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打鬧時,偶而總會一兩句不得體的話脫口而出,比如“我要殺了你!”、“Shit!”、“what the Fxxx!”。雖然在這個年代,這些話也不算太壞,但是從孩兒嘴裡說出來,就覺得難聽的很,彷彿犯下了滔天大罪似的。尤其是剛踏入幼兒學期的小朋友,模仿力特強,看了卡通影片里說的髒話,又或者無意間從大人嘴裡聽到,立即就學了起來。

相信父母在遇到這類事件,肯定會嚴厲的教訓起孩子,雖然孩子們當下會可憐兮兮地承認錯誤,並且還立下承諾保證不會再說。但還沒過幾天,這些小搗蛋的嘴裡又會蹦出髒話,甚至為了避過懲罰,還會反應極快的改了字眼,比如“Wtf”變成“Water fall”,“Shit”變成“Sheep”等等,企圖混淆父母的聽覺與判斷。
●說髒話的原因
當家長發現孩子說髒話時,身為父母的自然而然會作出強烈的“禁止”反應:“你說什麼?這麼難聽的話,怎麼說得出口?”、“再說就彈你嘴巴”等等。但這種禁止往往並不見效,有時孩子還會愈說愈來勁,弄得你氣急敗壞,而孩子在欣賞你發火的“樣子”也覺得很好玩,就好像他掌握了“發動”你情緒的一種秘密武器,樂此不疲。面對這種情形,家長一般都是先震驚,後不知所措,再欲哭無淚。
關於這一點,育兒專家解釋,年幼的孩子習慣性去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並以此為樂,可又不明白所模仿語句的含義,所以家長們氣急敗壞是沒有用的,應冷靜應對,引導孩子遠離髒話才是上上策。根據研究顯示,孩子說髒話按照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可分為三種:

模仿性髒話:年幼的孩子沒有是非觀念,別人說一句罵人的話,他覺得很好玩,也跟着罵人,這是孩子說髒話的一種普通心理。
習慣性髒話:如果孩子的模仿性髒話得到成人的默許或者讚賞,那麼,孩子說髒話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有意識的髒話:3歲以上的孩子說髒話時,除了出於好玩,互相模仿外,還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他們能夠初步理解髒話的含義,並對特定的對象說髒話,這就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當然,也有些孩子是在與小夥伴發生矛盾或者受了欺負時被迫說髒話,以說髒話來發泄自己的不滿。
★“我”為什麼愛說髒話……
小朋友說髒話大多數是無意識的,其實年紀越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社會經驗不足以支撐他們去理解髒話的含義。他們說髒話頂多是覺得好玩,有趣。年紀大一點的孩子,他說的話可以引起家長的注意,甚至生氣,這就是他們感覺到他們有能力吸引你的注意並把你惹怒,他們會沉浸在這個遊戲中樂此不彼。
1)“我”善於模仿。
孩子都有很強的模仿力,看到什麼就會模仿什麼,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如果父母、同伴或是節目里有不好的語言,這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2)“我”緩解壓力的方法。
孩子與他人發生衝突或者願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可能也會用說髒話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情緒,以舒緩自己的壓力。

3)父母對“我”的強化記憶。
孩子有時也許是出於好奇才會說出髒話,其實本身並不了解是什麼意思。如果年齡小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可能會覺得好玩,甚至會哈哈一笑,不以為然﹔如果年齡大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則會生氣,訓斥孩子,甚至暴力相加。不管是哪種原因,父母的反應都會為孩子說髒話的行為進行了強化記憶。
●爸媽可以這樣做
孩子本身其實對髒話性質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髒話,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能說,他們只不過認為其他孩子說髒話有意思,因此才會將其當作樂趣,加以效仿。但是,大多數父母並沒有認識到這一事實。當聽聞孩子口吐髒話時,父母只會感到吃驚不小,並嚴厲追問孩子髒話自何處學來,並強迫孩子許下“不再說髒話”的諾言。見到大人作出如此反應,孩子往往從中感受到別樣趣味,並錯誤地認為說髒話能夠使大人更加關注自己。
對這樣的孩子,應採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來對待,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另外,可把“不罵人”列入“一天行為要求”中,如果孩子做到了,就一定要表揚,堅持下去,定會有成效。畢竟說髒話的確會對孩子的成長及心理發育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家長應該儘早地、正確地制止孩子這種不良行為。除了上述的方法,可以試試以下的方式,讓孩子遠離粗話。
1)凈化孩子周圍的語言環境
孩子不文明的語言一般都來源於周圍的環境,如果家長說話粗俗,滿口髒字,這就很容易使孩子去模仿。因此,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修養,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當父母發現孩子說髒話時,要找出其說髒話的根源,盡量讓孩子遠離或少接觸不良的環境。

2)讓孩子學會適當地表達方式
父母要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一個人說話要文明,說髒話的孩子不是個好孩子,明確表示自己的態度,從正面教育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與他人的摩擦,並引導孩子用文明的語言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3)教孩子寬容地對待他人的過失
許多孩子罵人其實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情感宣洩,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與他人之間的磨擦,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
4)不做強化孩子說髒話的事
孩子剛學會說髒話時,如果家長覺得有趣或是表現出過度緊張或氣憤的樣子,孩子可能會誤以為髒話是一種很有趣或是很特別的話語,從而重複地練習與模仿。此刻,家長應該做的,就是盡量保持平靜,讓孩子覺得髒話跟其他平常的話語沒什麼差別。一旦孩子覺得這樣的話語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就覺得無趣,不會再去故意模仿這些詞彙了。

5)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孩子才能逐步糾正罵人、說髒話的不良習慣。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緒需要發泄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選擇適當的宣洩方法,例如:鼓勵孩子把不高興、不愉快的事件告訴父母或其他人,以緩解心中的不快;鼓勵孩子自我隔離來達到冷靜;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6)孩子明知故犯的行為要及時懲戒
當孩子總是故意在說一些粗話髒話,並且在家長多次解釋和勸告都無濟於事的情況下,父母應該立即採用一些措施來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使孩子深刻地認識到說髒話會給自己帶來的不良後果,從而達到改正的目的。
綜合文︰薇恩
圖片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