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手札 / TeaFM DJ / 我的肯雅蘭回憶

我的肯雅蘭回憶

我小時候住詔安路,不算肯雅蘭人,但肯雅蘭幾乎就是我們成長和生活的中心。

那裡有父親的影子。那裡有他喜歡理頭髮理鬍子的“民順理髮室”、對他而言是文具天堂的“光明書店”。還有,小時候爸爸早上都會去肯雅蘭老巴剎(現小販中心)買菜回家,那也是我最早認識的菜巴剎。我和姐姐跟着爸爸參加樂團的時期,排練一結束我們肯定要去肯雅蘭,爸爸去買“號碼”,就給了我們2毛或3毛錢,打發我們去買“月光冰淇淋“的霜淇淋吃。

那裡有媽媽和我們的回憶。過年過節吵着她帶我們去“夢妮嘉”對面的服裝店買蓬蓬裙,經過“發揚糖果店”就念念不忘要買Roti 花。媽媽喜歡縫縫補補,每次我都要當跑腿,不是去“利微”車邊,就是去“新雅”買紐扣,有陣子我們家愛上十字綉,“雲碟”和“樹林”就是我們買繩子的好地方。

那裡有我們兄弟姐妹的回憶。首先就是我們只有過節或生日才能到肯雅蘭吃Sugarbun,開學前就會到老巴剎樓梯上來的鞋店,買書包和白鞋。如果帶着小弟去肯雅蘭,他突然不見了也不擔心,因為在購物中心樓上的漫畫店肯定找得到他。妹妹和我就喜歡買卡帶和發繩,再去金華相館旁邊買雞蛋糕或花生糕,那裡樓梯旁有位盲人歌手,附近有時候有一位豆腐花uncle扛着銀色大鍋出現,後來我豆腐花吃上癮,又常買不到,媽媽就自己學做豆腐花。

姐姐說我小時候在獨立廣場暈倒後,也是被恩人送來肯雅蘭的診所。我和閨蜜也曾在那家診所隔壁樓梯上去的一家髮廊一起剪了個男子頭,只花了6塊錢。另外我也曾在“婷婷“裁縫店,也僅用6塊錢就修改好我的裙子。而在肯雅蘭戲院結束營業前,我和弟弟妹妹,還有表姐包完全場(近千個位子只有我們4個人)看了那裡播放的最後一部電影《十萬火急》,那時候電影票才3塊半。

我和肯雅蘭戲院的緣分更巧妙了。我人生第一次上台獨唱表演就在這裡,那是古晉幼稚園的畢業演出,我唱的是《掀起了你的蓋頭來》。後來我在這裡主持了本地創作坊豆芽塔的發布會、看了戴佩妮簽唱會、樂團在這裡舉辦過幾次華樂演奏會、我在這裡當過“族魂”的評審,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活動,都讓我記得這個很特別的場地,先過廁所才到後台。

還有很多回憶,有些店我不記得名字了。比如那家在“月光冰淇淋”隔壁的牙醫診所,醫生拔掉我表姐長有四根腳的大牙,血淋淋的一幕我記憶猶新。還有當年肯雅蘭聯誼會有很多的課程,媽媽幫表姐報名裁縫課,我每個星期二晚上都跑上四樓接表姐回家。以前幾乎天天光顧的“榮光茶室“、小販中心的炸香蕉糕、晚上“山都望”煮炒的童子雞、炒粿等,是另外一種嗅覺的回憶了。

有時候我們刻意對即將失去或已然改變的東西保持距離,因為我們害怕這些美好的記憶被奪走。其實是我們不敢去回憶,因為只要一想起,這些畫面都會越來越清晰,而失去感就會變得越來越痛。你的肯雅蘭回憶,一定也很精彩吧?

《伶聽世界》Amelyn(Tea FM 節目總監)
FB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amelynbongbong/

Check Also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二)

“精神疾病並非看得見的身體殘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