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大女兒在地方媽媽的訓練之下,逐漸開始分擔家中瑣碎事務。目前暫時沒有列出屬於她的家事工作,但是偶爾媽媽忙碌叮囑的情況下,她還是可以幫忙些許,簡單如隨手清洗自己用過的碗筷杯子,已經是日常工作,雖然回回忘記,但是提醒後都會主動完成。

至於其他非日常例工,比如晒衣、收衣、折衣等,過去可能是媽媽陪伴下完成,如今偶爾有一二次地方媽媽放任由她自個兒發揮,不要求滿分、也不批評,她做起來還算心甘情願。某些時候還願意吸塵、抹地,讓一個七歲女孩做這些家務,首要條件必須知道一定有不完美地方,幸好地方媽媽沒啥潔癖症,完全樂見其成。洗碗這方面,從清潔乾淨自己的碗筷,慢慢也有一二次洗完所有人的碗,一點一滴往全能小幫手邁進。
偶爾地方媽媽情緒太滿、煩躁上涌,會碎念一二她的健忘,幸得小妮子轉眼就丟了不忿,總是回報媽媽最溫和的面貌,這點媽媽真心自愧不如。
三歲小弟弟呢,目前正修鍊全能干擾手技巧,幾近滿級程度。只要有他經過的地方無一不是颱風肆虐的慘烈狀態,辣手摧花玩過的物品就算了,某些還是爹娘物件。丟手機給他完全可以結束這一切鬧劇,但地方媽媽不想承擔電子保姆的後果,只好放任小野人探索一切可能性。當地方媽媽忙於工作、家務,小傢伙偶爾可以沉浸在他的玩具世界,自言自語、自得其樂的他就是最得娘心的小棉襖。一旦小男子開始玩膩了,就會開啟亂丟技巧,把玩具滿世界丟遍。從不主動收拾,非得要條件交換,比如你泡奶我收拾,才有可能略略收拾一片狼藉。另一項新開發的技巧便是主動開啟冰箱挖寶,若是發現自己喜歡甜食飲料,過去還會禮貌詢問“我可以吃這個嗎?”後來因為十問九不給,鬼祟幹壞事後尚美滋滋秀出自己手指才露餡。
地方媽媽還在學習應對技巧,“不要兒”與“不可以媽媽”的對峙總是那麼平凡而寫實,而“忘東忘西女兒”與“永遠在找手機的媽媽”的孰勝孰輸也永遠不重要,一切你正在煎熬,耐着性子掐着喉嚨、捏着大腿的時刻,記得,那都是倒吃甘蔗,只會越吃越甜。
在教養的路上,總是會遇着與你原則相左甲乙丙丁或是與你並肩作戰的隊友ABCD,跌跌撞撞至今,學着把焦點放在己身。每個人都有所選擇,這個結果是撞牆是通羅馬,皆由選擇的人自行承擔。堅持向陽行走,彼岸的花終會盛開。
《寫生˙寫活》文/圖:偽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