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氣息 / “我們是科學家” 古晉中華小學第三校科學展

“我們是科學家” 古晉中華小學第三校科學展

展覽實驗題材包羅萬象,桌上目不暇接的展品映入我們的眼帘。一走進展覽室,輕易就被那一件件小巧玲瓏,形彩各異的展品吸引住了。這裡的展覽品有會飛的,會跑的,能下水的,各種小製作都非常有趣。

要完成這項模型作品,專註、細心與耐心,缺一不可。

科學實驗 找到答案
一些以環保材料製作的小玩物,底部被裝了磁鐵來回移動,那可愛的姿態,吸引了許多同學。還有,擺在桌上的一件件小作品都非常有趣,特別是那個小機器人,眼睛一閃一閃的,非常逗人喜愛。

其中火山爆發,龍捲風的形成,各種酷炫模型,都是展區的焦點,同學們目不暇給。

火山爆發,熔岩漿流竄而出的畫面。

古晉中華小學第三校在2018年10月舉辦了第一屆科學展,並對外開放,供家長和學生參觀。科學展中,學生們展示了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和實驗結果。

前來參觀的同學們飛快地布滿了整個展覽室。有的同學盯着它們陷入了沉思,有的興奮地向身邊同學講述所發現的奧妙。同學們不時發出驚訝的聲音,感覺到了科學的奧秘,增長了知識,也更加熱愛科學了。

小學科學課涉及了很多小實驗活動,這些活動跟遊戲很相似。科學實驗是為了解決問題或找到答案,發現與學習是目的。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常常依靠動手操作來認識和理解世界。每個孩子都帶着疑問動手操作,然後找到答案,學生們個個都像科學家,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小朋友仔細觀看眼前的展品,似乎陷入了沉思。

首辦科學展 每班至少一作品
古晉中華小學第三校科學主任李碧華老師受訪時透露,這是三小第一年舉辦科學展覽,公開給小學生及學生家長在下課休息時段前來參觀。

古晉中華小學第三校校長朱珍妹(中排右二)、三小科學主任李碧華老師(中排右)、三小副校長鄭國瑛(中排右三),與學生們在科學展覽上合影。

她認為,透過這項科學展覽可以激發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對周遭事物產生好奇心,提升創造能力,而小朋友勤於從各管道包括書本或上網搜查資料,從中達到溫故知新。

科學小玩物底部被裝了磁鐵,可以來回移動。

她希望通過科學展覽項目的途徑,使學生們能夠透過互動,自發的學習科學。
  
“這項科學展覽,我們規定學校每班級至少展出一個作品,全校有36班,有500至600位同學參與。”

在校長、老師監督與帶領下,學生們全年為展覽進行籌備工作,並取得良好反應。

迷你小動物園,內部裝設一點都不馬虎。
小朋友,你知道龍捲風是怎麼形成的嗎?
小朋友,你對地形的認識有多少?
宇宙的浩瀚無垠,還有許多人類未知的事物等着被挖掘。
以環保材料製成的小玩物,可愛又吸睛。
小朋友都被眼前酷炫的模型車吸引住眼球。
陳家寧同學擅於組裝各種樂高模型。

“學生們是從十月開始於放學後留下來努力完成展覽品。我們每天允許四個班級學生前來參觀。”

她說,學生們都很期待,在展覽未開放前已開始在窗口外窺看。

她認為,親身參與展覽的畢業生會印象深刻,若干年後可以細細體味這些美好的小學回憶。

非牛頓流體

當用力捶打非牛頓流體時,接觸面因壓力大而粘度增加,甚至成為暫時性的固體。

由謝增輝、羅文成、姚奕良、郭奕志所聯合製作的非牛頓流體,是科學展覽的焦點之一。

非牛頓流體的主要特徵是流體的粘度會因為受到的壓力或速度而變化,壓力越大,粘度會增加,甚至成為暫時性的固體。因此當用力捶打非牛頓流體時,接觸面因為壓力大而粘度增加。

謝增輝、羅文成、姚奕良、郭奕志受訪時透露,製作非牛頓流體的材料是玉米澱粉、水,用具是盆和量杯。製作過程是將玉米澱粉和水以5:3的比例倒入盆里,用手輕輕抓均,如果手指用力在表面畫時,會形成一個小裂縫,這說明成功了。

他們認為,在科學展展覽非牛頓流體主要因為經過討論後,認為這非常特別,肯定少有同學製作,果然作品完成後,同學們都對它深感好奇,紛紛出手捶打或擠壓,體驗非牛頓流體的粘度。

火山爆發前的容貌

參觀科學展的學生們,可了解火山爆發的原理。

另一組學生何緯琪、陳琳、吳婉薰、黃馨慧受訪時表示,她們所製作的作品是火山爆發前的容貌。

基於上網看到製作短片特別,且好玩又容易製作,於是她們合力在同學們面前完成這項實驗。

“這可以讓前來參觀的同學們了解到火山爆發的原理。”

根據她們透露,所需材料是自來水,油,玻璃瓶和阿斯匹靈。製作步驟是以二比三的比例倒入水和油,再滴入食品調色劑,再放入阿斯匹靈,最後就會見到熔岩爆發的情形。

她們也透過網絡學習製作史萊姆。史萊姆因手感好,可透過搓揉而達解壓功效。

組員選讓緯琪成為解說員,主要因為她嗓音洪亮,也有膽量,所以自然由她擔任。

火山爆發模型

科學展覽另一角落擠滿了人群,原來在進行着“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

鄧凱心、黃靖依、賴婉茹正向同學們進行Soda火山的實驗原理。

根據她們解釋,有關原理是利用酸和礆中和的概念。當酸性液體和礆性液體混合在一起時,就會產生中和反應。小蘇打與白醋混合後的現象,溫度會下降,兩者會發生劇烈反應,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增加水的表面積,使水的蒸發速度變快,而產生了很多氣泡。

Soda火山熔漿的做法是首先加入小蘇打粉,再加入少許水,形成小蘇打水,既是二氧化碳,接着倒入白醋,泡沫就此產生了。

“我們所使用的物品包括紙盒、衛生紙、報紙,盡量使用再回收物品製作。基於噴漆部分我們無法完成,所以由父母從旁協助。”

“我們在搜索資料時,有更多機會學習及吸收科學新知識。”

她們也說,起初選擇製作這項展品,是基於它容易製作,且能輕易吸引同學們的眼球。

她們也異口同聲說,畢業後會懷念與同窗一起努力完成展品的這段時間。

報導 : 楊麗華

Check Also

踏上特殊教育之路:

成立特殊兒童班12年 西連中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