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么折腾红树林

说起红树林的生存危机,大多数人都不太有感觉,甚至认为这是与自己的生活无关的事。但是只要用心留意我们周围的地方,或是认真思考这块土地的未发展建设前的过去,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很多时候都活在红树林上。比如:每天使用的道路,所居住的房子,甚至我们爱吃的亚答糖和海产——鱼虾蟹、贝类、等都是来自红树林。

红树林在过去是一滩没有人在乎的烂泥,其林地的减少,多因树木的砍伐所致。近年来,因鱼塘的开发、垃圾的堆积、住宅用地的利用等,而加速红树林的破坏。工业的高度发展,各种相关的工程,如海港建设和工业区的设立等,都因看上了这片烂泥芭地,而严重破坏了红树林。

●侵占地盘 盖楼建厂

以前的农业时代,本地人会砍伐红树林当薪柴,但不至于造成太大破坏。但现在我国的红树林地区很多遭砍伐开垦,以用于房屋和道路建设等地方发展等,这些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最直接的影响是使红树林面积减少、破坏生态结构。由于红树林土壤高盐分,不适合耕种农作物,加上人们对红树林的生态角色与重要性欠缺认识与了解,因此我们不断把红树林清光,好腾出地方建筑房屋、商业建筑或用作工业发展,而原本生长在土地上的的红树林植物就被埋压入地下做地基。

本地大面积的红树林遭砍伐开垦,以用于房屋和道路建设等地方发展等,(摄于古晋达闽河)
人类过度开发,侵占红树林地盘。

●泥沙淤积 红树窒息

千禧年之前我初次探访峇哥国家公园,那时候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是国家公园码头左右侧被青翠茂密的野薮木包围,在陆地的边缘就能看见长鼻猴在树上摘叶子吃。后来时隔十四年后我重访旧地,惊讶地发现,以往那片茂密的红树林竟已光秃,仅剩下野薮木的‘尸体’站立在边缘地带,后来每一次再访这国家公园看到这些死树就觉得它是在告诫人们,过度开发的后果。

中上游的挖沙工程,导致泥沙大量冲刷到下游河口,野薮木的根系被泥沙覆盖,导致植株慢慢窒息而死。(峇哥国家公园)

砂荒野保护协会创会会长郑扬耀表示:“中上游的挖沙工程,导致泥沙大量冲刷到下游河口,将原本肥沃天然的滩涂潮间带覆盖了,而产生沙化现象,有利于人们亲近戏水玩沙,却不利洪水你生态系统的生长,野薮木的根系被泥沙覆盖,导致植株慢慢窒息而死。此外,陆地的工业活动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经河道排到沿海岸边,通过水流运输到这片红树林,造成红树林生长环境受污染,威胁红树林的健康。除了国家公园码头一带之外,趁船入国家公园的路上,沿岸所见的白花野薮木也呈现出不健康的现象,那也是因为泥沙淤积造成的后果。最后红树林沼泽变成砂岸林。

不健康的红树林。

●错误植树 越帮越忙

红树林植树活动乃抱着复育红树林的本意来做,但是因为不了解红树林,不了解海洋的复杂性,有些规划部门只考虑造林本身,忽略生态系统的恢复,种树反而成了帮倒忙。郑扬耀曾注意到,有些复育活动在红树林植树时,在靠海的地段种下错误的物种:“红树林植物按其生长位置(海岸线距离)粗分为四组,最外围第一线是野薮木、第二线是五梨跤、第三线是海茄苳、第四线是水椰子,第四线最靠近地。但是有些植树团体把五梨跤种到第一线,这样的错误种植结果是浪费精力与资源,严重的话,甚至会破坏原来的生态”。

红树林的培育并不是挖坑种树那么简单,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等综合因素,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只会劳而无功,甚至会破坏原来的生态。(网络图片)

他举出国外的错植例子,台湾荒野就在新竹做红树林植物拔除工作,因为以前政府不懂,把不该种的红树林物种种到那里,反而害到原来的生物生活不下去。红树林的培育并不是挖坑种树那么简单,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等综合因素,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只会劳而无功。

●海洋垃圾 恶化环境

红树林通常成为人们倾倒废弃物之处,去年年中我走访砂拉越沿海地区数个乡镇和城镇,包括:新巫瑶、马鲁丹、沐胶、达叻,我在村里或临河小镇逗留过夜,在每一处都看见村民往河里丢垃圾。而我附近周围地区——达闵区、八点地、新渔村等靠近红树林的住宅区,即便这些地区有完善的垃圾收集服务,不少居民依然把沟渠和小河视为天然大垃圾场。倾倒入河的生活垃圾包括:不能生物降解的塑料和化学物品,比如:塑料包装、宝特瓶、一次性餐具、尿片、喷剂瓶罐、塑料袋等等。垃圾会因卡在红树林气根里藏在树林里没被人们看见,而误认为红树林会消化掉垃圾。

红树林通常成为人们倾倒废弃物之处,包括不能生物降解的塑料,损害生态系统和生活其中的物种。(古晋新渔村河岸)

砂荒野保护协会秘书长说:“减少和控制陆地污染源对红树林的影响至关重要,海洋垃圾从多方面损害生态系统和生活其中的物种。”她进一步解释,红树林是水生动物,如:鱼、蟹虾、贝类的栖息地,红树林根部隐蔽的环境,是它们产卵、孵化和育幼的场所。大量的海洋废物会压制栖息地,导致在红树林生物死亡,海洋废弃物的积累可以通过磨损,剪切或窒息造成的物理破坏,改变和恶化红树林栖息地环境,并可以改变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成分,续而损害生物的栖息地、苗圃和避难所,破坏其日常活动(如饲养,繁殖)所需的特定环境。此外,垃圾也会抑制潮汐的涨退,提高盐度,对栖息地施加压力。

峇哥渔村周围的红树林野薮木出现不健康的状态,树下可见塑料垃圾钩于树枝。(摄影:黄龄慧)

塑料垃圾被鱼儿吃下后,塑料可能累积在鱼儿腹部胃肠中,使它们胃肠阻塞,消化不良而死亡。如此,鱼量就会减少,并且透过食物链影响海鸟的生存,同时人类的食物来源也会减少。

●水产养殖 水质转化

本地水产养殖对红树林带来了水质污染的问题。根据2009年一项针对水产养殖对山都望河河水的影响的研究报告显示,学者在研究点采集的河水,经化验后发现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疑是虾池的废水流出到河里导致河流优养化。这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会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直接影响鱼类和其他水里生物的生存。另外鱼笼的饲料和鱼的粪便含高量的氮和磷,这同样也会使水里的氧气减少,影响生态。

我在前两篇的报道中曾提及,许多养殖业者将养殖地设在红树林湿地,因为红树林的枯枝落叶和有机物对饲养的鱼虾来说,是丰富营养,对业者来说,是免费的饲料,可以节省养殖成本。然而,过度的养殖和不正确的养殖方式,却对给红树林生态造成压力和水质的污染。依靠红树林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水产养殖业,使已经饱受污染、砍伐的红树林更加处于威胁环境之中。

●过度捕捞 大小通吃

本地人在生活中给红树林造成的问题除了垃圾之外,还有过度捕捞虾苗、螃蟹等等。“渔民捕捞不同成长期的虾苗做虾酱和虾膏等等海产衍生品,由于市场需求变大,捕捞也随之数量变多,去年还看到报章新闻说渔民用社交媒体互相知会虾苗群的地点方便大家去捕捞。试想想,把虾苗都捕捞了,以后还会有虾吗?”同理,红树林蟹现在越卖越小只,而且大家还爱吃大只的母蟹,如此大小通吃,小的来不及长大,大的来不及繁殖,难怪近年来来肥美的红树林蟹越来越少见。

渔民过度捕捞,大小通吃,导致生物生产量大减。(摄影:黄龄慧)

“过度捕捞加上红树林面积减少,这些生态会面临绝种的挑战,只是我们可能还没足够资料知道现况如何。蟹是红树林的清道夫,虾应该也有重要生态角色,这些物种减少也会影响环境健康,环境不健康,人类也很难很健康”黄龄慧指出人类的行为如何通物种与物种间以及物种与环境间的相互关联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而最终影响会随恶性循环回到人类本身。

结语:

人类的发展与自然保护听起来是一种对立和矛盾的存在。然而,受访者并不如此看待,他们认为这两个元素是可以共同进行,并达到一种和谐与平衡的关系,人们要探讨的是,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自然生态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并且以永续循环,长久使用的方式来进行,简言之,以永续发展的方式与大自然共生共存。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红树林与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红树林不只是一片风景。

红树林面面观(三)

报道:戴舒婷

Check Also

SDGs教育实践(下):专题式学习课程 有形有神有乐趣

联合国指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