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速度的定義不同,這是肯定的。那麼什麼叫動作快、什麼叫動作慢、什麼么叫漫長,什麼叫一轉眼,或許我們只能在一個比較的基礎上,才能決定它是否如你所“速”。

在職場上,如果你手頭上的工作可以在截日期前處理完畢,這樣看來你是高效和速度快的。可是如果處理得東西不是對的,不符合品質標準,可能你必須重新做,然後即便每次都能在上司要的時候呈交,可是卻都不是老闆要的東西,結果有無限重複動作直到完成。那麼,請問什麼是快?是一點到位比較快?還是沖抵目標就算快?
有些朋友結婚了,又離婚了,又再結婚了。這時候身邊的三姑六婆就會說:哇,那麼快?才離婚又結了啊!那什麼叫最恰當的緩衝?離婚的人或許因為另一半無法相處和溝通,多見一天就是一種折磨,多維持一天都覺得漫長;然後遇見了適合的對象,少見一秒也覺得恍如隔世,多分開一天如隔三秋。可是看的人站在道德立場去用快、慢,或所謂的恰當去評價,或許有點不該。
有些人戀愛腦,分手一個月就覺得自己單身太久了,還可能定論自己永遠找不到愛人,說老了只能有貓貓狗狗陪伴度過餘生。上一個跟我這麼說的人,現在已經結婚,還有了小孩,無比幸福。也有些人因為受過傷,單身了10年,不急不緩從不在糾結伴侶這件事,但是身邊的人就打着關心的名號,去評價對方對愛遲鈍。
人在陷入悲傷的情緒,比如喪偶或喪親等等,需要多少時間來調適才叫最好呢?有些人能很快收拾心情,投入生活,可這並不表示他的痛苦已經過去了。有些人的情緒無法從臉上和生活中抽離,讓別人看見他的悲傷,彷彿成了一種錯誤。
所以,對於悲傷的人,我們需要給與陪伴就好,不要去評價某人怎麼那麼就都不能走出來,不要去指責某人對待某件事情的緩衝太慢。因為情緒整理的快慢,從來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伶聽世界》Amelyn (Tea FM節目總監)
FB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amelynbongb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