性涼潤,入肺、脾、腎經,《得配本草》說它具有補虛益損的功能,清代醫家陳修園曾解釋山藥的功能,說它氣平入肺,味甘入脾,而脾統血,主四肢,脾血足則不飢,四肢輕捷;肺主氣,肺氣充則輕身,氣為之倍增;又因其質地稠黏,能補腎填精,精足則強陰,延年益壽。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山藥含有的皂甙、糖蛋白、鞣質、止權素、山藥礆、膽礆、澱粉及鈣、磷、鐵等,具有誘生干擾素的作用,有一定的抗衰老物質基礎。由此可見,山藥確能補虛療損,延年益壽。
(三)強壯養顏
山藥含有能大量供給人體多種糖蛋白質的混合物黏液蛋白,能增加黏膜與皮膚的潤滑度,減少皮下脂肪蓄積,是很好的美容食品,可以單味服用,也可在復方中應用,山藥粥、山藥酒、六味地黃飲、滋腎生肝飲等,均有強壯筋骨,養顏健身的作用。
(四)滋陰補陽
山藥補陰而有清虛熱的作用,在《本草求真》中記,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氣雖溫卻平,補脾肺,能潤皮毛,長肌肉。其性澀,能治遺精不禁,味甘兼咸,又能益腎強陰,生搗敷癰瘡,消腫硬,補陰退熱。
(五)扶正祛邪
山藥性味平和,功能潤肺、健脾、益腎,既能補陽,強健臟腑,又能補陰,更為可喜的是,它扶正而不會戀邪,在病邪存在之時也可採用。所以歷代醫家常選用它作為配伍組合,應用範圍廣泛。山藥與銀花相伍、山藥與牛蒡子共用等,都是發揮山藥的扶正氣而不戀邪、祛病邪而不傷正的效用。

薯蕷的形態特徵
纏繞草質藤本。塊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長可達1米多,斷面干時白色。莖通常帶紫紅色,右旋,無毛。單葉,在莖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對生,很少3葉輪生;葉片變異大,卵狀三角形至寬卵形或戟形。頂端漸尖,基部深心形、寬心形或近截形,邊緣常3淺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側裂片耳狀,圓形、近方形至長圓形。幼苗時一般葉片為寬卵形或卵圓形,基部深心形。葉腋內常有珠芽。雌雄異株。
雄花序為穗狀花序,近直立,着生於葉腋,偶而呈圓錐狀排列;花序軸明顯呈“之”字狀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點;雄花的外輪花被片為寬卵形,內輪卵形,較小;雄蕊6。雌花序為穗狀花序,着生於葉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狀扁圓形或三棱狀圓形;種子着生於每室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翅。
楊麗華/報導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