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拉越趴趴走Sia Sitok 4.0配套推出,去年9月推出後,獲得一些朋友的垂注,一批熱愛戶外活動的朋友原定在去年中,準備征服姆祿山峰(Mt. Murud),行程卻受交通因素影響一波三折。包機式購得美里往返峇加拉蘭機票後,卻因為通往姆祿山中途發生嚴重土崩,導致行程一再延後。
不說沒人知,同樣是內陸小型飛機,不過老越飛往峇加拉蘭航班的限制最特殊,線上售票只限5張,其餘的4張機票搭客需在老越機場向櫃檯服務員購買,最終理解由於安全考慮,航班搭客人數受限制,如果想搭飛機到峇加拉蘭走一趟,除了碰碰運氣,只能趁早。

第一次安排行程泡湯,砂拉越趴趴走4.0配套成功讓大家出團,雖然團費便宜一半,唯區別是團費起點從峇加拉蘭開始;部分隊友無法購票後,只能選擇陸路交通前往這座邊陲小鎮。
一行6人成功安排在去年12月9至14日間,購買了砂拉越趴趴走Sia Sitok 4.0的姆祿山峰配套,姆祿山峰乃全馬第5高山峰,也是砂拉越境內最高山峰,海拔2423公尺。

過去20年先後數次成功征服姆祿山峰,此行乃首次在雨季期間舊地重遊,因此大家都做好防雨及保暖準備。由於隊友人數關係,6人被迫分批趕往峇加拉蘭,老越前往峇加拉蘭的135公里路程,後段61公里屬碎石路,前段是建造中的濘泥路段。
12月9日4名隊友先後抵達峇加拉蘭,按計劃12月10日乘搭小型飛機飛抵峇加拉蘭與大家會合後,直接安排登山,卻因飛機逼近弄史瑪多上空時天空雲層太厚,阻擾視線,機師基於安全原因,將飛機折返老越,打亂了整個行程。
所幸翌日成功找到順風車,在下午4時前直奔峇加拉蘭,為了不耽誤大部分隊友的行程,嚮導只能安排先行出發登山,我倆“落荒馬”只能在峇加拉蘭山谷,村莊,稻田邊遊走,開展一趟不平凡之旅。
步入12月中旬,老越內陸群山巍峨的山谷間的水稻,一些泛黃;遠山重巒疊嶂、秀麗挺拔,且高聳入雲;晨曦空中飄來的雲霧,遠近稻田相間的景色,這就是高原景色的“美”。


熱情的民宿主人,讓出摩多車給我們(事實上他也理解有山爬不得的感受)。峇加拉蘭騎摩多遊走乃第一次,這裡農民種植一季稻米,每年8月下種,12月中旬後開始收割。
這裡的稻田,沒有割稻機,收割季節山谷傳來農民的“打穀聲”,不同的拍打節奏,拍響寧靜的山林;這裡是“阿丹白米”的故鄉,保留過去數百年的傳統種植方式。

回程中,天空細雨紛飛下,被迫加速打道回府,從正道拐入弄拉蓋村莊小路,再越過廣闊的稻田,中途橫渡兩座弔橋就可以輕易到達峇加拉蘭機場旁的村莊。


此行破天荒,讓大家無意中發現峇加拉蘭一家民宿院子的荔枝成熟了;回憶起80,90年代峇加拉蘭高原成功培植了熱帶品種的蘋果而聞名,2006年還成功舉辦了蘋果節慶典。
如今峇加拉蘭村民栽種荔枝已成功,是否有朝一日成為外國水果“本地種植的園地”呢?

這次行程無法背起沉重的行囊,一起揮灑汗水在高山林野穿梭,和隊友一起拼肩同站在高崗上放聲吶喊,但我們的心情都是一樣,得到大自然的凈化和療愈;隊友們短暫登山過程建立起友誼和團隊精神是無價的。
撰寫:羅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