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引起心悸原因,這種千萬別不理

引起心悸原因,這種千萬別不理

你會經常心煩意亂嗎?你的心臟跳動次數過多嗎?雖然每個正常人都有經歷過心悸,但要知道這可能不僅僅只是一時的癥狀,有時也可能是某些麻煩疾病的預兆。

這一期的“空中醫生”,Tea FM DJ邀請到註冊藥劑師吳謹?和大家分享有關心悸的癥狀和病因,告訴你哪些情況的心悸需要警惕!

本期簡介
吳謹葊藥劑師
▋註冊藥劑師
▋糖尿病葯事/ 門診藥劑師
▋澳大利亞與健康協會健康講師

1)什麼是心悸?

心悸是指心臟有快速跳動、撲動或敲擊的感覺。

雖然心悸可能令人擔憂,但通常是無害的。極少數病例中,也可能是更嚴重心臟疾病的癥狀,但本身不是一個疾病。

2)引起心悸的原因?

  • 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壓力、焦慮和驚恐發作;

心悸的原因往往無法找到。常見原因包括,每個正常人都有經歷過心悸,當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壓力、焦慮或驚恐時,感覺心臟卜卜跳動,瞬間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聲。

  • 抑鬱,焦慮症

第二種是患有憂鬱焦慮症的人,比較大可能性或頻繁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令他們難以正常生活。

  • 劇烈運動
  • 激烈運動後,可聽見自己的心臟跳動聲,這是正常的。
  • 興奮劑,包括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安非他命,以及含有偽麻黃礆的感冒和咳嗽藥物。
  • 與月經、懷孕或絕經有關的激素變化。
  •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會造成心悸的發生。

3)心悸通常和什麼疾病有關?

若心悸是一個疾病癥狀時,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就會有心悸問題,需靠藥物控制心跳,第二種是心臟疾病、心血管疾病,還有心律不整,造成心跳過快或過慢問題。

偶爾心悸可能是一個嚴重問題的徵兆,如甲狀腺過度活躍(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心律異常(心律不齊)。

心律變化(心律不齊)可能會導致心率過快(心動過速)、心率異常緩慢(心動過緩)、與正常心律不同的正常心率或三者的組合。

4)心悸也是血管疾病的一種嗎?

心悸是一種癥狀,而非疾病,不會特別去醫治心悸,而是醫治造成心悸的疾病。

心悸是良性還是惡性

若心悸屬於正常人體反應,就屬於良性;若是甲狀腺問題和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悸,則屬惡性情況,如甲狀腺指數過高或過少,就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第二種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悸問題,要如何知道心悸和心血管疾病有關,其實都是有癥狀的。如面臨甲狀腺問題,所出現的癥狀除了心跳快,還容易流汗,容易累,氣喘吁吁,體重下降,容易覺得熱,這是疾病的癥狀。

如果心悸還伴隨以下癥狀,請尋求醫療急救:

  • 胸部不適或胸痛
  • 昏厥
  • 嚴重氣短
  • 嚴重頭暈

5)心悸會導致哪些病發症?

若是正常生理反應,不必擔心。除非心臟病引起心悸,否則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很小。對於心臟病引起的心悸,可能的併發症包括:

  • 昏厥

如果您的心跳很快,血壓會下降,導致您暈倒。如果您有心臟問題,比如先天性心臟病或某些瓣膜問題,這種病情可能會更嚴重。

  • 心搏驟停

極少數情況下,心悸可由危及生命的心律不齊引起,並可導致心臟停止跳動。

  • 卒中

如果心悸是由於上心腔顫動而不是正常跳動(房顫),血液會聚集並導致血栓形成。如果血栓松落,則可能阻塞腦動脈,導致卒中。

  • 心力衰竭

因心律不齊(如房顫)導致心臟長時間不能有效泵血時可導致心力衰竭。有時,對導致心力衰竭的心律不齊發生率加以控制可改善心臟功能。

6)如何預防?

若是由心理狀態而產生的心悸,可從放鬆心情做起,可積极參与可控制心跳和呼吸的運動,如瑜伽、冥想。

若是由某些疾病造成的心悸,在飲食方面多留意之外,也可吸收高抗氧化劑形成人體保護層,後續問題就會相繼減少。若面對憂鬱或心理壓力情緒問題,建議找尋根源接受治療。

其他可以在生活上做起的良好生活習慣,包括:

  • 多吃水果和蔬菜。
  • 經常鍛煉。
  • 不使用煙草。
  • 減少飲酒量。
  • 限制高飽和脂肪食物的攝入量。
  • 在飲食中消除/減少反式脂肪。

文字記錄:楊麗華
資訊出處:Tea FM
首播:周五上午九時
重播:周日上午九時
官網:teafm.com.my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