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諱言地說,幼時的地方媽媽真心是個挑食達人。
到底什麼種類的食物愛吃不吃沒有具體印象,但是模糊感覺到貌似拒絕一切綠色蔬菜,並且吃飯不老實,需要婆婆哄着餵食。這古老的方程式啊,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

長大之後開始半雜食,在友人耐性誘導之下,嘗試了許多過往單憑外貌就定了死罪的蔬菜,自此封閉的心房逐漸打開(?),開始願意品嘗一些陌生料理,爾後飲食習慣轉為雜性,意即單一種類不可,但是多樣化就合心意,尤愛韓式此等重口料理。
生了二孩之後開始研究孩子們的餐食。
這大女兒呢,品味略與娘親有些不同。各個階段有不同煩惱,目前來說,偏碳水蔬果類,讓她吃上一口肉彷佛掐着喉嚨,滿面不情不願,但凡肉質有那麼點不軟嫩或是口感不對,必定棄之敝屣。並且有點染上母親的拒絕單一無聊症,若是一份餐點吃多幾次便索然無味,嚷着要換。過去親人幫忙照顧,多任由她想吃就吃不吃就換,疫情之後在家對着母親可就不是那麼好商量了。承擔不吃的後果是一回事,但那一臉嫌棄的樣子一浮現,娘親的理智線就會碎成千萬條。
至於兒子的胃口,正餐不愛,凈對零食兩眼發光。祭出餅乾糖果巧克力汽水,你讓他做啥都乖乖上鉤,坐着吃完一點不是問題。但,健康一點的烹煮方式,小傢伙就不買帳了。特別愛喝甜飲,吃飯期間若是隨他意,配上一杯飲料,先把水喝個乾乾淨淨,下一步直接走人,飯菜不屑一顧,因為肚腹已被水分充滿。千萬招式中沒轍占出場率榜首,雖然表面懊惱,實際內里不得不承認,這飲食習慣還真承繼了其娘個八九不離十。
磨娘者自有人磨,如今面對棘手小男子,不得不掬起一把老淚,衷心對老母親感到慚愧。時光若能倒回,地方媽媽必定潛入幼時挑食自己的夢境,陰森森威脅“你不吃,你將來的兒子也不吃,到時候你就知道厲害!”
《寫生˙寫活》文/圖:偽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