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杏林家 / 斐濟龍眼不是巴西龍眼

斐濟龍眼不是巴西龍眼

斐濟龍眼(Fijian Logan),光聽名字一定不懂是“何方神聖”,但這被稱為“四果摻雜”的水果,吃過以後,你一定印象深刻。

家裡長輩在住家外的馬路旁種植兩棵斐濟龍眼樹,經過細心照料,終於盼到開花結果。

果農稱之為“四大金王”,原因是小小一粒如鳥蛋般大的斐濟龍眼,嘗起來的口感像龍眼、荔枝、甘蔗,還帶點淡淡的果王榴槤香味,味蕾絕對有多層次的感官刺激。

這種果實在果皮未成熟時是青色的,直到呈褐色時才算成熟。果肉呈黃色,口感香脆可口,不太甜膩,味道清甜又多汁,非常爽口。

斐濟龍眼樹的葉子深青色,形狀狹長,容易辨認。

除了吃起來有以上四種水果的口味,其實有時候嘗起來口感還像紅毛丹,甚至帶有芒果味,非常特別。

堅硬的外表 甜美的果肉

一位家裡長輩在住家庭院外種了兩棵斐濟龍眼,這些年來都有開花結果,而我也有幸嘗到這種罕見水果。

在另一棵果樹發現顏色有異的葉子。

記得第一次見到這種水果時,還因為其外殼脆硬,難以剝開而不願嘗試,直到把果肉放入口中,那可口多汁的特別口感,吃後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想再多吃一顆。如今看到果樹結果,內心都有種期待、喜悅。

根據長輩透露,斐濟龍眼果皮呈褐色,果實才算成熟,如果果皮是青色就未成熟。果實形狀為橢圓形,外殼酥脆,雙手剝不開,需用力壓破或用小鎚子敲破。

斐濟龍眼大家愛吃,雖然樹身很高,但佔地空間不算大,大家都可以在自家庭院試種。

“斐濟龍眼味道鮮甜,入口後還會有些許清淡的榴蓮味,果肉嫩滑如普通龍眼,卻比龍眼大逾一倍。”

他說,採摘後的斐濟龍眼果實可存放一個星期,放在冰箱里可存放約20天,果樹一年只結果一次。

有時像榴槤 有時像紅毛丹

根據他分享,這種水果栽種後需要較長時間才會結果,約3至5年才有豐碩果實。不過,各地方地理土壤有異,並非都能成功種植。

而果樹可透過種子栽種,不過果樹高大,約廿多尺,樹枝多且茂盛,佔地較大,不能在花盆種植,適合在空間較大的院子,讓果樹恣意生長。

他說,最不可思議的是,斐濟龍眼不僅盛產期與榴槤相同,就連果肉都有淡淡的榴蓮香味,令人嘖嘖稱奇,不過也有人吃起來就像紅毛丹味道,這相信與不同土壤栽培或個人口感有關。

斐濟龍眼比普通龍眼大一倍,嘗起來的口感像龍眼、荔枝、甘蔗,還帶點淡淡的果王榴槤香味。

基於斐濟龍眼果肉鮮美肥厚,口感複雜獨特,具有市場價值及開發潛能,不過,如今市場上仍難以找到,並非想吃即可購得。

鼓勵多種植

說起所種植的果樹由來,他說是一位朋友夫婦把果苗送給他,他把果苗種在住家外的馬路旁。

起初,果樹結果情況不理想,惟經過細心照料,終於盼到開花結果。

根據他透露,為了讓果樹茁壯成長,他為這棵果樹注入心血,並堅持有機栽種,每天為栽種在住屋前空地的果樹施予自製的天然肥料。

不久,果樹終於開花,結出一串共8粒的斐濟龍眼。他說,親手栽種的斐濟龍眼,果肉豐碩,甜美多汁,且味道獨特,吃了還想再吃。

再多一年後,果樹竟長出兩串豐碩的果實,果實數量越來越多,令他驚喜不已。

斐濟龍眼成熟後,脆硬外殼呈黑色,需用力才能剝開。

由於這種水果不容易在市場上找到,加上人人愛吃,因此長輩在送果實給親友時不忘敦促對方把種子留下,試着種植果樹,並希望大家都可以試種,而他聞悉一些地方已有大量種植。

他說,雖然不太清楚這類果實的營養價值,但他和家人都愛吃這味道獨特的斐濟龍眼。

與巴西龍眼不同

他說,根據了解,斐濟龍眼與綠色的巴西龍眼不同。斐濟龍眼成熟後,脆硬外殼呈黑色,而成熟的巴西龍眼外殼呈青色,一眼就可以分辨。

“雖然斐濟龍眼可在果實呈綠色時摘下品嘗,但如果可等到外殼呈黑色再食用,果肉熟透或更清甜的味道。”

由於果殼黑黝黝,本地人也叫斐濟龍眼為非洲龍眼。此外,也有人視它為荔枝,叫它洋荔枝。

營養價值

中醫認為,斐濟龍眼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質等,可提高熱能、補充營養、消除疲勞,對全身都有助益。其他功效包括利尿消腫、健脾養血、防治失眠等,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吃過的人都知道斐濟龍眼果肉豐碩, 甜美多汁,且味道獨特。

產自熱帶國家

根據資料顯示, 斐濟龍眼屬於番龍眼( Pometia Pinnata)家族,是熱帶國家水果,原產地位於亞太區域的熱帶和亞熱帶,盛產於南太平洋島國斐濟,主要分布在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灣與安達曼海之間的安達曼群島。

楊麗華/報導

Check Also

小心別被骨痛熱症“叮”上!

隨着大馬骨痛熱症再次來襲,加上 …