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名叫鄭和順,我有一個小名叫作“漸凍俠”,因為醫生診斷出我患有漸凍症(簡稱:ASL)。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漸凍症的流行率是每10萬人當中就有1人 ,以馬來西亞人口來說,每年應該有600宗新病例,但我國至今確診的病人只有約2000人,平均壽命是2~5年。2013年確診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或許是砂拉越唯一的ASL確診病患,在我所能接觸到的環境裡,沒有其他相同疾病患者,在60萬人裡,我找不到同病相憐的人。也就是說我找不到參考來教我該怎麼做。沒關係,那我就自己來。
●提早兩三步準備
當家裡有一個病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會受影響,更何況現在的人,家庭和生活都很忙碌,我才不想自己成為妻子和孩子的負擔。性格要強的我希望,我能一如既往地自己處理事情,自己照顧自己,盡可能維持獨立,不讓家人承擔繁重的照護工作和壓力。
託網路科技的福,我能透過上網搜尋到許多與ASL相關資料,了解ASL的病程和漸凍人的需要,再針對不同階段的病發癥狀,準備應對方案,比如當我不能完全獨立自理的時候,浴室和廁所的設置和設備要做出改變,協助我處理個人衛生。當我手指不靈活,雙手動不了,雙腳無法行走時,我需要更多功能完善的醫療設備協助我活動,支持我的生活。我必須提前準這些東西,或快或慢,我將需要它們。
我是病人,只有我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才能找到最適合的配件。網路的線上購物平台給了我很大的方便,我可以很容易就找到各式各樣不同品牌的醫療器具,仔細比較它們的價格與功能,再選擇最符合我要需要的那一件。東西買回來之後,我先練習和熟悉它們的操作,以免情況發生時手忙腳亂。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我和家人準備了個人的無障礙小房間,房裡除了醫療設備、單人沙發、病床、衣櫃和小書桌之外,沒有其他用不著的物品。
●漸凍俠的裝備
電影中的超級英雄都有他們的秘密裝備、載具和武器。我作為“漸凍俠”當然也必須有我的一套,好讓我在遇到各種情況時,能夠自己解決問題。一起來瞧瞧,我有什麼法寶。
i cool :透氣頸托
疾病導致我的頸椎無法直立,我被逼成為“低頭族”,所以只要是醒著的時候,我都必須戴上頸托來支撐頭部。我有好幾個頸托,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透氣頸托,我稱它為“空調式”(Air-conditioner)頸托,它開放式的結構與傳統頸托不同,確保透氣且舒適,不會出現過熱和出汗等舊式設計常見的問題。
i walk : 智能電動遙控輪椅
目前我雙腳還很強健,能只有走動,但若病情進一步惡化,我失去步行能力時,就需要輪椅來代步。我給自己準備了一台智能電動遙控輪椅,平日無事,我就坐上這台“四輪驅動”練習“駕駛技術”。儘管我手指不靈活,但我的駕駛技術一點也不遜色,左拐右拐,前進倒退,U轉繞圈,我都操控得很好。除了家裡之外,我也曾到超級市場去試駕,向人炫耀我的技術,超級有滿足感。這台四輪驅動除了能按鍵操控之外,也能用遙控器來操控。因此將來當我雙手完全失去活動能力時,家人能使用遙控器操控四輪,不需要費力推動輪椅,輕輕鬆鬆就能幫我移步。
i eat :Obi餵食機器人
Obi餵食機器人是我的新玩具,他負責服侍我用餐。自從我手部肌肉萎縮後,雙手活動功能變弱,有些事情無法完全自己做到,包括:洗澡、如廁、穿衣、梳頭和吃飯。之前用餐時,妻子或家人逐匙給我餵食,有時為了減輕他們的照護負擔,我會低頭貼近餐盤利用嘴巴咬住的方式來獲取食物。一年多前我和妻子在澳洲旅行時,幸運地買到一台二手智能餵食機,從此我能自主自立,不靠人餵食,按自己節奏自由進食,並且不影響家人的用餐時間。
Obi基本結構是一個裝有湯匙的超穩定智能機械臂,以及一個分為四格的旋轉式餐盆。不管是湯、飯、水果,只要是湯匙可以挖取的大小,它都能夠輕鬆往我口裡送。機器人身上的兩個按鈕,可控制四格餐盆的位置,選擇要取哪一格的食物,只需要指示機械臂,舀起食物送到口中。這台機器的體積只比般餐碟稍大,即使放到餐桌上,亦不會阻礙家人。
i transfer:電動移位機
將來疾病會奪走我的步行能力,到那個時候,我需要別人攙扶上下床,送我到衛浴間。我體重不輕,想必將來他們必須使足全力,來扶我,這真叫我感到慚愧。移位機是一個電動操控的鋼結構框架,有了它,家人只要給我戴上吊帶,就能利用它更輕鬆地協助我上下床、往返輪椅、橫向轉移。
i play :眼控儀+眼控系統
當負責說話的肌肉萎縮,我就會慢慢失去說話的能力,與外界的溝通和互動將會面對障礙,這會對我的生活品質和照顧者的照護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我無法說出我的需要,家人也無法明白我的需要。在這階段,我只能用眼睛來表達,眼控儀就是專門為肢體障礙和溝通障礙的特殊需求人士設計。它是一件長形智能配件,將它放在電腦熒幕下方,用USB線連接電腦,在電腦裝置眼控系統,便能啟動。眼控儀追蹤眼球位置,知道我在看哪裡,我只需要動動眼球,然後用停留、眨眼等方式,來代替傳統鍵盤和滑鼠操控電腦。如此我就可以在電腦上打字、用whatsapp聊天、查看網頁、滑臉書、並且使用電腦上大多數功能,比如:聽音樂、看影片。電腦軟件也有文字轉語音的功能,在屏幕上打字,可以透過電腦讀出來。
i speak:語音銀行
語音銀行(VoiceBank)是一個網站,讓漸凍人病友錄製他們的聲音,語音銀行團隊會使用那錄音,建立具有病人語音音色的客製化文字轉語音系統。我使用手機時,透過文字輸入或點擊預先設置好的文字,便可發出我說話特色的語音內容。那麼將來就算失去了說話能力,我依然可以透過語音銀行來發聲,依然可以讓家人聽見我的聲音,以用另一種方式與別人聊天。
●互助小組情緒支持
當身患疾病的時候,尋找同樣經歷的同伴是很重要的。這讓面臨重大疾病,和充滿壓力的生活變化的病人和家屬,不必獨自承受,互助小組可以提供一些幫助。如今,人與人聯繫的機會比以前大很多,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群體,新的資源和支持性團體。我加入馬來西亞運動神經元病協會(Motor Neurone Disease,簡稱MND Malaysia ),認識了西馬其他和我一樣的病友。
與醫務人員之間的醫病關係往往不足以提供病人情緒支持,而家人和朋友可能不理解疾病或治療的影響,互助團體對漸凍人來說是醫學和情緒需求之間的橋梁。它把有共同經歷的人集合在一起,大家能開誠布公地談論自己的感受和經驗,這樣的分享能增進對疾病的了解和自己病情的認識,並獲得關於治療方案的實際反饋。當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孤單地面對疾病時,應對疾病挑戰的能力會提高,保持和管理疾病的動力也會增加。我們一起分享各種各樣的資訊來幫助彼此,比如大家說說哪個牌子的頸托比較好用,哪裡可以買到價格比較優惠,品質不錯的配件等等。
砂拉越沒有漸凍人協會和互助群組。我也很少能認識到這裡的病友。曾經有一次,我從報章上知道古晉有另一位ASL患者,我致電詢問,並於對方聯繫。他是一名中年男病患,他在確診之後,病情發展得很快,六個月雙腳以無法走動,沒多久就病逝了。而另一位女患者,在看到本地報章對我的報道後,主動聯繫我,我們成為彼此特殊的好朋友,共同分享疾病資訊,我教她如何使用眼球儀。不幸的是,她在確診兩年後,於新冠肺炎期間病情加重而離世了。她去世之後,我就少了一個可以常見面的病友。
雖然,我沒有接受正規的安寧緩和醫療服務,但是從某程度上來說,我在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安寧療護。我為自己做了身、心、靈照顧,與摯愛的家人為做了善生善終的安排。 對我來說,安寧療護不是消極的一種醫療選擇,而是將來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的一個幫助,讓我可以更舒服,滿足需要的醫療。任何病人都有平等權利與醫療自主權,漸凍人也一樣。
採訪手記:
一個多月來我一直在想,要怎麼撰寫這個人物和他的故事,鄭和順非常幽默、開朗、樂觀,也很愛耍寶,採訪當天我在他家裡待了兩個小時,在輕音樂背景的烘托下整個空間呈現寧靜、輕鬆、愉快的氛圍,絲毫感受不到疾病與死亡氣息。對絕大多數的患者來說,漸凍症絕對不是一個幽默喜劇,我擔心用幽默的方式來寫他,會讓人輕視或低估了疾病與死亡給生命帶來的打擊。最後我選擇了以當事人(我)敘述的方式來呈現,希望這樣能更完整地帶出鄭和順的心聲,同時,給了他‘漸凍俠’的外號,來配合他的幽默,我認為他面對疾病的態度,配得上‘俠’這個字。感謝他做我們生命的好老師。
報道、攝影:戴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